盛夏的安阳码头,咸腥的海风裹着热浪扑面而来。叶明站在新建的了望台上,看着工人们装卸货物。
这是\"安阳海贸司\"成立后迎来的第一支正式商队——三艘佛郎机商船载着玻璃器皿、自鸣钟等稀罕物,正等待换取安阳的彩瓷和七彩锦。
\"大人,验货单请您过目。\"海澄捧着账册匆匆走来,晒黑的面庞透着干练,\"按您吩咐,所有番货都要经书院'格物院'查验登记。\"
叶明翻看着清单,突然在一行小字上停住:\"这'千里镜'是何物?\"
\"回大人,是番邦观星用的器具。\"海澄压低声音,\"学生私下试过,能看清十里外的旌旗!\"
叶明心头一跳——这等军国利器,佛郎机人竟肯出售?
正思索间,码头突然骚动起来。只见几个佛郎机水手正与衙役争执,地上散落着几个木箱。
\"怎么回事?\"叶明快步走去。
\"大人!\"通译满头大汗,\"他们说箱子里是私人礼物,不肯开箱受检...\"
为首的佛郎机商人见到叶明,竟单膝跪地,操着生硬的官话:\"尊敬的叶总督,这是我国国王赠您的礼物,请笑纳。\"
木箱打开,里面是套精美的天文仪器,还有几本烫金书籍。叶明随手翻开一页,满是陌生文字和古怪图示。
\"这是...\"
\"《几何原本》!\"一个激动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沈清不知何时挤到了前面,眼睛发直,\"大人,这是欧罗巴最精深的算学典籍!\"
叶明若有所思地合上书:\"海澄,安排最好的客房款待使臣。沈清,带这些书去书院,找懂番文的学子翻译。\"
书院\"寰宇科\"的灯烛彻夜未熄。沈清带着几个懂佛郎机语的学子,废寝忘食地翻译那些典籍。
\"大人!\"第三日清晨,沈清顶着黑眼圈冲进衙门,\"您看这个!\"
摊开的图纸上画着种精巧的机械,标注能\"借蒸汽之力推动机关\"。
\"蒸汽机?\"叶明心头一震。这可比安阳的水力机械先进多了!
\"不止!\"沈清又翻出一页,\"这里说用凸透镜聚光,可熔铁化金...\"
正说着,外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顾慎一身戎装闯进来:\"老叶!边关急报!\"
原来北燕趁大庆新帝初立,突然陈兵边境。更麻烦的是,探子发现北燕军中竟有佛郎机人提供的火器!
\"果然...\"叶明冷笑,\"一边卖我们奇技淫巧,一边武装我们的敌人。\"
顾慎急道:\"要不要扣下那几艘番船?\"
\"不,那样正中北燕下怀。\"叶明摇头,\"去请那位佛郎机使臣来,就说...我有笔大买卖要谈。\"
海贸司会客厅里,佛郎机使臣德卡多听完通译的话,脸色变了又变。
\"总督大人,我国绝无支援北燕之意!那必是少数奸商所为...\"
叶明慢条斯理地品着茶:\"贵使不必解释。我只想问,这样的火器,安阳能否购买?\"说着推过一张清单。
德卡多看完清单,额头渗出冷汗——上面列的全是最新式火器,有些连他都没见过!
\"这...需要请示国王...\"
\"不急。\"叶明微笑,\"使臣远来辛苦,不如先在安阳逛逛。听说贵国擅长造船?正好我们在建新码头...\"
送走使臣,顾慎不解地问:\"老叶,你真要买番邦火器?\"
\"买不如造。\"叶明从袖中掏出一张草图,\"这是沈清根据那本《机械原理》改制的'连珠铳'图纸。找可靠匠人秘密打造,要快!\"
秋分这天,安阳城举办了前所未有的\"格物大会\"。番邦学者、各地工匠齐聚书院,连京城的将作监都派了人来。
最引人注目的是校场上的演示——沈清团队的新式\"连珠铳\"能连续击发十弹,射程远超寻常火铳!
\"妙啊!\"将作监大匠激动得胡子直颤,\"若边军装备此物...\"
\"还差得远。\"叶明摇头,\"射速不够,哑火率也高。\"说着看向人群中的德卡多,\"不知佛郎机国有何改良建议?\"
德卡多脸色阴晴不定。这番邦火器分明是仿制他们的,却又有诸多改良...
三日后,德卡多主动求见,提出用最新火炮技术交换安阳的瓷器釉彩秘方。
\"可以。\"叶明爽快答应,\"不过要加上造船技术和航海图。\"
谈判持续到深夜。最终,双方达成一项前所未有的全面合作协议——技术共享,互利互惠。
冬雪初降时,安阳船坞第一艘\"安海号\"下水了。这艘融合中西技术的帆船,将满载瓷器、丝绸和甘薯粉,首航南洋。
码头边,小丫头踮着脚往船上张望:\"大人,我娘的甘薯饼真能卖到那么远的地方?\"
\"当然。\"叶明笑着摸摸她的头,\"等船回来,还会带回你从没见过的稀罕果子。\"
岸边,德卡多正在与沈清道别。两个年轻人因为共同改良火炮而成为好友,此刻正用半生不熟的官话和佛郎机语交流。
\"叶大人!\"德卡多走过来,郑重地行了一礼,\"您让我明白,真正的强大不是火枪大炮...\"
\"是什么?\"叶明好奇地问。
\"是甘薯饼。\"德卡多眨眨眼,\"能让人吃饱肚子的,才是最好的'武器'。\"
众人大笑。叶明却若有所思地望向海天交接处——那里,一轮红日正喷薄而出,将万顷碧波染成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