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贾宝玉听后,开心地抄录。】

【林黛玉走到一旁,提笔自信地写了起来。】

【林黛玉写好诗,揉成一团,丢给贾宝玉。】

【贾宝玉打开纸团看了一眼,立刻满意地抄录起来。】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元妃看过林黛玉替贾宝玉写的这首诗后,称赞道:“果然进益了。”】

【“这杏帘在望一首,为前三首之冠。”】

【贾宝玉听后,回过头对林黛玉不住地笑。】

弹幕:

——“光明正大地作弊啊?”

——“宝姐姐只是教,林妹妹直接帮写啊哈哈哈哈哈。”

——“姐妹们写一首,宝玉要写三首,的确有点难为他了。”

——“苏辰:这些诗都是我写的,快夸我快夸我。”

【“这园子以后万不可太奢华靡费了。”】

【“现在这样子,已经过分了。”】

【元妃嘱咐道。】

【“是。”贾府一干人应道。】

——“我还以为他们不知道铺张浪费呢。”

【“老爷,真是宝玉抄出来的。”贾珍将贾宝玉抄出的元妃题字,拿到了贾政面前。】

【贾赦连忙掏出眼镜,在灯笼照耀下,念读诗句:“衔山抱水建来精,多少工夫筑始成。”】

【“天上人间诸景备,芳园应赐大观名。”】

【“好好。”众人都点头称好。】

【贾赦道:“娘娘给园子赐名叫‘大观园’。”】

【贾政继续念读其他诗句:“天地启宏慈,赤子苍头同感戴。”】

【“古今垂旷典,九州万国被恩荣。”】

【贾赦道:“这是娘娘给大观园题的对联。”】

【贾政继续念道:“有凤来仪,赐名潇湘馆。”】

【“红香绿玉,改作怡红快绿,赐名怡红院。”】

【“噢,就是这个。”贾珍指着一处馆舍,“怡红院。”】

【众人看了看怡红院,贾赦高兴道:“快往下看。”】

【贾政继续念诗:“蘅芷清芬,赐名蘅芜苑。”】

【“还有藕香榭、蓼风轩、紫菱洲。”】

【贾赦转身对贾珍等人吩咐:“明天按照娘娘题的,赶快镌字做匾。”】

【“是。”贾珍应下,“娘娘又命宝玉兄弟和姑娘们,作了不少诗。”】

【“娘娘说宝兄弟的诗作的好,很有长进。”】

【“娘娘还说林姑娘的诗,比宝玉的还好……”】

——“甲方定方案了,加班喽。”

——“这些院子名字都好好听啊。”

——“计算机学院,理学院表示不服。”

评委席上,姜汶摸着下巴:“想想其实挺讽刺的。”

“元妃是贾政的女儿,贾赦的侄女儿,贾珍的表妹或表姐。”

“同在贾府生长,又是女孩家,她的水平又能高到哪里去呢。”

“就因为她成了贵妃,所以她的意见,她的看法,似乎成为了金科玉律。”

“所有人都夸她的水平高,按照她的意思办。”

嘉宾席上的顾长庚点头同意道:“姜汶先生算是开始看懂《红楼梦》了。”

“苏辰这故事,表面上是写热闹的贾府盛况。”

“实际上,元妃省亲这么一个本该欢乐的情节,全篇却充满了悲情的基调。”

“无论是元妃想哭却不能哭,还是父母亲戚与元妃之间君臣关系大于了亲情关系,都能让人看到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可以说,越是细细品读《红楼梦》,越能发现里面学问的高深。”

“苏辰这个小伙子,不简单呐。”

直播间的观众们恍然大悟。

——“果然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原来《红楼梦》还有这一层警示意味。”

——“哈哈哈,我之前也完全是看红楼梦好玩,没想到苏辰这小子藏这么深。”

——“有意思,这就是《神来之笔创作大赛》前十强的实力吗?”

【元妃这边宴席结束,戏台子上开戏了。】

【贾家亲戚们,终于能坐到一起,陪着元妃看戏。】

【龄官儿登场,上台献艺。】

【演唱的是选自《长生殿》的《乞巧》昆剧。】

【龄官画上戏装,活脱脱另一个林黛玉。】

【众人看出来后,你一言我一语地笑着。】

【大观园内,欢声歌语。】

【大观园外,一个老嬷嬷冻手冻脚地等待着。】

【不知等了多久,一个大嬷嬷从大观园出来,甩给老嬷嬷一吊钱:“给,娘娘赏你的。”】

【老嬷嬷接过钱,笑得合不拢嘴,连忙对着放着烟花的大观园跪拜:“谢娘娘,谢娘娘。”】

【这老嬷嬷便是贾元春的奶娘,元妃本给奶娘赏赐了许多,层层克扣下来,便只剩下这一吊钱了。】

——“历史还在延续,我现在就是打工拿这吊钱的人。”

【一曲戏罢,管事公公上前禀报:“启禀贵妃娘娘,丑时三刻已到,请贵妃娘娘銮驾回宫。”】

【刚才还欢声笑语的贾家人,全都震惊地看向了元妃。】

【之后,更是遵循礼仪,跪拜在了贾元春面前。】

【看到堂前的亲人们,贾元春再也忍受不住,眼泪一颗颗掉了下来。】

——“加在一起不过七八个小时,还是大晚上省亲,这也太折磨人了吧。”

——“这才玩多久啊,就要回宫了?”

——“我都舍不得,我一大老爷们快看哭了。”

——“古时候也太难了,一旦成亲连家也回不了几次了。”

——“挺无语的就大晚上的省亲,大早晨的就回去了,细思极恐,为什么要在晚上省亲。”

看到弹幕的郭静明,突发奇想:“正常人哪有大晚上省亲的,这元妃不会已经死了吧。”

“苏辰在写鬼故事!”

撒呗宁赶紧站上舞台:“郭导,可不敢乱说啊。”

郭静明认真地看着镜头说道:“刚才顾佬也说了,苏辰应该是做了许多民俗方面的研究,那他会写成鬼故事,我一点也不奇怪。”

“你们想啊,正常人省亲,哪有晚上去的,更别说贵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