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孛尔吉木帖儿眼睛用力一眯:“此话何意?”

“父汗说的没错,通敌叛国者卑劣,人人得而诛之!” 孛尔吉马哈木扬声道,“如今大武皇帝乃至百姓皆不容吕盛梁,如果罗靖成亦通敌,大武皇帝和百姓,还容得下他吗?!”

“……”

“父汗,儿臣刚刚得知一件事!

那吕盛梁不过是罗靖成的附庸,其与完颜也先勾结,命完颜也先假意出兵攻城,原是为了替罗靖成谋战功!不料却被我们横插一脚,假戏成真,灭了西鞑靼!”

完颜也先和阿悍达都死了,知道这件事的人已经不多,但是别忘了还有一个拖雷!

孛尔吉马哈木眼中闪过一点精光,看着孛尔吉木帖儿道:“父汗,我们何不利用之?”

中军大帐内——

罗靖成千里奔驰救辽州于水火,一时传为军中热议。

本来定州大败,将士们士气十分低迷,经此一遭,如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将士们心中的阴霾一扫而空,开始重振旗鼓。

此时罗靖成正召集众将重新调整作战计划。

他曲指敲了敲案几,沉声道:“潘贵与徐冲不熟,难免掣肘……把裴镇调回来,命他去协助徐冲!”

众将领命,齐齐抱拳:“是!”

等众人走后,罗靖成放在案几上的手指用力一收,捏成了拳。

此前他因为一己私心,不愿裴镇再像徐冲那样,夺走作战的功劳,才特意将裴镇和徐冲隔开,这一败,皇上差点要杀他!

御林军围府,罗冀下狱,就是对罗靖成的警告。

罗府一家老小皆在京中,罗靖成终是有所忌惮,不敢再败!

如今,他亟需打败东鞑靼,夺回定州失地,以挽回皇帝信任,自然不敢再掉以轻心。

三日后,

潘贵与裴镇互换了守地位置,完成调整,也正是这几日,蛮子得知大武军中有将领调动,当即发起突袭!

潘贵是定州守备军统帅,蛮子或许不太熟悉裴镇,却很熟悉潘贵。

他们想在潘贵这边撕开一个口子,于是几乎逮着潘贵这一支守军猛攻,潘贵守得十分吃力。

快到天明时,终于击退来势汹汹的蛮子,潘贵领副将策马回到营地,一脱铠甲,脱下湿透的里衣一拧,汗水哗啦啦拧了一地。

潘贵彪壮,一身脂包肌,连日作战,此刻也顶不住满脸倦容,不由怒道:“近来蛮子动作越来越频繁了!”

一旁的副将拧了巾子给他拭汗,闻言咬牙道:“东鞑靼不比西鞑靼,完颜也先只想偏安一隅,这孛尔吉氏却一直野心勃勃,想当我大武的新主人!”

潘贵拭了汗,将巾子往铜盆一砸,冷哼道:“蛮子他娘的只会放牛羊!还想做春秋大梦!”

——“咚咚咚!”

才歇了两个时辰,战鼓声又起,有一股小队追着蛮子深入,却被剿了。

蛮子割了头颅拿回去领赏,还剿了一批兵器马匹,于是蛮子离开时得意地大声嚷嚷:“谢罗大将军之礼!”

接连几日,蛮子来得快,打得快,退得也飞快,毫不恋战,分成一小股一股,‘刺’入大武军队中,让人防不胜防,但每次得胜,他们都会大声嚷:“谢罗大将军之礼!”

谢罗大将军之礼?

这话渐渐在大武军中传了开来,将士们背地里议论纷纷。

蛮子为什么要谢罗大将军?

潘贵下令不许军中将士议论此事:“蛮子恶意散布流言,意图扰乱我方军心,其心叵测,大家不要上当!”

然而不久后,边境有一则童谣忽地迅速传播开来——

“吕名将军功盖世,送我粮来送我帛。铁甲将军开城门,苍狼雄鹰入中原!”

吕名将军,自然是吕盛梁。

前些日子吕盛梁因通敌落马,此案震惊北境三州,激起三州民愤,听说吕府门前的那对抱鼓石,天天被百姓拿烂菜叶臭鸡蛋砸,连路过的狗都得撒泡尿。

吕将军‘送我粮来送我帛’,便是指吕盛梁养寇自重一事。

这首童谣,最要命的是后两句——

‘铁甲将军开城门,苍狼雄鹰入中原’,这意思十分直白,是指有人要打开城门,放蛮子入主中原!

这铁甲将军是谁?!

联想到这阵子蛮子的异动,军中顿时哗然:“是不是罗大将军?”

边关的流言蜚语,一时也传不到京城。

此时已经是六月初了,大皇子入学读书不知不觉,也满一个月。

这日皇上突然下旨,给大皇子赐居毓庆宫!

消息传来,皇贵妃一时手足无措:“怎么这么突然?!”

徐玉宁在永宁宫听到消息,也愣了一瞬:“这大皇子才入学一个月……”

皇上给大皇子赐居别宫,这也意味着大皇子要搬出建安宫,不得与皇贵妃住一处了。

毓庆宫和东宫都位于乾清宫东侧,离上书房和文华殿更近。

皇子正式入上书房读书,受先生们教导,将来是要明理治国平天下的,自然不能再养于妇人之手,要赐居别宫也是常理之中,

可这大皇子才入学一个月,也太急了些。

皇上下了明旨,这事就板上钉钉,皇贵妃也不敢闹。

而且,儿大避母,大皇子迟早也是要搬出建安宫的,可是皇贵妃心里还是针扎般难受。

有的皇子,七岁才赐居别宫,皇贵妃也想陪大皇子到七岁……

虽然毓庆宫也在皇城内,但是儿子要离开母亲,就是难以割舍的。

事成定局,皇贵妃只能匆匆忙忙让人给大皇子收拾行李,还有安排到毓庆宫服侍大皇子的人,

但是康公公来传旨时提点了一句:

“娘娘,毓庆宫自有服侍大皇子的人,为免大皇子不适应,皇上特开恩旨,可从建安宫带两个大皇子常用的小太监,旁的,可不能了。”

皇贵妃原本想让芳蕊过去照顾大皇子,康公公这么一说,皇贵妃心里七上八下的,可是她又不敢抗旨。

皇贵妃这阵子什么也顾不上了,一想到大皇子要离开建安宫,背地里哭了好几回。

日子一晃,初十这日,康公公奉皇上之命,亲自将大皇子接去了毓庆宫。

徐玉宁也是当母亲的人,听说了这事,也不免心底触动。

看着躺在摇床里只知道吐泡泡的女儿,又看看身侧逗妹妹玩儿的三皇子,徐玉宁一把将三皇子搂入了怀中,亲了他一口,“真不想承儿那么快长大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