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快穿之宿主她缺了八辈儿德 > 第804章 六零耀祖姐姐对照组41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04章 六零耀祖姐姐对照组41

当然,狐玄找出来的东西都暂时收到了他空间里,放在外面太招眼了,毕竟家宝还住在他们家呢。

很快就又是一年开春,肖云怀孕六个月的时候,秦远峰和肖唤娣要结婚了。

本来是准备去年腊月结婚的,因为李家父母来信说要过来参加婚礼,就延期到了第二年春天。

不然人来了都不一定能到公社,去年的雪比特别大,县里到公社的路都断了,更别说在山里的村子了,干脆就与外界隔绝了,家宝回去过小年都被困在屯里一个多月才出来,还是加多宝拉着雪橇把他带出来的。

通过两年多的通信和通电话,秦远峰也对李光远的父母有了一定的了解。

开始老两口不同意他和唤娣的事,他也没让事情僵持着,而是时不时的给家里寄信寄这边的特产,在信中说一些肖家人的趣事,都会带着一些肖唤娣为人处世间的闪光点。

还是那句话,父母总是拗不过孩子的,更何况只有这一个儿子。

再有就是,因为有肖云压着,都过去两年了,两人一直没结婚,这在李家父母看来,就是儿子一直在等他们同意,这很大的满足了他们对孩子的掌控心理,所以这次秦远峰再打电话回去说想和唤娣结婚,两口子就答应了。

不过也有条件,要等他们过来参加婚礼,到时候再请假跟他们回去办一场,总不能唯一的儿子结婚,家里的亲朋好友们都不知道。

这边的婚期定在三月初三,这一天宜嫁娶,纳采,出行。其实初九那天更好,诸事皆宜,可李家夫妇那边赶不上那天,就只能选这天了。

现在过年的假期都没有了,更不要说其他的假期了,他们这次过来都是找了亲戚帮着暂时带班,这才能离开这么长时间。

李家在中部地区,距离他们这边有2000多公里,按现在的火车速度。没有十天半个月的根本到不了,这一来一回差不多就要干进去一个月的时间了,更何况还要留出参加婚礼的时间呢。

因为他们要来村里人还嘀咕来着,说肖家老三不如老四受婆家重视,你看人家离着这边更远都来参加儿子婚礼了,卓家父母却没来。

虽然没有当着肖家人的面说过,可多少也传到了肖家人耳朵里。

肖妈也有点儿犯嘀咕,为此还专门跑过来问了肖云,是不是女婿都没跟家里那边说他俩结婚的事儿,之前寄过来的那什么礼物都是俩人糊弄他们这些长辈的。

肖云把那边寄过来的邮包拿给肖妈看,然后又把卓以珩之前失忆过,还有和家里的关系并不太亲密的事儿说了。

肖妈这才放心,只要不是瞒着家里边儿就行。虽然现在不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了,可要是家里头大人不同意,两个小的结了婚以后麻烦事儿也多,毕竟婆家那边想要给当媳妇儿添堵太容易了。

肖云虽然已经到了孕中期,身材并没有变臃肿,就肚子大了,别处都没长什么肉。

因为养的好,这六个月并没有出现什么不好的孕期反应,脸上也没长斑点,当然,若是长了才奇怪呢,毕竟她可是服过修复药剂和丹药的,身体绝对健康。

她本来想提前回娘家帮着张罗的,没有酒席那家里也要收拾一下,亲家要来,至少不能让人看着太寒酸。

不过家里人怕冲撞到她,并没有让她回去,只让她等李家父母来的时候再回去。

家里提前一个来月就把墙面都又抹了一遍,还是用的泥拌草木灰,抹平整了也比之前好看的多,到时候再糊一层报纸就齐活了。

屋顶也翻修了,换了一层茅草,就连地下的耗子洞都填了填,其实肖云去了公社以后,就没让鼠小弟们去家里了,都留在村里各家潜伏着,等汇总了消息再让老灰过去跟她分享。

家里这边有加多宝在,她根本不担心。

其实家里的存款完全够翻盖的,就是建砖瓦房都够,这不是准备等肖家宝结婚的时候再盖嘛,不然到时候又是旧的了。

明年家宝就十八了,虽然这两年也有给他说媒的,可肖家不着急,村里这些小姑娘他们都看不上,家宝可是很快就要当工人了,以后找个工人那也是个双职工家庭了。

狐玄确实已经开始着手给他安排工作的事了,本来想让他去县里的家具厂的,那边的副厂长是他的战友,两人一起转业的。

可家宝想留在他身边,觉得跟着三姐夫能学到更多,于是狐玄就准备让他当割尾会的干事,不过得等到明年才行,现在的年龄不够。

至于家具厂那边的名额也没浪费,直接把大姐夫张福运介绍过去了,肥水不流外人田嘛,而且一去就成了正式工,主要是他的技术过硬,要不是工龄不到,都能当大师傅。

为此张家专门过来感谢了他们两口子,给打了两套家具,一套放在公社这边的院子里,一套送去了肖家,倒是正好把家里的旧家具换了一下。

这家具肖云挺喜欢的,因为专门给她打的这套都是有机关的,不管是梳妆台还是五斗柜,包括厨房用的碗柜里都有,还是让人完全想不到的地方,不把柜子劈烂了都发现不了。

李家两口子来的时候是秦远峰和肖家宝去县里接的,骑得是边三轮,这个是狐玄通过战友的关系从县里申请过来的,是那边公安局淘汰下来的,原来从苏国进口的。

一共申请了四辆,给了执法所两辆,割尾会留了两辆,本来已经差不多报废了,弄回来被肖云指挥着狐玄修好的。

当然,这可把家宝崇拜的够呛,非让姐夫教他,还好狐玄神魂强大一遍就记住了,不然都得露怯。

不过这样一来倒是让家宝学会了骑它,这不就用上了吗,和秦远峰一人骑一辆去接人正好,一人带一个边上还能放行李。

接到李家父母后,秦远峰和肖家宝就带着他们往回赶。

一路上,李家父母看着沿途的风景,不住地感叹这边和家乡的不同。这都到了三月了,还穿着棉衣呢,有的阴影处甚至还有没化的雪,他们那边可都已经穿短袖了。

一路直接回了百家屯大队,肖家人热情地在门口迎接了他们。

肖云挺着大肚子,也笑着招呼着客人。李家父母看着肖家布置一新的屋子,还有崭新的家具,心里很是意外。

没想到这肖家的条件还不错,之前看见边三轮就已经惊讶过了,知道是儿媳妇弟弟单位的才没多想。

过了公社越走越偏后,就又把心提了起来,等到了村里更是提到了嗓子眼儿,那屋子都是土坯墙茅草顶,尤其是第一家,那侧墙都往外倒了,就用一根木头在外面顶着。

院子里更是乱七八糟的,还有一股挺大的异味,路过院门口的时候都能闻得到,可想而知里面会怎么样了。

想到要是儿子住的地方也这样,就觉得心都要疼抽抽了,还好,后面的人家院子不那样,到了肖家更是放下了心来。

等见了肖唤娣,也理解了儿子为什么非她不娶了,这长相身段就是城里姑娘也找不出来几个,和他们说话也是大大方方的,他们就更满意了。

直接给了个大红包,里面是八十八,在这边的聘金里也是数一数二的,更何况还有前面那三转一响呢。

那三转一响秦远峰也跟便宜父母说了,用的是他们这两年给寄的钱还有他在这边搞得钱买的,说是之前跟着家宝打猎赚的,严了之后就没做了。

李家父母当时担心的不行,就怕儿子被发现了,后来知道儿媳妇的姐夫是这边割尾会的主任,这才踏实了。

有人护着就好,同时也高看了肖家不少,有这门路,那可就不是普通的农家了。

晚上吃饭的时候,狐玄也过来了,大家围坐在一起,热热闹闹的。

李家父母和肖家人聊得很开心,对肖唤娣也更加满意了。

酒过三巡,李家父母就被安排住在了家宝那屋,秦远峰回知青点,肖云还是和唤娣一屋,家宝则是和狐玄骑边三轮回公社。

第三天才是婚礼,所以第二天才真正的忙活起来,家里的亲戚和村里关系好的都来帮忙了,知青点也来了几个和“李光远”比较聊得来的。

这两年又来了两批知青,尤其是今年,一开春就过来了七个,是这几年来的最多的,现在知青点已经住不下了,正准备重新建一处。

而之前的知青点也要翻盖一下,以后做村小学。

是的,在狐玄的帮忙下,村小学终于批下来了,同时还通过了让知青做老师的申请,其中就有“李光远”因为他是百家屯的女婿,还特地让他做副校长,校长则是由薛双林担任。

他也是上过高中的,本来也想去找个工作,可公社根本没有别的厂长,去了县里人家当地的都得托关系,更何况他呢,所以一直在村里做记分员。

现在好了,他的文凭总算有了用武之地。

只不过批下来的时候是冬天,翻盖学校要开春才行,所以到现在还没有开学,倒是已经招好学生了,在大队长和支书的强调下,凡是适龄的不管男女都得去上学。

而且现在也不要学费,只交个买书的钱就行,老师的工资大队发,除了一个月五块钱外,还有每天十个工分,工分是用来换粮食的。

就这知青们也差点抢破头,没办法,现在知青人数多了,而且教书总比下地干活要轻松的多,可学校一共也就三个年级,刨去正副校长,只需要四个老师就够了。

没办法,百家屯大队说是人口比较多的,那也没有那么多的孩子。

尤其是现在这波正好是饥荒时候出生的那批长起来的,那两年都差点饿死了,哪有心情干别的,怀都怀不上。

这一波孩子是很少的,一年级根本就报不满,所以一共就准备修三间教室,一年级和三年级一个教室,二年级和四年级一个教室,然后五六年级一个教室。

高年级的人也不多,都是之前去四岗子村在那边上学的,今年准备转回来,里面没有一个女孩儿。

开始大队长他们还担心让女孩子上学这些社员们会不同意,毕竟这样一来就少了帮家里干活的。

结果发现根本没有,都乐意得很,六到十二岁的都报名了,都准备上一年级。

之前不同意是因为要走好几里去别的大队,那人出去就是一整天,家里一点都顾不上,而在本村就不一样了,真有事儿喊一嗓子就能喊回来。

再说了,虽然说买书要钱,可一家都是几个孩子,到时候同时上学买一套书就行了,男孩子用,女孩子抄就行了。

最主要的是他们看到了女孩子上学的好处,之前薛双林一把计分员的工作给腾出来,村里边愣是没有一个能顶上的,结果被一个女知青给抢过去了。

而且还能当老师呢,一个月能拿5块钱,还有10个工分,这要是他们村里面有读书的小姑娘,哪里轮得到女知青啊,是吧?

话题又扯远了,说回现在。

李父李母知道“李光远”之后会在学校当老师也很高兴,虽然儿子给他们写信打电话的时候都说过的不错,因为手里不缺钱,都是让大队长给分配最轻松的活,工分虽然少,可以买粮食吃,所以真不累。

但是他们也还是担心的,毕竟再轻松那也是干农活,他们同一条街上当知青的孩子回去探亲,那真的都是一个个面黄肌瘦的,满手的老茧子。

看到他们,他们俩就会想到自己儿子,心里就忍不住难受,还好这次见面,发现儿子确实过的挺好,比之前高了壮了,还白了不少呢。

哦,说起来还有那个杨辉,因为儿子瞒着他们,还是后来杨家父母和爷爷奶奶跑到他们家去给他们磕头,求他们放过他们孙子\/儿子,才知道杨辉要害他们儿子,已经被判了刑,那时候距离事情已经过去了好几个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