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成为皇上的妃子,进而登上女人地位的巅峰,这几乎是普天之下所有女子梦寐以求的事情。
然而,要想成为妃子并非易事,这其中涉及到诸多复杂的因素。不仅需要与皇上建立某种联系,更重要的是要能够赢得皇上的欢心,同时还得善于维护自己的形象。可以说,这一切都离不开对皇上的讨好,只有如此,才有可能获得妃子的地位。
然而,对于妘姝来说,她压根儿就没有讨好男人的念头,更别提与一个男人发生关系了,哪怕这个男人是至高无上的皇上。
可如今,一个封妃的机会却如此突兀地摆在了她的面前。她实在难以相信高方成会信口胡诌,毕竟他肯定是有一定根据的。
只是,她对这个所谓的根据一无所知。究竟是皇上的诏书呢?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呢?
她所有的烦恼都源自于对皇宫内众人皆知之事的无知。由于缺乏消息来源,她自然无从知晓这些事情,所以此刻的她,实际上只是在自寻烦恼罢了。
过度的思考使得妘姝的反应变得有些迟钝。当龙姑娘站在她面前,轻声提醒她该用膳时,她才如梦初醒般意识到,自己似乎连龙姑娘何时敲门都浑然不觉。
突然间,她像是被一道闪电击中一般,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她其实并不是不在乎封妃这件事。有时候,所谓的不介意,或许只是表面上的伪装,而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却并非如此。
她不禁开始扪心自问,难道自己真的也想成为妃子吗?这个问题在她心中盘旋,让她感到一阵烦躁。
不,她在心里默默地回答道。她并不想成为妃子,她对那种生活并没有太多的渴望。然而,或许是女人的虚荣心在作祟吧,无论她现在处于什么样的状态,内心深处的那一丝虚荣,始终都在。
她烦躁地站起身来,用力地推开书桌,将一旁的话本狠狠地扔到了地上。然后,她像是要发泄心中的烦闷一般,大声喊道:“天大地大,吃饭最大!”
果然,吃饭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一顿美餐过后,她的心情似乎好了一些,也暂时将妃子的事情抛到了脑后。
稍稍睡了一个午觉,她才慢悠悠地返回书房。这一次,她没有再去翻看那些话本,而是拿起了皇后的书信,开始仔细阅读起来。
皇后的书信一共有二百二十封,看起来数量颇为可观。然而,当她真正阅读时,却发现这些信中的内容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不到半个时辰的时间,她就已经将所有的书信都看完了,并在心里对它们进行了简单的归类。
其中有六十三封是发给皇后曾经的朋友的,这些信件上都清晰地写着“回收”二字,显然是后来特意去收回的。这些书信还有一个显着的特点,那就是它们都经过了多次阅读,有些甚至连上面的折痕都不一致,看起来应该是后来重新折叠过的。
而剩下的一百五十七封信,则全部都是情书,收件人是姜羽晨。这些情书中的文字如出一辙地肉麻,字里行间都充满了对姜羽晨的爱意和情欲。
妘姝将所有的情书按照时间顺序进行了排列,结果令人惊讶。这些信件的分布范围非常广泛,时间跨度更是长达八年之久。从李宛十六岁被册封为皇后开始,一直到她二十四岁时闹出出轨事件为止,这期间的每一年几乎都有几封皇后写给朋友的信,就像普通人交友一样,有时兴致来了就多写一封,否则就少写或者干脆不写。
然而,令人诧异的是,皇后写给姜羽晨的情书却呈现出一种截然不同的趋势。在最初的七年里,这样的情书完全没有,仿佛皇后对他并没有太多特殊的情感。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情况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从第八年开始,皇后给姜羽晨的情书数量逐年递增,到了最后,几乎每个月都有十封信之多。这种数量的急剧增长,让人不禁怀疑皇后对姜羽晨的感情是否真的如此深厚,以至于她能够如此频繁地表达自己的爱意。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情书的内容似乎完全不受皇后心情的影响。无论是在心情愉悦的时候,还是在心情低落的时候,她写给姜羽晨的信都充满了暧昧和热情。这让人不禁猜测,皇后在写这些信的时候,是否真的处于一种持续的发情状态,或者说,她是否只是一个痴迷于姜羽晨的痴女。
相比之下,皇后写给其他朋友的信可谓是丰富多彩。在这些信件中,她不仅会谈论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还会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甚至会对某本书的阅读感受进行评价。这些内容生动有趣,充满了生活的气息,仿佛皇后正与真正的朋友促膝长谈,而非仅仅是为了抒发某种情感而写信。
然而,尽管妘姝心中对这些信的真实性产生了些许怀疑,但仅仅是通过对这些信件的统计和分析,她仍然能够深切地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不舒服。这种感觉并非源自于对皇后的嫉妒或不满,而是源于对这种情感表达方式的不解和困惑。
妘姝不禁开始思考,皇后为何要如此详尽地向朋友们描述自己的生活?难道她真的有那么多的朋友需要与之分享这些琐事吗?还是说,这只是一种表面上的交流,背后隐藏着更深层次的目的呢?
从这些数据里,她可以简单的分析出来,皇后李宛和皇弟姜羽晨应该是在事发前三年里“好上”的,虽然不知道具体时间,但是这个估计时间应该差不离,而在那个时间点以后,两人的感情迅速升温,最终李宛相思难耐,开始了漫长的写情书过程。
整个过程从理论上来说,确实非常符合一个女人陷入情网时的状态和发展轨迹。然而,其中存在一个让人疑惑不解的地方,那就是在两人几乎没有见面交流的情况下,他们之间的感情究竟是如何逐渐升温的呢?
妘姝不禁陷入深思,她认为李宛作为宫廷中的女子,身边时刻都有众多宫女环绕,甚至连她的每一个举动都会被详细记录下来。那么,在这样严密的监控之下,李宛究竟是从哪里找到时间和地点与姜羽晨私下见面的呢?
妘姝心里暗自琢磨,这个问题当年的李宛肯定也曾经提出过,而且想必也遭到了某种方式的反驳。虽然她并不清楚当年那场辩论的具体情况,但她还是决定将这个问题记录下来,毕竟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疑点。
就这样,妘姝将这个问题列为了第一个需要探究的关键所在。与此同时,另一个与之相关的问题也自然而然地浮现出来:这些信件要送出去,总得有人来负责传递吧?那么,这个负责送信的人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由此,妘姝不仅对衍生出来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记录,还考虑到了可能存在的反方辩驳。她深知每一个疑点都可能成为关键所在,而当情书这个关键证据被破坏后,就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如同多米诺骨牌一般,彻底推翻之前所有的反驳。
不仅如此,妘姝还按照最初的思路,将所有信件中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都进行了简单的梳理和记录,并以现代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样一来,她在后续结合其他资料进行逐一佐证时,就能更加方便快捷地查找和比对相关信息。
在完成对所有情书普通资料的记录之后,妘姝才开始细细品味这些情书的文字,试图从中探寻出那些暧昧的风月字句的出处。令她意想不到的是,这一过程比她想象的要容易许多,她很快就发现至少有三十封情书的暧昧词句分别源自于哪些话本。
为了能够更加清晰、有条理地梳理和剖析这些纷繁复杂的信息,妘姝可谓是煞费苦心。她精心设计并制作了一个详细的对应表格,将每封情书中那些令人心旌摇曳的暧昧词句,与它们所对应的话本来源进行了精准而细致的一一对应记录。
在完成这个表格之后,妘姝犹如探险家在迷宫中发现了隐藏的宝藏一般,有了一个令人惊喜的重大发现。而这个发现,还得归功于龙姑娘当初在整理话本时的细心与巧思——按照类别和作者名对这些话本进行了分类排放。
妘姝敏锐地察觉到这个细节的重要性,于是她当机立断,在表格中迅速新增了“作者名”这一关键项。如此一来,所有的情况都变得一目了然,如同拨云见日。
经过仔细统计,今天所阅读的这些情书当中,能够找到话本来源的竟然多达三十多封!而这些话本的来源,并非零散分布,而是高度集中在九个作者的作品之中。更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五个作者的作品成为了重中之重,占据了绝大多数。
如果再将云充媛拿给自己看的那些情书也纳入考量范围,这种集中的趋势就愈发显着了。
面对这样的结果,妘姝的脑海中瞬间闪过一道灵光,她立刻意识到,自己目前所掌握的信息还远远不够。要想揭开这个谜团的全貌,她还迫切需要获取这些作者在十年前发行的话本。
同样将这个重要的发现记录下来之后,她心中暗自盘算着,准备在明天与刘阁老等人的见面会议上,请求他们派遣人手前往市面上搜集那些由他们创作的旧话本。她心想,如果能够收集到足够多的话本,或许就能够从中发现更多关于情书文字的线索和来源。
完成了初步的统计工作之后,她开始仔细地审视起手头的资料,但遗憾的是,尽管她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却仍然无法找到更多有价值的线索。无奈之下,她只好老老实实地拿起皇后李宛的起居记录,希望能从中发现一些端倪。
这份起居记录的时间跨度相当长,从皇后的第一封情书撰写时间往前推三个月便开始了记录。幸运的是,皇后在当年撰写情书时,不知出于何种原因,竟然将具体的年份也一并写了下来,这无疑给她的研究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然而,与话本和情书那种简洁明了的表达方式不同,起居记录这种账簿性质的东西就如同流水账一般,虽然每一句话都能让人看懂,但整体阅读下来却很难让人有一个直观的理解。
这其实并不是一件难事,尽管每一步都有详细的时间记录,但这些记录并非以表格的形式呈现,而是零散地分布着。要理清这些记录并非易事,需要仔细查看它们是否连续、是否存在遗漏的时间段,以及在每个时间段内发生了什么事情,有哪些人作为现场的见证者等等。所有这些信息交织在一起,就如同一团乱麻,稍有不慎,就可能让人陷入疯狂。
此时此刻,妘姝无比渴望自己手边能有一台电脑。有了电脑,她就能将这些杂乱无章的记录整理成清晰的表格,不仅方便查看,还能与其他证据进行关联分析。
然而,即使没有电脑,妘姝也并未气馁。她的记忆力相当出色,完全可以在脑海中构建起一个虚拟的表格。她开始耐心地将每一条记录分解成时间、地点、参与人物、所做之事以及最终的完成情况等要素,并在脑海中一一对应。
虽然这种方法确实有一些繁琐,但对于妘姝来说,也并非完全无法做到。然而,当需要将这些记录作为证据展示时,最终还是只能依靠纸质记录。毕竟,在法律程序中,纸质记录具有更高的可信度。
起初,这个过程进展得有些缓慢,因为妘姝需要花费时间去仔细记忆和分类这些记录。但随着她不断重复这个过程,熟练度逐渐提高,她开始发现这些记录中的规律,记忆速度也越来越快,甚至超过了她记忆话本的速度。
渐渐地,妘姝完全沉浸在资料的阅读中,忘却了周围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