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肖冰云?”

周野皱眉,上京是没有肖姓大户的。

之前有,但是因为肖恩被俘失势,很多都被牵连了。

最近上杉虎在边境风生水起,倒是传出他是肖恩的义子,勉强和肖氏有点关联。

这突然冒出的肖姓贵公子在周野看来,很有问题。

他看向依旧跪在地上的几个锦衣卫。

“你们给我听清楚了,锦衣卫只有一个指挥使,那就是我沈重。不是什么街坊邻居,亲戚朋友!

你们再敢徇私,讲情面,哪怕是因为我沈重的亲人耽误了公事,也别怪我家法伺候!”

锦衣卫刚修订了内部规定,俗称家法,比正常的军法还要严苛。

不过,作为补偿,周野承诺会在年底给所有人发放年终奖励。

这几个人也都刚学习过新规定,吓得哆嗦了一下,齐声应道:

“是!”

“重启针对肖冰云的调查,我要他祖上三代的详细资料,他家有一文钱不干净也要给我查出来。

这次分两条线调查,明线大张旗鼓地去他家里查问,暗线秘密行动,不要让他察觉。”

“是!可要是再遇到沈小姐怎么办?属下不会再徇私!可要是小姐非要阻拦怎么办?”

看着这个总旗脸上的尴尬,周野知道他已经遭遇过了沈冰凝的胡搅蛮缠。

“把她给我丢进诏狱!先关十天!”

“啊?大人,没有理由吧?”

“锦衣卫抓人,什么时候需要理由了?”

总旗还想再确认一遍,毕竟是指挥使的亲妹子,搞错了身家性命就没了。

可是周野转身就走,已经懒得解释了。

反倒是司庆留在后面,叮嘱了一句。

“毕竟是大人的妹妹,关则关了,别让她受到伤害!你把她交给负责诏狱刘千户,他会安排好的!”

总旗眼前一亮。

“多谢司大人提点!”

……

周野是真不想管沈冰凝,但是北齐还是比较看重宗教礼法的。

沈重就这一个亲人了,要是不好好对待,会被人诟病,影响仕途。

周野只能选择更简单直接的方式。

皇帝的要求,倒是很简单。

因为周野在关注程巨树的失踪和范闲在京都的情况。

锦衣卫每天都会收到来自南庆京都的消息。

但是因为京都离上京比较远,收到的消息一般会延迟五天。

周野回到镇抚司立即让人往南庆送了信件,大概十天后,皇帝就能收到他心心念念的《红楼》。

他也查看了最新的京都消息,范闲刚因为杜甫的一首《登高》名声大噪,又因为殴打宫中编纂声名狼藉。

有意思的是,范闲接受京兆府问询的时候,太子,二皇子,庆帝,三方势力都出现了。

他们对范闲的态度,耐人寻味。

司理理选择帮范闲一把,除了借机扬名,在京都站稳脚跟。

她和周野一样,认为范闲是未来京都的焦点。

想要搅动风云,就要和范闲建立联系。

周野很欣慰,司理理没有辜负他的教导,总能抓住正确的方向。

他看司理理和沈冰凝就是一个天赋异禀的好学生和一个怎么教都教不会的学渣。

想到司理理的懂事儿,周野又给她去了封信,让她小心谨慎保护好自己。

……

至于程巨树,至今没有消息。

一个八品高手,说消失就消失了,实在有些诡异。

倒是边境的锦衣卫调查出了一点线索。

程巨树失踪的时候,有一支东夷城的商队经过。

说起东夷城就没法绕过大宗师四顾剑。

东夷城只剩一座城,他们确实有很多商队来往于北齐南庆之间,左右逢源,从中谋利。

而出门在外,十个东夷人有八个是四顾剑的门徒。

这不是说东夷人借四顾剑的名声招摇撞骗。

实际上,四顾剑的徒子徒孙就是有这么多。

另外,他的四顾剑法非常有特点,很有辨识度。

这就导致南庆和北齐有很多不方便的事情,也会顶上四顾剑的名字去办。

这样算的话,四顾剑的“徒子徒孙”就更多了。

所以时隔这么久,边境的锦衣卫也已经无法确定那个东夷城商队是真是假,又和程巨树有没有瓜葛。

周野做了最坏的打算。

一个程巨树死了也就死了,他只希望不会带来什么严重的后果。

他向朝廷上了奏折,希望可以整顿边军,防备南庆。

实际上南庆的骑兵上次陈兵边境,北齐朝廷就该警醒。

然而,太后刚收回一些权力,对于边军没有控制力。

朝堂上也没有大将,可以前往边境。

太后主要依靠的是苦荷的人脉。

但苦荷的徒弟们,武功高是高,八品九品有很多,却没有善于领兵的。

这次周野的提议,还是受到了重视。

最后太后和大臣们商议后,把希望放到了上杉虎的身上。

上杉虎不仅自己是九品高手,又很受士兵爱戴,领兵能力很强。

此举对于太后来说,和饮鸩止渴差不多。

因为上杉虎刚刚承认自己是肖恩的义子。

那么他代表的就是肖恩的残存力量。

那股力量正是太后刚刚摆脱的。

但是,和上杉虎的矛盾是齐国内部的矛盾,边防要事则是齐国对外的国事。

上杉虎也许会造反,但绝对不会投降南庆。

因为肖恩还在南庆鉴察院的手里,受尽折磨。

所以太后最终做了这样的选择,只是她要求周野必须派出锦衣卫暗探,时刻盯着上杉虎的动静。

……

周野找了机会,准备拜访庄墨韩。

北齐文风鼎盛,但不知道还能维持多久。

《登高》已经传到了北齐,周野在街上就已经听到有人吟诵了。

他已经想象到,当范闲把整个唐诗宋词搬过来,对北齐的震撼有多大。

至少周野还没在这个世界听过那些熟悉的诗句。

这个空白必然是给主角留的。

北齐唯一可以与之对抗的就是庄墨韩。

庄墨韩研究的是儒学经典。

这东西背容易,但要理解圣人之道,引经据典进行论证,没有足够的积累是不够的。

周野不信范闲连这方面也能取胜。

周野带着司庆来到庄墨韩的住宅,却被门房拦住。

说是庄墨韩在研读来自南庆的诗句,不见外客。

周野本来还担心自己锦衣卫的身份会被文学大家看不起。

现在这种情况反而给了他机会。

幸好现在范闲只抄了一首《登高》。

周野借了门房的纸笔,写下了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这首词不仅符合周野的身份,里面也没有不好解释的人名,地名,再合适不过。

比如的卢马的典故,周野可以解释为自己曾有匹快马叫的卢,也能混过去。

这也是为什么周野不抢先背出那些千古诗句。

首先他能背下的完整诗篇不多,能解释清楚里面的典故,地名,人名就更少了。

再次,他已经是锦衣卫指挥使了,诗才并不会给他加分。

那首词送进去,很快大门又打开。

庄墨韩竟然亲自迎到了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