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村里都听说了宁家可以买到高产量的种子。
村里人聚在一起在聊天。
柱子和他媳妇最是活跃:“大头哥,你们家怎么想的?”
李大头满脸愁容:“俺家是他家的佃户,东家都种了,俺也想跟着种。”
那可是高产粮食啊,哪怕比去年的高出一成他都愿意啊。
“费家跟着种了,听说李俊义他们也准备一起种呢。”
“他们都种,俺觉得这种子肯定么事。”
“可这种子不是小事啊,万一产量不好呢?”
“大户都种了,俺觉得肯定没事吧。”
有想种的,也有担心的。
宁郭氏觉得,等到明年看到产量了,大家就会安心了。
六月份,正是小麦收获的季节,风吹麦浪好风光,就是干起活来,全部是用镰刀收麦子。
宁学祥一大早就兴冲冲的跟着扎觅汉一起下地去了:“他娘,俺下地去了。”
“天热就回来啊。”
“俺知道了。”
夏收很累,还好的是宁家管饭,管饱!因为这个原因,来他家干活的人都是抢着干的。
每天给他们煮了免费的消暑茶,村里人都可以免费喝一腰。
宁绣绣嫁到费家后,费家的扎觅汉也是管饱,比宁家的饭菜还要好。
村里人的日子好过了那么一点点。
今年有点干旱,再加上粮种的原因,亩产才一百斤左右,宁家的地也变少了,等到最后收完粮食,宁学祥那个心疼啊。
“这比着去年少收了多少粮食啊。”
“他爹,粮食都收回来了,那咱把粮食放进新挖的地窖里吧。”
“让筐子和可金两个人偷偷的放。”除了家里人,没人知道他家的地窖。
夏收过去,就要秋种。
这次秋种,种的就是高产的玉米、花生、芝麻,大豆、红薯、秫秫、小米、红豆、豇豆...
“他娘,你这要种的种类太多了吧?”
“他爹,俺只要每样种个一亩地就行,其它的你想种啥就种啥。”
宁学祥最后还是给她留了地让她种她想种的。
转眼间,秋收就要到了,而莲叶,她也到了预产期。
“莲叶,咱还是去县城生吧?”
莲叶摇头:“娘,俺不去,俺就在家生。”
宁郭氏怕她生产困难,想要送她去县医院,可她不愿意去。
她不愿意去宁郭氏只能提前和接生婆约定好时间。
等到收小米的时候,莲叶发动了,等到下午五点多,她生了个小娃娃。
“东家、东家太太、大少爷,大少奶奶生了,生了个大胖小子!”
宁学祥开心的说:“好!好!筐子,给钱。”
宁郭氏看了看时间,1927年10月1日,九月初六,下午5点25分。
一切都准备的好好的,孩子大人收拾好,接生婆拿到了打赏。
洗三、满月宁郭氏都准备了粥给村里人免费喝。
等到10月25日,农历十月初一的时候,早上六点十五分,宁绣绣也生下了一个男娃。
宁家都还没有起床就听到了费家让小青来家里报喜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