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我有个职业面板 > 第451章 吴舟“架构师”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吴舟的方案能给V厂带来“价值”,那V厂的那些已经和v厂本身利益深度捆绑的高层们,当然也不会傻瓜一样地将“好处往外推”。

不过V厂这边提出来的方案,还是太过于偏向于V厂了。

吴舟这边的主动权太少了。

V厂到时候会做一个单独的app,吴舟这边也会去弄,但却只是V厂的附属品。

而且给制定了一个初步的“业绩目标”,16年,17年,18年,连续三年的...

完不成目标的话,吴舟的利益还有“控制权”就会削减。

而完成了,当然也有一定的“股权激励”,但...

不对劲啊...

给的太少,完成的难度太高了。

“300w的日活是什么的概念?”吴舟这边看到这个条款之后,直接是就是指着这个条款反问V厂这边的项目负责人。

这次沈总倒是没过来,开始的时候吴舟还觉得,可能是不好意思。

但大概的看了下合作合同里的条款之后,吴舟估摸着,对方是不好意思过来。

当然了,从进来之后,也看得出来,对方很重视,因为这次和吴舟商谈细节的,是V厂的一个谈判团队,技术部门的,战略部的,财务部的,法务...

“300w不多的,咱们国家14亿人,大多数人现在用

的都已经是智能机了,这么大的用户群体,300w很小了...”

看着对面一脸笑呵呵,说这话就好像他们故意给吴舟降低难度一样。

吴舟直接给他们翻了翻白眼。

“真这么容易的话,要不我投资你们来做一个吧?也不需要300w日活,100w就行...钱,资源这块儿,我虽然没有V厂多,但是按照这个合同里说的这些东西,我还是能凑得上的...”

吴舟这边直接就是将合同和合上了,这个合作协议不用再看了,没有一丁点的诚意,肯定不行...

300w这个日活看着确实是不错,但要知道和谁对比啊。

和qq,微信这种国内最头部的app相比肯定比不了,但不是这么个比较法。

它当下对标的是米家,而米家这个目标当下的活跃用户才多少?

日活一百万都不到...

所以,上来,第一年的目标,就tmd是三个米家的体量,然后呢,给到自己的奖金也是小气吧啦的3%的股份。

而且这还仅仅只是第一年的目标,第二年的目标就直接跳到了800w,第三年是1500w...

1500w的日活...

这种目标也不知道是哪个人拍着脑袋想出来的。

这种硬件设备控制终端app,很多人真的有了之后,可并不一定非得每天都得用上。

很多用户可能几天才用上一次,毕竟这不是“刚需”。

所以如果真的有1500w的日活的话,那么对应的月度活跃用户可能就是有上亿左右了。

这是什么概念?

V厂现在一年手机的总销量也不过是在3000w左右,这个用户数据,相当于,当下三年V厂的销售数据。

“哈哈,吴总,别生气,别生气,我们也是过于相信吴总的实力了,这个目标对于其他人来说当然是有难度的,但毕竟这个项目是吴总您这边亲自负责...当然了,这个只是初步的意向合同,如果吴总您这边觉得目标太高,完成不了,那我们可以碰一个相对容易的目标...”

吴舟被这高帽子一下子戴上了之后,虽然说很清楚,这人就tmd是在自己给自己找台阶下,但不得不说的,话好听。

一些如果不太“理性”的年轻人,可能真的就被他们这一番话给架起来了,然后为了自己的脸面,不好意思太“杀价”。

但吴舟毕竟不是一般人。

哪怕被戴了高帽,但脸上依旧表情平淡,没有看出半点高兴。

随后吴舟也是完全不搭理他们这茬,直接开始了行业对标app的数据对比分析。

也不说什么其他对标对象,直接就是拿粗粮他们家来举例。

米家是他们公司的亲儿子,他们投入的资源有哪些?

小米公司当下市场规模如何。

手机年销量是V厂的多少倍。

等等...

这些数据,吴舟都是烂熟于心,所以也是张口就来。

最后,吴舟再来一个收尾,直接引用某位老总,之前在会议里,言之凿凿地质疑吴舟,在不占有什么优势的前提下,凭什么会有信心能超过粗粮的那些话?

这么一番话之后,坐在吴舟对面的几人,也是顿时面露苦笑地看着吴舟,随后彼此对望...

“那吴总,您需要什么样的支持,才能达到这样的目标?”负责谈判的V厂的高管,却是并不会因为吴舟这么一番直怼,而有什么不悦,相反的,还频频点头,似乎很是认可吴舟说的这番话。

这人就是一个老狐狸,表面上看一直都是和善的,还会经常性的说一些站在吴舟角度的话,但实际上....

其实商业谈判,态度不重要,说的话的多和少也不重要,谈判的过程中,只要是把最根本的“需求”牢牢记住就好了,不要被轻易带偏...

他这么一番话,其实想的是着以退为进,以一个“不可能”的目标,来反向地为难吴舟。

但吴舟..要的就是他这句话。

“首先,所有的V厂手机必须得和小米手机一样,出厂自带我们的...”

话题进入到这个环节之后,这次谈判的主动权就开始渐渐的转移到了吴舟这里。

吴舟这边也开出了一些比较“高”的条件。

首先就是投入这块儿,也不需要说V厂那边投入的比小米那边多,但至少不应该少多少吧,首先,所有的后续出厂手机预装这一点,必须得办到吧?

还有他们的官方商场这块儿的一些广告入口...

线上一些天猫店铺,是不是也应该上架一下吴舟这边后续做的那些“智能家居”产品,毕竟吴舟家的产品,本身也是这个app的生态之一...

再到日活目标,还有激励这块儿。

目标不能太空,还是要落到实处,要有一个可落地的可能,吴舟这边给出了一些参考对象,以及目标...

然后这些目标对应的市值预估大概是多少。

吴舟这边再根据以上这些的东西,评估一下到时候自家app的价值,最后就是得出来一个自己应该获得的“激励”应该是多少,参考对象是...

有理有据...

但还是让V厂那边的一众人,互相对视,有些面面相觑...

主要还是吴舟开出来的条件,听着是很合理,但是和他们原本计划的投入这块儿,差距就很大了...

预算投入增加了不少,但公司这边原本要求的利益相反的还减少了...

但吴舟给的又是很合理的要求,一时之间还真不好反驳...

最后就是找了个由头,这次的合作讨论,延后再谈一下...

一时半会,肯定也是聊不完的。

“这些事你们推进着,但这段时间我在广州,也不想因为这个事,耽误了整个事情进度...方便的话,帮我引荐一下贵公司的一些技术大牛,我想利用好这段时间,去技术部多找几个大牛好好聊聊咱这个App的技术细节...”

吴舟的要求很合理,最后那边当然也没有拒绝...

随后,这么一群领导就顺便的带着吴舟去了一趟技术部门。

技术部门的负责人也是亲自到门口,脸上洋溢笑容的,和吴舟主动握手,神情殷切。

这一幕看在办公大厅所有的有那么一点好奇心“技术员”的眼中。

他们在猜测吴舟究竟是谁。

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如此,少部分人,则是完全的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目光完全聚焦在自己的电脑屏幕上。

脸上表情却是各异,有人开心,有人蹙眉,有人神情激动,双手在键盘上挥舞如飞。

又半个小时后,这会儿办公大厅里,吴舟身边就只剩下了一个技术部门的老大的“助理”陪着。

是一个长得很是赏心悦目的女人,穿着职业ol装,脸上也是一直带着淡淡笑容,给吴舟介绍着技术部门一个又一个的技术大牛。

业务能力还是可以的,至少,对下面牛马的能力“还算是清楚”。

当然了,也不是说,所有介绍的大牛,都是有真才实学,吴舟还是能“看出”有那么几个水货,这些水货,在被介绍自己的那些成绩时,偶尔的小动作表现出了他们内心真实的“心虚”。

不过这些吴舟并不会直接说出来了,而是先记下来那些表现得“非常坦荡”的人才。

又是半个多小时之后。

女助理轻声细语,温柔款款的目光完全放在吴舟身上,“吴总,那我这边暂时就先不打扰了,具体的工作方面,您和他们聊,要是还有什么需求的话,可以随时告诉我...咱们加个联系方式...”

就这样,女助理和吴舟互换了一下联系方式,临走时她还和吴舟握了握手,小手柔弱无骨,最后双手分开的时候,她的手指却是轻柔地在吴舟的掌心划过,似是随意,却又有那么一丝丝的有意...

不过吴舟表情上看不出来什么...

她才转身离开,吴舟这边转头就走到了之前“觉得”还不错的技术大牛那块儿...

只是简单的几句寒暄之后,吴舟就直接开始切入正题。

“你们说的这个 mqtt,它是像 wi-Fi 一样的吗?它和 http 有啥区别啊?”

“那如果我人在外地,想让我家空气净化器打开,它怎么知道的呢?”

“蓝牙连接,是不是只能在家里连?能不能手机连上云端,再从云端反推给设备?”

吴舟这边问出来的很多问题,在这些大牛眼中,当然是非常基础的,但看在吴舟“身份显赫”的份儿上。

他们还是一板一眼地回答着吴舟的问题,不过这种迫于“职场压力”的回答,情绪方面还是不高的...

“呃……mqtt是个通信协议吧,反正设备用它就能连上服务器。”

“你理解成远程遥控就行,我们后端会处理。”

“蓝牙就是短距离通信啦,远程要靠wi-Fi或者云控制。”

技术人员的回答非常的简练。

而吴舟这边理解了,那句是点头,不理解了,那就再去追问细节。

就这样一天两天...

同样的地方,同样的人。

来到这里依旧还是女助理接待吴舟,只不过看向吴舟的眼神,略微有些幽怨,但吴舟却是表现得犹如“技术宅”一般,眼里只有那些同样技术精通的“技术大牛”们。

每次过来只是和她最简单客套的寒暄,随后和这些技术人员沟通时,却明显地表现出了兴趣盎然,还有各种“浮夸”的表情。

这些技术大牛们,刚开始也只是想着应付下的回答几个问题而已,吴舟从一开始问的那些问题,就能看出吴舟和他们是不同“行业”的,一个外行人而已。

所以他们觉得,吴舟最多也就聊一聊,说几句,第二天大概率就不回来了。

隔行如隔山,聊这些东西也没意义啊。

但是哪想到,第二天,第三天,吴舟依旧雷达不同的相同时间过来。

而且每次过来之后,问题也是在逐步的深入。

“mqtt因为它轻量,但我查到还有coAp协议,它也轻量级,还有 dtLS 安全机制,那为什么不选coAp?”

“目前配网我们选择‘热点配网’好?,还是像米家他们用‘蓝牙辅助配网’更好?哪种连接更快?更稳定,还有没有什么其他方案?”

“如果我们后期产品多了,每个设备都独立开发协议接入,会不会导致平台碎片化?能不能做统一协议封装?”

只是短短2天时间,吴舟明显的是已经搞懂了一些技术基础问题,问题已经开始向更深程度挖掘的意思。

而这些大牛们,现在再度回答吴舟问题的时候,也不像是刚开始那样的敷衍了,而是会认真一些,说得更仔细一些...毕竟吴舟表现出来的学习能力,至少让他们产生了”为人师”,觉得自己教的东西,没有白白浪费。

“嗯,确实coAp也是轻量级的,我们团队之前也有过讨论……但它的生态不如mqtt。”

“蓝牙辅助配网成本高,要加bLE模块。可以做,但会提高物料成本。”

“统一封装……这个思路是对的,其实我们也在考虑做‘设备抽象层’...”

转眼,已是一周...

办公大厅里的吴舟和几个技术大牛围坐在一起...

这些大牛们人手一个笔记本,一个个的表情认真...

“我想了一下,如果我们产品线越来越多,智能家居产品需要支持联动、场景配置,我们是不是可以做一个‘中控引擎’?配置化逻辑代替写死的联动规则。”

“而且,长远来看,我们是不是可以把设备能力抽象成标准模型,比如开关类、温控类、传感类?让新产品只需‘注册模型’,不用重复写控制逻辑。”

“我不是搞技术的,但我画了个简单的架构图——你们看是不是能用在我们App的设备接入上,底层协议都包一层ApI,用tag识别设备类型,前端自动渲染控件。”

几人听到吴舟这番话后,第一时间凑过脑袋,看着吴舟做的那个架构图,蹙眉沉思...

看了一会儿,如是有不太懂的地方,就会问一嘴吴舟,或者彼此几人探讨一下...

从最开始时,吴舟的问题,他们可以随口就答。

再到,略作思考。

以及现在...

他们需要围坐一起,讨论吴舟这边做出来的方案可行性。

哪怕是他们自己也想不到,这不过才仅仅过去了一个星期而已。

吴舟已经是有了“架构师”的架势...

终于一番讨论之后。

“吴总,您说的这个‘能力模型’的抽象思路,我们没做过,但你这个图....晚点,不...待会儿我和公司同事一起开会碰一下看看是否可以执行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