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京中举子,皆在此处,会在这见到六殿下,倒也正常。”谢璟驰幽幽开口。
娄玉兰一手扶着肚子,越发吃力。
郎中说她怀的是双胎,所以不仅更累肚子更大,生娃的时间也会早上许多。
“六殿下真是能干,只是娄姨娘如今怀着身孕,您怎么还带着她出来,也不知心疼她的不易。”沈舒意不动声色的挑唆。
“是我要陪殿下出来的,殿下关心预考一事,我在府中又闲着无趣,所以出来看看。”娄玉兰当下替萧廷善开解。
沈舒意莞尔一笑,显然没有要请萧廷善坐下的意思。
萧廷善的视线落在沈舒意身上,总是忍不住想起自己的梦境。
没错,他总觉得沈舒意是该属于他的。
可为什么…他已经成了皇子,她却还是不属于自己?
“六殿下,您所言甚是,在下听您一番话,如醍醐灌顶,受益匪浅!”
就在这时,一个穿着寒酸的秀才,从楼上追了下来。
沈舒意抬眸看去,目光沉了几分——严松。
没错,此人亦是前世她替萧廷善招揽的一个能人,前世严松是在三年后被她招揽到麾下,而后又三年,夺得了那一年秋闱的头筹,成了当朝状元。
只是眼下,严松比记忆里更加年轻,显然生涩许多。
眼见严松对萧廷善的崇拜,沈舒意的心沉了沉。
前世明明是自己招揽和收服的严松,这一世,怎么倒是让萧廷善捷足先登。
到底是萧廷善的梦,也让他预见了未来,还是因为自己的出现,导致许多东西也变的不同。
可她比任何人都清楚,严松是个可用之才,如今为萧廷善效力,不是什么好事。
只是自己到底已经晚了一步。
眼见沈舒意的心思都在严松身上,萧廷善当下道:“这位是严松,本殿下无意间救下的考生……”
这些时日,他一直在找可用之人。
幸而遇上了严松。
严松家境贫寒困难,来京不易,且遭富家子弟奚落和针对。
幸而他将人救下,且予以资助,如此不仅令严松心怀感激,更是找准机会,利用谈吐言辞收服于他,如此方能让他为他所用。
沈舒意没听萧廷善废话,只是道:“严大人为何没参加预考?”
严松当下道:“下官的才学尚浅,故而时机未到,还应抵御住诱惑,潜心准备。”
沈舒意嗤笑出声。
这是何人的狗屁理论?怎么这么像萧廷善的说辞。
可那是哄人,为了将他留在身边用的。
严松这样的人,最缺少的就是实践的机会,因其家境贫寒,故而很难做到如富家子弟一般的练习。
所以,今年的预考简直是难得的实践机会。
可偏偏,他这人涉世未深,听信萧廷善的鬼话,竟然要准备继续复习。
沈舒意看向他,直言道:“有句古语,严大人不知道听说过没有。”
严松拱手:“请郡主赐教。”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沈舒意声音冷淡,思量着一定要让严松和萧廷善有所分歧才对。
严松低声重复着沈舒意的话,显然已经听了进去。
萧廷善眸色深沉,转身看向严松,缓缓道:“严松,此番预考时间未到,你若想参加,现在过去还来得及。”
严松没说话,沈舒意则是再度道:“此番预考乃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严大人不想着自己去试试真本事,却听信旁人的断言,就否定自己多年所学?”
对上少女清亮的眸子,严松一时说不出话来。
他最开始确实是准备参加的,否则也不会赶来京城。
只是他得罪过几个富家子弟,且手里的银钱拮据,所幸碰到六殿下解围,却也知晓了自己才学不足。
六殿下劝说他留在京中,在他身边学习三年,待与京中的大儒才子讨教之后,弥补自身不足,待到三年后,一鸣惊人。
“多谢郡主美意,只是在下确实还有许多不足……”
严松再度开口,还想再说些什么,却见沈舒意身旁温润如玉的男子缓缓开口。
“严松兄此番下场,除了银两,可还有其他损失?”沈舒寒缓缓开口,直视着严松。
严松一时语塞,说不出话。
弊端么?
除了银两,自然没有什么……
只不过,他受六殿下蛊惑,更想着于明年一鸣惊人。
似是看穿他所想,沈舒寒缓缓道:“世人皆想一战成名,一鸣惊人,可大多数人都只是普通人。严公子可能笃定,三年之后,自己一定能夺得头筹?”
“就算不能,我的名次也会好看些……”严松反驳。
沈舒寒微微一笑,神色温润:“所谓的好看是虚,可公子若能早三年为百姓做事,不论大小,才是实。”
沈舒寒的话,让严松心头震动。
没错,但凡有才学的人,多有傲气,可他的这番话,可谓是一针见血,戳中了他心底的欲念。
他确实想一战成名,至此光宗耀祖。
可人这一生,位极人臣的路有许多,就算今日能得状元,他日也未必能名垂青史,流传千古。
是非成败转头空,唯有真正让百姓获利,造福于民,才会被人所敬仰。
沈舒意再度道:“真正的伯乐固然是爱才之人,却更应该是擅于识人用人之人。”
“他应当有帮你保持清醒的智慧,有让你正视内心渴望的本领,有让你信服的德行,有对百姓对天下对江山社稷的仁爱……”
沈舒意的一番话,让严松心下动容。
没错,来京之前,他曾想过,若有朝一日来到京城,他效忠之人当是如此。
可如今才来到京中多久,他怎么就决心要追随于六殿下萧廷善?
他分明听说过不少与他相关的行径,为何充耳不闻,一意孤行?
想来,不过是因为他窥见了自己内心对功名利禄的渴望,所言所行皆与他心中所想契合。
沈舒意静静的看着他,世人愚昧,内心多有两面。
严松也是如此,且此时正值懵懂青涩。
他既有建功立业、飞黄腾达的野望,也有仁爱世人、务实向善的品性。
如何选择,端看所遇之人,放大的是他内心的哪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