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秋风剑影寄乡书

第一章 洛阳秋风起

洛阳城的秋,总来得猝不及防。

萧彻裹紧了玄色劲装的领口,立于城南的洛阳桥上。桥下洛水滔滔,岸边的梧桐叶被秋风卷着,打着旋儿落在水面,像一封封无人认领的信笺。他腰间悬着的“归燕剑”,剑鞘上雕刻的燕子纹路,在夕阳下泛着冷光——那是十年前离开家乡时,师妹苏晚为他亲手所刻,说“燕归巢时,便是君归日”。

十年了。

他从江南的“青萍剑派”出走,辗转江湖,只为寻找当年陷害师门的仇人。如今仇人伏法,他捧着师父的骨灰,终于踏上了归途,却在洛阳城被一场突如其来的追杀拦住了脚步。追杀他的是“黑风堂”的人,当年仇人余党,誓要夺回他手中记载着黑风堂罪证的密函。

“萧大侠,此地不宜久留,快随我来!”身后传来急促的声音,萧彻回头,见是个身着青色布衣的少年,肩上挎着一个旧书箱,手里还捏着一支狼毫笔,脸上带着几分慌张,却眼神清亮。

少年不等萧彻反应,便拉着他拐进了桥边的小巷。巷子深处是一家不起眼的书铺,少年推开门,将他拽了进去,又迅速关上大门,抵上木栓。书铺里弥漫着墨香与纸香,书架上摆满了泛黄的古籍,柜台后坐着一位白发老者,正低头整理着书信。

“祖父,这位是萧彻萧大侠,被黑风堂的人追杀,咱们救救他!”少年对着老者道。

老者抬头,目光落在萧彻腰间的归燕剑上,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点了点头:“无妨,黑风堂的人不敢来我‘墨香书铺’撒野。萧少侠,先坐下歇口气吧。”

萧彻拱手道谢,坐在柜台旁的长凳上。少年给他倒了杯热茶,笑着说:“在下苏墨,这书铺是我家开的。我早就听说过萧大侠的名号,你在江南一剑挑了黑风堂分舵,真是太厉害了!”

萧彻看着苏墨眼中的崇拜,心中微暖,却只是淡淡道:“不过是分内之事。多谢苏小友相救。”

老者端来一盘桂花糕,轻声道:“萧少侠,黑风堂在洛阳势力不小,你若急于赶路,怕是会再遇危险。不如在书铺暂住几日,待风头过了再走?”

萧彻沉吟片刻,想起怀中师父的骨灰,又想起远在江南的师妹——他本想尽快回去,将师父的骨灰安葬,再与师妹说明这些年的经历。可眼下形势危急,若贸然上路,不仅自己难保,还可能连累他人。他点了点头:“多谢老丈收留。”

接下来的几日,萧彻便在墨香书铺住下。白日里,他躲在书铺后院的柴房,擦拭归燕剑,整理黑风堂的罪证;傍晚时分,他会坐在书铺门口的石阶上,看着洛阳城的秋风卷着落叶,心中满是对家乡的思念。

苏墨时常来找他说话,讲洛阳的风土人情,讲书铺里的趣事。他说,墨香书铺不仅卖书,还帮人代写信笺,尤其是每到秋天,来托他们写家书的人特别多——“那些在外漂泊的人,看到秋风就想家,可拿起笔,又不知道该写些什么,只好来求祖父帮忙。”

萧彻听着,心中一动。他也想写一封家书,写给师妹苏晚,告诉她自己已经报仇,很快就能回家;告诉她这些年的颠沛流离,告诉她他有多想念江南的桃花,想念青萍剑派的晨雾,想念她煮的桂花粥。可他拿起笔,却迟迟无法落下——千言万语堵在心头,竟不知从何说起。

这日傍晚,萧彻又坐在石阶上发呆。苏墨拿着一张纸走过来,递给她:“萧大侠,我看你这几日总是对着信纸叹气,是不是想写家书?你要是不知道怎么写,我可以帮你呀!我祖父常说,我写的信,最能让人感受到心意了。”

萧彻看着苏墨真诚的眼神,接过纸,轻声道:“多谢。只是……我想说的话太多,不知该从何写起。”

苏墨笑着坐下,拿起笔:“没关系,你慢慢说,我慢慢写。你想家了,那就先从家乡的景色写起,再写你这些年的经历,最后告诉她,你很快就会回去。”

萧彻点了点头,望着远处的秋风,缓缓开口:“我家乡在江南,那里的秋天没有洛阳这么冷,青萍剑派的后山,有一片桂花林,每到秋天,桂花开得满山都是……”

苏墨握着笔,飞快地记录着,笔尖在纸上划过,留下沙沙的声响。萧彻的声音,伴着秋风,伴着墨香,在书铺门口缓缓流淌,那些积压了十年的思念,终于找到了出口。

第二章 家书藏玄机

萧彻的家书,苏墨写了整整三天。

不是因为话多,而是每当萧彻说起与苏晚的往事——比如第一次练剑时被她嘲笑“剑舞得像扭秧歌”,比如一起在桂花林里埋的“时光胶囊”,比如离别时她塞给他的那包桂花糕——总会红了眼眶,说不下去。苏墨便停下笔,陪着他沉默,等他平复情绪,再继续往下写。

信写完的那天,洛阳下了一场小雨。萧彻拿着信纸,反复读了好几遍,信里写了江南的桂花香,写了他在江湖的艰险,写了他对苏晚的思念,最后一句是:“待秋风稍歇,我必携师父骨灰归乡,与你再赏青萍后山月。”

“写得真好。”苏墨凑过来,笑着说,“苏晚姑娘看到这封信,肯定会很开心的。”

萧彻将信折好,小心翼翼地放进信封,正要封口,老者忽然走了过来,看着信封,神色凝重地说:“萧少侠,这封信,恐怕不能就这么寄出去。”

萧彻一愣:“老丈为何这么说?”

老者叹了口气:“黑风堂的人一直在找你,他们肯定会监视来往的书信。你这封信若是寄往江南青萍剑派,定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不仅信会被截获,还可能连累苏晚姑娘。”

萧彻心中一紧——他倒是忘了这一茬。黑风堂心狠手辣,若是知道苏晚与他的关系,定然会对她不利。他握着信封,眉头紧锁:“那该怎么办?我必须让师妹知道我安然无恙,还要告诉她,黑风堂的余党还在,让她多加小心。”

苏墨忽然眼前一亮:“有了!祖父,咱们可以用‘墨香书铺’的密信手法!把重要的消息藏在信的字里行间,表面上看是一封普通的家书,只有用咱们特制的药水浸泡,才能看到里面的密语!”

老者点了点头:“这倒是个办法。只是特制的药水,需要用洛阳城特有的‘秋墨花’来做,而秋墨花只在城北的‘秋山’才有,那里如今被黑风堂的人看管着,想要采到,恐怕不易。”

萧彻站起身,握住归燕剑:“只要能将信安全寄出去,就算是刀山火海,我也去得!”

次日清晨,萧彻乔装成一个樵夫,背着柴刀,往城北的秋山而去。秋山不高,却因长满了秋墨花而得名。此时正是秋墨花盛开的季节,漫山遍野的紫色花朵,在秋风中摇曳,散发着淡淡的香气。

可萧彻刚进山,就察觉到了不对劲——山路两旁的草丛里,藏着不少黑衣汉子,正是黑风堂的人。他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避开巡逻的人,往山顶的秋墨花丛而去。

眼看就要采到秋墨花,身后忽然传来一声大喝:“站住!你是什么人?竟敢来秋山采药!”

萧彻回头,见是黑风堂的一个小头目,带着十几个手下围了上来。他不再伪装,拔出归燕剑,冷声道:“萧彻!特来取尔等狗命!”

归燕剑出鞘,剑光如练,直刺小头目。那小头目反应极快,挥刀相迎,两人瞬间战在一处。黑风堂的手下们也纷纷围攻上来,萧彻丝毫不惧,剑招如秋风扫落叶般凌厉,“青萍剑法”的“落英缤纷”“桂雨沾衣”等招式一一使出,很快便将几个手下划伤。

可黑风堂的人越来越多,萧彻渐渐体力不支。就在这时,远处忽然传来一阵马蹄声,一个清脆的声音喊道:“萧大侠,我来帮你!”

萧彻回头,见是苏墨,骑着一匹白马,手里还拿着一把弓箭。苏墨拉弓搭箭,箭无虚发,瞬间射倒了几个围攻萧彻的黑衣汉子。

“你怎么来了?这里危险!”萧彻道。

“我放心不下你!”苏墨笑着说,“祖父说了,秋墨花的根茎也能做药水,你快采些花和根茎,我帮你挡住他们!”

萧彻不再犹豫,迅速采了些秋墨花和根茎,塞进怀里,对苏墨道:“你先走,我来断后!”

苏墨点头,骑着马往山下冲去。萧彻挥剑挡住黑衣汉子们的去路,边打边退,好不容易才摆脱了追兵,与苏墨在山脚下汇合。

回到墨香书铺,老者立刻用秋墨花制作药水。萧彻则将那封家书重新拿出来,用特制的毛笔,在信的字里行间写下密语:“黑风堂余党在洛,觊觎青萍剑谱,速将剑谱转移,切勿回信,待我归乡。”

药水制作好后,萧彻将信浸泡在药水里,只见原本空白的地方,渐渐浮现出黑色的字迹。他满意地点点头,将信晾干,重新折好,放进信封。

“这封信,我会让可靠的人送去江南,萧少侠放心。”老者道。

萧彻拱手道谢,心中的一块大石终于落了地。他看着窗外的秋风,想着苏晚收到信时的模样,嘴角不禁露出一丝笑意——等这一切结束,他一定要立刻回到江南,再也不离开。

第三章 秋风卷江湖

家书寄出后,萧彻在墨香书铺又住了几日。他一边养伤,一边与老者、苏墨商议如何彻底铲除黑风堂在洛阳的势力。

老者告诉萧彻,黑风堂在洛阳的总舵,藏在城西的“洛阳驿站”地下。驿站表面上是官府设立的,实则被黑风堂的人控制,他们利用驿站的便利,传递消息,运输赃物,还暗中勾结了不少贪官污吏。

“想要铲除黑风堂,必须先拿到他们勾结贪官的证据,再联合洛阳知府,一举捣毁他们的总舵。”老者道,“只是驿站守卫森严,想要进去,难如登天。”

苏墨想了想,道:“我有办法!驿站每年秋天都会招一批文书,负责抄写公文。我可以去应聘,混进驿站,帮你们打探消息!”

萧彻皱眉:“不行,驿站太危险了,你不能去。”

“萧大侠,这是目前唯一的办法!”苏墨坚定地说,“我从小在洛阳长大,对驿站的地形熟悉,而且我会写公文,肯定能应聘上。你放心,我会小心的。”

老者也点了点头:“墨儿说得对,他去最合适。我会给你一枚‘墨香令’,若是遇到危险,可凭此令联系洛阳城里的‘义士盟’,他们会帮你。”

萧彻见他们态度坚决,只好点头同意:“你一定要多加小心,若是情况不对,立刻撤离。”

几日后,苏墨果然成功应聘上了驿站的文书。他每天早出晚归,将打探到的消息悄悄告诉萧彻——黑风堂的总舵里,不仅藏着他们勾结贪官的账册,还有一批即将运往京城的赃银;总舵的守卫,在深夜子时会换班,那时是潜入的最佳时机。

萧彻决定,在三日后的深夜,潜入驿站地下总舵,夺取账册,再通知洛阳知府,围剿黑风堂。

这日傍晚,苏墨从驿站回来,神色慌张地找到萧彻:“萧大侠,不好了!黑风堂的堂主知道了你在洛阳,他说要在明日午时,在洛阳城头处决一个‘江南来的奸细’,逼你现身!”

萧彻心中一紧:“江南来的奸细?难道是……”

“我听驿站的人说,那个奸细是个女子,被他们从江南抓来,说是你的师妹!”苏墨道。

萧彻脸色大变——是苏晚!她肯定是收到了信,担心自己的安危,才独自赶来洛阳,却不幸被黑风堂的人抓住!

“不行,我必须去救她!”萧彻起身,就要往外冲。

老者连忙拦住他:“萧少侠,不可冲动!黑风堂的人就是想逼你现身,你若是去了,定会落入他们的圈套!”

“可师妹在他们手上,我不能不管!”萧彻红着眼眶,声音沙哑。

苏墨想了想,道:“萧大侠,你别着急!我们可以这样……”他凑到萧彻耳边,低声说出了自己的计划。

次日午时,洛阳城头挤满了百姓。黑风堂的堂主,一个身着黑袍的高大汉子,手持钢刀,押着一个被绑在柱子上的女子——正是苏晚。苏晚的嘴角带着血迹,头发凌乱,却依旧眼神坚定,怒视着黑袍汉子。

“萧彻!你给我出来!”黑袍汉子高声喊道,“若是再不出来,我就杀了你的师妹!”

百姓们议论纷纷,却没人敢上前。就在这时,一个身影从人群中冲出,手持长剑,直奔城头——正是萧彻!

“住手!放了我师妹!”萧彻怒喝一声,长剑直指黑袍汉子。

黑袍汉子大笑:“萧彻,你终于来了!想要救你的师妹,就乖乖交出黑风堂的罪证,再自废武功!”

萧彻刚要答应,忽然听到身后传来一阵马蹄声。只见苏墨骑着白马,带着一群身着青衣的人冲了过来——正是洛阳的“义士盟”!

“黑风堂的人,休得猖狂!”苏墨高声喊道,“洛阳知府已经带人去围剿你们的总舵了,你们的死期到了!”

黑袍汉子脸色大变,刚要下令手下动手,萧彻趁机使出“青萍剑法”的绝招“秋风扫叶”,剑光如秋风般凌厉,瞬间斩断了绑着苏晚的绳索。苏晚挣脱束缚,从怀中掏出一把短剑,与萧彻并肩作战。

义士盟的人也冲上城头,与黑风堂的人战在一处。百姓们见状,也纷纷拿起身边的棍棒,加入战斗。洛阳城头,喊杀声震天,秋风卷着落叶,与飞溅的鲜血交织在一起,宛如一幅悲壮的画卷。

萧彻与苏晚配合默契,一个用归燕剑,一个用短剑,很快便将黑袍汉子的手下们消灭殆尽。黑袍汉子见大势已去,想要逃跑,却被萧彻一剑刺穿胸膛,倒在血泊中。

此时,洛阳知府也带着官兵赶来,见黑风堂的人已被制服,连忙上前道谢:“多谢萧大侠、苏小友相助,铲除了这洛阳城的祸害!”

萧彻摇了摇头,走到苏晚身边,轻轻为她擦拭嘴角的血迹:“师妹,让你受苦了。”

苏晚笑着摇头:“我没事,只要你没事就好。我收到你的信,担心你,就立刻赶来了,没想到还是被他们抓住了。”

“是我不好,让你担心了。”萧彻握住苏晚的手,眼中满是愧疚。

苏墨走到他们身边,笑着说:“萧大侠,苏晚姑娘,现在黑风堂已经被铲除了,你们可以放心地回江南了!”

萧彻和苏晚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笑意。是啊,终于可以回家了。

第四章 归燕还江南

洛阳城的秋风渐渐停歇,萧彻捧着师父的骨灰,与苏晚、苏墨、老者告别后,踏上了回江南的路。

归途中,萧彻与苏晚并肩而行。他们沿着洛水而下,经过淮河,再入长江,一路南下。每到一处,萧彻都会给苏晚讲他这些年在江湖的经历——他如何在江南一剑挑了黑风堂分舵,如何在洛阳遇到苏墨和老者,如何与他们一起铲除黑风堂的总舵。

苏晚也给萧彻讲起了青萍剑派的事——师父去世后,她如何支撑着剑派,如何保护着青萍剑谱,如何收到他的信,如何担心他的安危,才不顾一切地赶来洛阳。

“对了,你那封信,写得真好。”苏晚笑着说,“尤其是你写的‘青萍后山的桂花,今年开得比往年更艳’,我看了,就特别想快点见到你,和你一起去看桂花。”

萧彻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那封信,其实是苏墨帮我写的。我拿起笔,千言万语堵在心头,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苏晚笑着点头:“我懂。有时候,越是想念,越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就像你在洛阳看到秋风,想起家乡,想要写家书,却又思绪万千。”

两人一路说说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