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勤王殿下按照皇上的旨意,先请进宫里,使他对心怡厅有番了解,才能助长我求皇上换得红姻楼的势头。目前,本宫已完全顾不上它的先后顺序,当然满足勤王的好奇心,将他安置在心怡厅住会比较适宜。”
方嫔娘娘见因红姻楼引起的事端,发展到今日,已动用皇上的权力,请勤王殿下百忙之中抽出空闲来,到心怡厅一探究竟,只好忍耐住内心的冲动,待皇上将勤王的疑惑打消后,才能继续用心怡厅换得红姻楼的居住权。
能把勤王殿下请进宫来,证明方云舞在与他的交往中,具有明显改变对立局面的作用。她如此轻松将勤王这位贵客,请到皇上的霄珠厅内,正推动其成就红姻楼之路的野心。
“皇上,勤王殿下已从静慈庵赶到霄珠厅内,等候下朝时再与您议事。”
黄公公自霄珠厅中刚到的勤王口中,知晓方嫔娘娘遵从旨意,让他在霄珠厅见皇上,获取进一步的发展,与勤王殿下寒暄几句,便行至前面玉霄殿内,将此消息告诉给皇上。
“好!你先过去于霄珠厅招待勤王殿下,现在刚下午3点钟,一个时辰后退朝时,朕与他相见,再和他细谈。”
齐言听闻皇兄同意进宫见他,应该是被方嫔娘娘说服,认为心怡厅能为之所用,因此迫不及待离开静慈庵,到霄珠厅等皇上一起就两地间的合作,展开一场生动有意义的讨论。
黄公公依命离开玉霄殿后,留下龙椅中主持大局的皇上,与殿内文武百官继续就重要的政事来谈。
“还有一个时辰,朕就要退朝了。其它无关紧要的内容,无需再奏,朕手里有件搁置多年的事情,想和众位爱卿好生商议一番,望你们能各抒己见,给朕一个满意的答复。”
齐言觉得勤王殿下马上将入住心怡厅内,不能让他在宫中无事可做,浪费大好的资源,所以,未带其进心怡厅前,务必要当着朝堂上百官的面,给皇兄一个差事去做。
“皇上但说无妨,何事扰您拿捏不定,由臣和众位官员为您排忧解难?”
丞相张己见皇上被头疼的事为难住,觉得请功立命的机会到来,想弄清它的细节。
“丞相当知,目前静慈庵之首勤王殿下于十年前,因使众臣偏离重心,混淆朝纲的过失,至当时百官罢朝多日,后联合将他送出宫的过往历史吧?”
皇上提及它的开端。
“臣自然不会忘记,当年勤王殿下做为您的亲哥哥,因您刚登基皇位的缘故,多次故意纂改朝纲,使内外执行不当,难以实施的经过,害得我竟一个月内无公务要办,重要环节全掌控在他之手,得不偿失,简直举步维艰。”
张己说起齐言当皇帝第一年时,齐宣在玉霄殿上暗中操控朝政,使多位官员无事可做的惨状,仍感历历在目,对他造成很大的威胁。
不知,事隔十年之后,勤王殿下不安分守己地待在静慈庵中,又混进宫里,究竟想有番什么作为呢?
“这么多年已过去,皇兄当年义气生事,不通执政的要领,对朕的玉霄殿造成损失,尚在情理之中。况且,他住入静慈庵后,就远离朝廷,一心为百姓苍生谋福利,心肠如同佛祖般仁慈善良,对朕的皇位,构不成半点儿威胁。如今天时地利人和之势,朕决定请他回宫,就选定紧邻高太后长春宫的心怡厅给他住,一则方便与母后往来,再则上殿参与政事,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皇上一气呵成的胆量,使殿内众官员间顿时鸦雀无声,无人敢高语表示不服,纷纷在心里捏把汗,将希望寄托在丞相张己身上,能够给皇上回复。
“勤王殿下久居静慈庵,宽厚仁慈,早已司空见惯。臣不知,进宫住入心怡厅一举,是他心甘情愿重归朝廷的决定,还是皇上您的意思?毕竟,他离宫十年之久,对宫内政务,不谙其道,冒然上朝与百官同处,会不会引起喧然大波,最终适得其反呢?心怡厅既然紧邻长春宫,皇上下定决心要将它让给勤王殿下去住,那么,他就应该做好恪守宫规的准备,一点儿逾越犯错的举动都不能出现。想他在静慈庵这么多年,不受宫内势力束缚,自成一派,很难在短时间中入玉霄殿,为您分忧国事。故臣望皇上能三思而后行,不可再犯多年前同样的错误,使身边百官再为之精疲力尽。”
张己将自己的观点,向皇上陈述得很清楚,使皇上一时间没了主意。
“不管心怡厅是朕有意让给勤王殿下去住,还是他一心所向的目标,朕都希望丞相大人能放下曾经对他的成见,给他进入朝堂之上的机会。凭皇兄的能力,定能助我一臂之力。”
齐言不想与张己细说它的含义,只想缩小勤王和众臣间的距离,化干戈为玉帛。
“臣并非有意排斥勤王殿下进宫住到心怡厅中,不过,他若无明显功勋战绩,您就将那么大一处院落给他去用,不怕引起周围人的诟病和猜疑吗?”
张己不能因皇上的私欲,在此事上退步,继续追问下去。
“朕不会白白将心怡厅交给他住,已与静慈庵来往半年之久,觉得时机正日渐成熟,将勤王殿下如此能力非凡的人留在宫外生活,太过于浪费!朕广招贤纳士,希望齐国的根基更加稳固,因此看重皇兄办事的才干,当请他进宫,与我并肩作战。他要住入心怡厅内,需以静慈庵的红姻楼和朕做交换。朕决定拿下他的红姻楼,和对此事做出贡献的方嫔娘娘搬到那里住,可以很好地了解控制皇兄属地的特征,也能打通皇宫与静慈庵中两地人员的往来关系。”
齐言向面前的众臣解释清楚它的利弊,认为退一步海阔天空,应该把勤王殿下接回宫里,住进心怡厅,有所作为。
“听皇上这么一说,臣可窥其真相一二。既然它关乎皇宫和静慈庵两地的长远利益,那么自该依从圣意,早早对勤王殿下做好入宫的安排。”
张己明白,齐宣不是空着手进宫住入心怡厅的目的后,心里悬起的那根弦,算放松下来。
“丞相认为,皇兄进宫后,可否立即上朝议事?”
齐言欲知道他的计划。
“初来乍到,十年风云已过,臣怕勤王殿下刚住入心怡厅内,会混淆不清,出现差错。不如这样吧!皇上。您以一个月之期为限,等安排好心怡厅和红姻楼交换的事宜,彼此都搬进去安定下来,给他适应及缓和的空间。朝堂之事,关乎江山社稷,岂能容勤王一点儿准备都没有,就在玉霄殿里与百官运畴帷幄于它的涡流之中呢?我认为,他住进心怡厅的首要职责,当以长春宫的高太后为重心,时时刻刻陪伴于她的左右,弥补多年来他居住宫外,交通不便造成的对高太后的疏远。同时,他在静慈庵的全部势力,必须以朝廷方面为根本,不可忤逆犯上,否则天理不容。勤王若能通过这一个月的考验期,我首当其冲助他上朝,共同议事。”
张己侃侃而谈,令朝堂中众臣纷纷议论起来。刚才还空旷冷静的玉霄殿内,顿时像炸开锅一样,变得热闹极了!
“丞相所言极是!众位爱卿,谁还有异议要提?”
皇上听张己说得头头是道,忙点头示意,其它官员发挥自己的特长,提出更多的意见。
“皇上,丞相已说出大家的心声!您当立即先将勤王殿下安顿在心怡厅内,照顾好高太后的饮食起居。待一个月之期到时,自会开陈布公,给我们明确的说法。至于皇宫与静慈庵两地积蓄已久的矛盾,臣希望它因勤王殿下进宫一举,会逐渐减弱消失。”
佐相张文,乃丞相张己的亲弟弟,见皇上似乎还犹豫不决时,忙开口将它补充完整,给哥哥张己一个台阶下,也让众臣重新审视勤王的立场。
“那好吧!皇兄离宫多年,今突然回宫来住,应该给你们些考虑的时间,就以他搬入心怡厅内满一个月为期,他若成功留下,自该在玉霄殿有一席之地。”
齐言觉时间已到4点钟,所议之事,初见端倪,便赞同丞相的提议,决定就此收场。
“谢主隆恩!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殿中百官举手内玉笏,异口同声地呼皇上英明。
随后下朝,百官退出玉霄殿内,皇上进入霄珠厅中,看到坐在面前的哥哥齐宣,事不宜迟,当立即带他到心怡厅里。
“皇兄今日随方嫔娘娘进宫,是朕的意思。你在母后本月入静慈庵之际,因忙于虚空寺一行,耽误她无法与你沟通红姻楼的事。可它事关重大,不能再拖延下去,你能理解我的心情便好,现就随朕一起坐车前往心怡厅中,完成皇宫与静慈庵间互通往来的两全其美之意。”
齐言一语中的,令勤王殿下不敢迟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