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的处置,实则透着几分无奈。
受伤严重的丹尼尔和约翰,既是挑事的一方,又顶着外商的身份,执法时难免多有顾忌。
反观我方这边,虽占着道理,动手的人却不少,下手也确实没轻没重。
更何况法不责众,即便揪出直接动手的人,真要定罪也难上加难。
这种各打五十大板的处理方式,说到底是种变相的调解,而最终能否平息,还得看外方的态度。
老亨利心里跟明镜似的,清楚丹尼尔和约翰肯定咽不下这口气,说不定还会再生事端。
但他已经摸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对这两个同伴的所作所为实在无语。再加上杨晓帆从中反复解释劝说,他早有了息事宁人的打算。
毕竟他这次特意来华夏,是为了推进合作、传递善意,哪能因为这点冲突添堵。
清了清嗓子,老亨利沉稳地表明态度:“我方认可警方的处置,没有任何异议。而且两人的医药费不用对方赔付,我们自行承担。”
对他们而言,这点钱确实不值一提,顺势卖个人情反倒更划算。
翻译刚把话传译完,在场的人都明显松了口气。老亨利这个表态,更是让警方一下觉得压力大减。
虽说如今的华夏早已不是过去那般一味偏袒外国人,但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外商若执意不依不饶、死死咬着不放,后续处理起来终归棘手。
双方签完几份相关文件,这起打架事件在警局这边总算暂告一段落。
尽管夜已深沉,老亨利却不能回宾馆休息,还得赶去医院探望正在手术的丹尼尔和约翰。
杨晓帆和他说了几句话,暂时告别,并没主动要求陪同前去医院。毕竟心里多少还有一点儿心虚,让他实在不愿现在直接面对那两人。
刚走出警局,杨晓帆就给李向光发了条短信,说自己准备回学校了。
这隐含的意思就是事情已经处理完了。
可电话很快就响了,正是李向光打来的。他或许也在等待着,想约杨晓帆见面详聊。
杨晓帆琢磨片刻,还是婉拒了——虽说知道没什么风险,但小心驶得万年船总是没错的。
李向光倒也理解,只淡淡说了句:“他们已经外出旅游了。”
杨晓帆一听就懂了。他不由得在心里暗暗佩服,真是术业有专攻,当过侦察兵的人办事就是不一样。
今晚这局布得滴水不漏,可以说是天衣无缝。
刚才在警局时,他还忍不住琢磨,这背后得有多少细节铺垫,又有多少人在暗中配合。
至于丹尼尔和约翰,他则是半分同情也无。那样的货色,就算落得更惨的下场也活该,何况现在不过是小腿骨折。
但这个结果他已经很满意了。
丹尼尔这一来,恐怕是没法再执行任务,只能乖乖回国养伤了。
挂了电话,杨晓帆站在街旁的路灯下,看着夜色里来往稀疏的车辆,轻轻舒了口气。
第一次特勤任务,圆满完成了,而且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