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孩子,女人怎么能不嫁人呢,自己带着孩子,那太难了。”
赵寡妇搂着二妮的脑袋,怜爱的抚摸着,想起了以前,自己一个人拖着五个孩子的那种艰辛,眼泪又要流出来。
靠在娘的怀里,二妮感到无尽的温暖,幸福极了。
“我不怕苦,这是我的命,苦也要把孩子养……哎哟,我肚子突然痛了一下,他好像……好像又在踢我了。”
赵寡妇生过这么多孩子,已经相当有经验了。孩子在娘胎里踢腿,一般都不会感到太痛,看二妮的表情有些痛苦,估计不只是踢腿那么简单,她瞬间就紧张了起来。
“有……有这么痛吗?”
“以前没有这么痛的,这次真的蛮痛,我要躺一会儿。”
说痛不是很痛,说不痛吧,又有点难受。二妮扯着嘴,手肘向后撑去,慢慢的要躺下去。
赵寡妇连忙把二妮扶住,轻轻的放平。
“够月了没有?是不是要生了?”
“我不知道多少个月了,应该……应该差不多了。”
第一次怀孩子,二妞可是一点经验都没有。想着去年在龙湾镇河东的草滩上,第一次被赵永贞睡,那时候天气还热,只穿一件薄薄的单衣即可。距离现在估计也有十个月了,十月怀胎,难道真的是要生了?
这个样子,真有点像是生孩子的前兆,赵寡妇不敢怠慢,动手解开二妮的裤头。
“让娘看看。”
“嗯!”
看的是娘,二妮也不必要害羞,不过还是有些不好意思,小声的应了一下。
脱下了二妮的裤子,又把两条腿屈起来,赵寡妇看到黏黏糊糊的,似乎还在慢慢流出来,她知道这就是要生了。
“妮啊,你是要生了,怎么办?江大老爷给你在他家生孩子吗?”
“要生了?”
怪不得有种憋尿憋不住的感觉,肚子里还隐隐传来疼痛感, 二妮却是很兴奋,都忘记了疼痛,她又激动的说:
“给的,太太人很好,估计我要下个月才生,还说过了满月酒,就帮我准备一些孩子的衣物。现在……现在就要生了,那……那怎么办啊?”
江太太让二妮在这里生孩子,这实在是太好了。但二妮是人,不是狗,不能有个窝就可以把孩子生下来,还真的要准备一些东西呀。赵寡妇扯过被子给二妮盖上,紧张兮兮。
“别怕,有娘在呢。这里是县城,会有小孩子的衣服卖的,我这就给你买去,你先在这躺着,不会生出来那么快的,别急哈。”
“娘,你还没来过县城,不知道哪里有小孩衣服卖,我叫木瓶姐带你去。”
有娘在,二妮还真是不那么紧张。说着,她还冲外面叫喊:
“木瓶姐,木瓶姐,你在哪啊?”
外面没听到木瓶的应答,赵寡妇就说:
“别叫了,可能到前面忙活去了,叫也听不到,我去找她吧。”
赵寡妇跑到了前面,乌泱泱一片,行走的,攀谈的,三五成群聚到一起的,根本没看到那个叫做木瓶的姑娘。
没有木瓶带出去,她还真不知道去哪里买小孩子的衣服。幸亏她不是傻子,找不到木瓶,就跑去礼房,找礼房先生。
青龙帮大多数人都去灵山那一带打日本人了,留在安平县的只有江老二夫妻以及一些手下,但这不影响他们在安平县的影响力。
江老二儿子的满月酒,来帮当礼房先生的竟然是陈县长。青龙帮在县城混这么多年,给陈县长许多好处,因此江老二一说让陈县长来当这个礼房先生,他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江老二请陈县长来当礼房先生,还别有用意,就是给县城这些各大财主、老板看的。陈县长亲自帮写礼薄,谁敢不来上礼啊。礼金随多随少是小事,重要的是告诉各位,青龙帮的势力还在安平县。
赵寡妇不认识陈县长,进到了礼房,磕磕巴巴。
“大……大老爷,我家二妮……怕是要生了,我……我找不到江老爷家的木瓶姑娘,怎么……怎么办啊?”
赵寡妇找到礼房来算是找对了,陈县长虽然听不太明白讲什么,但认出是刚才和石宽来上礼的,看那焦急的样子,就知道是有急事,赶紧说:
“你别急,先在这坐下,我给你找江老爷去。”
陈县长找江老二,那就容易得多了,去到会客厅那边,简单一说,就把人带来了。
因为陈县长转述得不清楚,江老二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来到了礼房,问道:
“什么事啊?”
赵寡妇只是找木瓶,现在江大老爷却来到了。她一紧张,就跪了下来了。
“大老爷,我女儿二妮要生了。”
“好事,双喜临门,你跪什么呢,快起来,我叫荷花去看一下。”
帮人帮到底,既然都已经答应石宽收留二妮了,那江老二自然是把二妮生孩子当成是好事。他把赵寡妇扶起来,立即去另一边小厅找荷花。
荷花正在小厅里让那一帮阔太太看自己的儿子,听到江老二的耳语。赶紧让木瓶抱着儿子,匆匆忙忙去后院二妮的房间。
赵寡妇本来是要找木瓶带路出去买小孩子的衣服,现在惊动了江大老爷,又惊动到了江太太,她哪里还敢说话,只是傻傻的跟在后头。
其实二妮只是最开始那一下有点痛,这会就是隐隐的,还是可以忍受。看到太太和老爷都一起来到,急忙撑坐起来,就要下地行礼。
“太太,我娘说我怕是要生,真是麻烦你们了。”
荷花上前把人按住,安慰道:
“你别下来,好好的躺着,你娘来了?”
赵寡妇从荷花身后闪出来,唯唯诺诺。
“我在这,我就是二妮的娘,刚才我看了一下,他裤子里都已经湿水,八成是要生。”
荷花这才知道跟来的这个人是二妮的娘,她抓住赵寡妇的手,笑道:
“那最好了,有你在这,我们就放心,今天真是个好日子,我儿凌云满月,二妮又要生孩子,真是喜上加喜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