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尽凭皇做主。”鹿荣拱手行礼,默认道。
地只挥了挥手,示意鹿荣退下。她要再想想。
可真当鹿荣退至正殿门口时,地只又叫住了他:“你先在殿外候着,寡人若有问,会随时传召你的。”
鹿荣再次拱手,恭敬地退出了正殿,等在了殿外。
只见随后,陆续有兽被传召进宫。
地只先是单独召见了都指挥使蛇柳和拱卫司都尉猴直。紧接着立马又给远在阴山山脉上屯军于泾谷山的大将军王豹毅去了密函。
之后,她传召了司天台长官进宫问话。许久,跟着司天台长官一起出了正殿的,还有捧着御诏快步跑出胜遇宫的内侍。
地只给同在阴山山脉,但离北海最近的日月山的御蛇苗下了御诏,命他即刻组织山脉上的百姓往钤山山脉迁徙。
地只在御诏中没有给出任何理由,只告诉御蛇苗,不管他用什么手段、什么办法,必须要在10日内带百姓抵达钤山山脉。
和给御蛇苗的御诏同时下发的,还有给御姜敦的御诏。
地只命回了封地龙首山的御姜敦立刻组织钤山山脉上的兽人们制造船筏。为防万一,她还特意将鹿荣建议的2倍之数,增加到了3倍。
地只还让常侍带着她的密令上灵山,给9位女巫传令去。
鹿荣始终站在正殿外候着,胜遇宫里进进出出的兽看得人头晕眼花,但地只最终也没再传召他进殿问话。
然而,鹿荣心里清楚,地只会这么安排,应该是选择了留在西羌的方案。
从胜遇宫回去后,鹿荣立马收拾行装,一刻也没耽误,直奔南郡方向而去。他没有神力,无论是往中原还是北疆逃命,都是来不及的。
鹿荣唯一可去的地方就是南郡。他只要不眠不休地加紧赶路,应该7、8日后便能进入南郡地域。
那是他推测出来的,唯一能有效抵挡住洪水的方向。也是他原本打算在地只决定带百姓们一起逃离西羌后,建议地只可选的路径。
西羌的主山虽然多,但没有一座主山的山势走向能成为屏障,将洪水引流入海的。
但南郡与西羌接壤处有条绵延千里的山脉,天虞山山脉。这条山脉刚好能挡住洪水,并将水势改道,最终引入南海里。
所以,在鹿荣看来,这场大洪水会从西海和北海的交接处起源,随后覆盖整个西羌,最终经天虞山山脉的化解,流入西海与南海之中。
地只完全可以先搬离西羌,等洪水退去后再返回。如此,至少有半数兽人能活。可她却没有这么选择。
这也让鹿荣的那个还来不及提出的建议自此石沉大海。
对地只来说,在雌皇之战中后期选择离都,是比多死几个兽人,风险更大的方案。
无论是去北疆还是中原,她都不放心,生怕途中会着了谁的道、落入谁的圈套。
而且,一旦她决定带着兽人们离开西羌,那么大洪水将至的消息就藏不住了,如此,她就没法给西羌的被唤醒者设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