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14 18:21:45
时间消耗,学习大于锻炼大于娱乐大于休息。
记得贝爷的一期节目里,曾带着一个乳臭未干的小青年,这个小青年生性比较软弱,就是有李敖嘴中的【软骨病】,比较脆弱,不够坚定,两人一起准备过一条河,这个时候已经是冬天了,气温寒冷,河水湍急,他们两个一起做了一条简易木筏,不过木筏太过简陋,在河水里面就散开了,他们两个只能够脱光衣服游过去,小青年一开始还非常犹豫,不过也没有别的办法,身陷死境会激发别人的斗志,绝地求生,韩信和苏格拉底点赞,这也就侧面证明了,温水煮青蛙的恐怖之处,对于现在的生活,虽然说我没有浪费太多时间,而且勉强也算真正的重生了,但是骨子里面还是有一种跟积极主动相矛盾的软弱,心里不愿意去尝试,表面上看好像是所谓的“虚荣心”成了束缚手脚的枷锁,但深层次来说还是不敢去接触陌生的,充满挑战的世界,没有践行做一个霸道优雅的行者,知行合一啊!自己制定的规则法律若是不施行,就如同一张废纸,知道那些被奉为崇高灯塔的道理却不去执行,那么一生都将是在底层的、潮湿的、腐臭的土壤里打滚,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使命,无我一心的游过“无论如何”“别无选择”的冰冻河流,这个游的过程就是【胜利】二字的诠释。
回到正题,那个小青年被逼的没有办法,因为只有眼前这一条路可以走,一番思想斗争过后,还是脱光了衣服,在寒冷的风中一跃而入冰冷的激流,和贝爷一起游了过去,完成了一件很难完成的壮举(这里面就有一个际遇的关系,人还是要多出来动起来,接触不同的可能性,不同的人,要是没有遇到贝爷,他可能此生都没有这次渡河的经验,更不会有这份心得回忆),这是他人生的一小步,却是未来的一大步,小事情成就大事情,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勇敢的去尝试,多一点勇气,多理解畏惧、害怕丢面子的弱势文化的心理,朝着目标一步一步的前进,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在《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这本书的指引下,我已经制定了较为规范的周计划表,并且已经在严格的执行,没有任何的私情和借口,(后来因为这个周计划表有些复杂,还是舍弃掉了,转而用上了更适合我的修行规划)上面的以终为始、积极主动、要事第一、统合综效、双赢思维、解彼知己所组成的灯塔,一定要经常朝着这座【灯塔】了望,当生活有点混沌,像无头苍蝇的时候,就拿开这个周计划表,好好对照一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等等弱势文化的特征 一定要一一清除。
我又想起了那天晚上遇到的72岁的老人,他的精神面貌,他的尝试精神,挑战精神,让我们这些年轻人自愧不如,相形见绌。
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蝴蝶效应告诉我们,哪怕是一句话,一个念头都会反射自己,这个世界的确是一面镜子,我们也是自己的大地土壤)对细节的把控,一定要谨小慎微,斤斤计较。
天气有点冷的话就多穿一件外套,一天之计在于晨,还是要睡早一点,动作快一点,日月既往,不可复追,给时间注入生命的精华,计为敬,在这场流星划过世界的旅程中,要尽情的、全力以赴的闪耀出宿命定数中的光芒,无相无作,清醒通透,把自己养成一朵妖艳的花,酿成一杯醇而又醇的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