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回1958 > 第868章 重点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虽然周村外姓人不少,可那些是解放前就落户的,有些都几代人了,感情是不一样的。

“大伯,以后啊,这宗族影响越来越小,好些人都进了城,跟老家联系也不多,小红嫁过去,日子肯定不好过,就算帮帮她了。”

“那就入赘好了,以后生了孩子得姓周。”

周明苦笑不已,这老人家就是固执啊,

“大伯,咱周家正经子孙还不够多吗?干嘛非要人家的娃,回头跟我嫂子说说,再多生一个。”

大伯还没说话呢,那边有人跳脚了,原来刘翠就在大队部,计划生育的风已经吹到了农村,虽然没有厂矿这么严厉,可宣传力度也不小,

“我不生,俺有儿有女的,才不去当那落后分子。”

周明闹了个大红脸,好在大伯不吭声了,虽然思想上没通,可他毕竟隔着房头呢,不是小红的亲大伯,人家亲哥都答应了,就睁一眼闭一眼吧。

明雪听说只给了两百块,觉得有点少,她不知道周明还有前世,那些糟心事,也只有王芳知道。

“妈,两百块不少了,农村娶个媳妇,差不多就这么多,还得是殷实点的家庭,娶了小红,还白得一座小院,这嫁妆够多了。”

明雪有些糊涂,那小院不是早给她了吗?可王芳不容她多想,开始扒拉给香香带点啥行李,

“被褥都是现成的,我们当年发的都是好棉花,晒一晒就行,需要买的就是脸盆啥的,饭盒和碗家里也有,”

学校就在城里,礼拜天就能回来。

“听说学校还给发饭票?真的假的?”

明雪很是好奇,她是从资本主义国家回来的,大学生的学费可不低,有些学生家长还不管,学生自己贷款,等工作了再还。

“国家下了决心培养人才,不光不收学费,饭票菜票都是免费发放,还给一点零用钱,家庭基本不用再负担了。”

张灵在旁边听着,口水都快流下来了,王芳知道她的心思,

“你不用羡慕别人,过几个月就要考试了,如果考上大学,也是这待遇。”

张灵吐了吐舌头,赶紧回房去看书了。

初三这天,香香一家进了城,三婶一见明雪,就想跪下来谢她,吓得王芳一把给薅住了,

“三婶,你可别吓我妈,咱这么多年的交情,两个孩子都是香香抱大的,帮她不应该吗?考上大学也是她自己努力。”

同样是来了城里,刘惠就没她有出息。

三婶也不多说了,赶忙从包里掏东西,里面全是她晒的干菜,大部分是蘑菇,还有豆角茄子啥的,这过年肉吃多了,吃这些正好。

“待会就炖上,这次过来能多住些日子吧?”

“不行,过了年我们的棚子也要忙起来了,这次小明还给了新品种,听说更好吃呢。”

这个菌种是他年前就买好的,想着老品种时间长了,大伙也都吃腻了,种点新鲜的好卖。

“你们听说了吗?这刚过了初一,小红就张罗着嫁了,她也没出村,男人夹着一床破被子,一瘸一拐的就来了,只是模样还周正,不知人咋样?”

周明听的一愣,没想到她动作这么快,难道是怕他反悔吗?只是婆家也没个送亲的?这可是娶媳妇呢,就一床破被?等明天上班,再打电话问问大伯。

三婶没等他们问,又说了起来,

“说起来有人娶就不错了,一般人都挺怕她的,”

是啊,好几条人命呢,还都是至亲,只是一般人没有被逼到那份上,也就理解不了。

周明没有接话,王芳赶忙将话头岔开了,指着院子里的被褥,

“这床褥子还是我当兵时用的,正好拿到学校去。”

这年头,部队用的都是最好的东西。

明雪送了她一口皮箱,可以装点私人东西,这种箱子能上锁,现在的宿舍都是八人间,也没有柜子啥的。

“雪姨,这箱子太贵重了,我买口木头的就行。”

“再贵重也是给人用的,我现在有家了,用不上这么多箱子,也就是偶尔出趟门,有两个就够用了。”

过了年,周明拍板拆了防震棚,住几天新鲜新鲜得了,拆的时候张哥两口子又上了墙头,还激动的阻止呢,唐山的惨烈将人吓坏了,可周明清楚,这种大地震,之后很多年都不会有了。

“没事,咱都是平房,有个啥也能跑出来。”

棚子一拆,院子立马清爽了,孩子也有地方跑着玩了,最高兴的是小黑,疯起来没了遮挡。

“你瞅瞅给它高兴的,小黑一天吃的不少,怎么不长个呢?”

明雪看着它,突然有了发现,小黑的体型从来没变过。

周明心说,人家那是化形,要是能长早长了,可别看它小,战斗力那是杠杠的,来个小偷啥的,肯定能制住。

最近胡同里不太平,好几家都被偷了,派出所的片警都来开了会,让大伙一定要小心。

“街道办让我来问问,大姐身子好利索没,要不要参加咱们小脚巡逻队,最近小偷太猖狂了。”

张婶问着明雪,现在孙女也上全托了,孩子们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白天家里就她一人。

“我就不去了,要是出去的话,孩子们中午回来都吃不上饭,”

主要是她做饭太慢,还经常要返工。

香香他们开学后,各个中学也忙碌起来,因为师资力量不够,都成立了重点班,谁不希望自己学校多出几个大学生,可出乎意料的,张灵落选了。

“不是有摸底考试吗?怎么会没有你?”

重点班的老师都是最有经验的,明雪不解的问道,

“老师说,我年纪小,今年不行还有明年,其他的学生年纪都大了,这次考不好,就永远考不了了。”

他们学校招收了一批复读生,说是复读,其实都是回乡的知青,只不过曾经是他们的学生。

明雪说不出话了,这是啥逻辑?人情味够了,可公平呢?张灵岁数是小,可她也想考上啊。

“你们班老师怎么样?”

张灵低下了头,半晌才抬起来,

“我们班跟二班、三班合并了,都是成绩不太好的,上课爱说小话,老师也不太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