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南明崛起 > 第507章 遗民求援之海外来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07章 遗民求援之海外来使

海外来使

大帅府的喜庆氛围尚未完全散去,朱漆大门外突然来了一位特殊的访客。

木邦使者身着洗得发白的绸缎长袍,头戴翎帽,在门房的指引下,一步一叩首地往正厅走去,口中还不断念叨着:“天朝上国,救救属国木邦吧……”

那使者约莫四十岁年纪,脸上布满风霜,眼角的皱纹里还沾着旅途的尘土。

他跪在正厅中央,双手高高举起一封用黄绸包裹的国书,声音带着哭腔:“启禀大帅,属国木邦遭大难了!吴三桂那贼子吞并了八百大甸,如今又占了我木邦大半领土,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国王派小臣千里迢迢赶来,恳请天朝上国主持公道,出兵讨伐那乱臣贼子!”

说着,他 “咚、咚、咚” 地往地上磕头,额头上很快就起了一个红肿的大包。

“我木邦世代臣服大明,年年进贡,岁岁来朝。如今遭此大难,只有天朝上国能救我们了!” 使者的声音嘶哑,泪水混着脸上的尘土,淌出两道清晰的泪痕。

当侍卫向参谋部汇报有木邦使者来访的时候,满屋子的人都不知道木邦在哪里,只好把使者的书信呈给李奇办公室。

参谋官将国书呈给李奇,李奇拆开一看,上面竟然是秀丽的汉字书写,详细诉说了吴三桂如何以 “借道” 为名,突然出兵攻占木邦城池,如何抢夺粮食、掳掠百姓,字里行间满是绝望与哀求。

自从大明不再发展海上力量之后,海外的属地、属国就日益与大明断绝了来往,后来随着大明国力的日薄西山,更是老死不相往来。

这次也许是李奇带领的绿水书院海军在印度洋打出了名声,又或者是吴三桂这个大汉奸在印度次大陆打出的威势,让大明又重新出现在他们的视野,他们发现,大明还是那个大明,仍然是他们可望不可及的天朝上国,有事还得来相求。

这什么年年进贡,岁岁来朝更是鬼话,不知多少年没个影子。李奇放下国书,看着跪在地上的使者,心中泛起一丝波澜。

木邦,这个位于西南边境的大明故地,史书上都没有记载,独立成为属国也多年未曾听闻。

如今突然派人求援,看来是真的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

李奇坐在太师椅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目光落在使者身上。

他想起胡有财曾说过,这些海外的属地或属国,多年来音讯全无,早已不来朝拜,如今却想起大明这个招牌,定然是遇到了无法克服的困难。

“你说吴三桂吞并了八百大甸,又占领了木邦大部?” 李奇缓缓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威严。

使者连忙回话:“回大帅,正是!那吴三桂在印度次大陆势力越来越大,先是灭了八百大甸,如今又把矛头指向我木邦。他的军队配备了火器,我木邦的士兵根本抵挡不住。国王说,只有天朝上国的大军到了,才能逼退那贼子。”

李奇微微点头,心中已有了盘算。

吴三桂在印度次大陆坐大,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此人野心勃勃,当年叛明降清,在广西打不过李奇后退守云南,清军被李奇击退后,吴三桂带兵逃往西南,自成一极。

如今又在海外扩张,若不加以遏制,迟早会成为大明的祸患。只是,木邦远在千里之外,翻山越岭,大军如何到达?这倒是个棘手的问题。

他让侍卫将使者带去客房休息,好生款待,自己则踱步到地图前,目光在印度次大陆的位置停留了许久。

木邦的位置偏远,交通不便,若是派兵从陆路前往,道路不通,不仅耗费巨大,人员也不服水土,只怕人员走到半途,就折损过半。

可若是坐视不管,吴三桂的势力只会越来越大,到时候再想收拾他,恐怕就难了。

次日一早,李奇在大帅府的议事厅召开会议,王洋、胡有财、赵老头、吴大用、梁家富、张大就、梁铮等一众高级将领和大臣悉数到场。

李奇将木邦求援的事情一说,议事厅内顿时炸开了锅。

张大就第一个站出来,拍着桌子说道:“吴三桂那贼子,竟敢如此嚣张!末将愿率领一支军队,前往印度次大陆,讨伐那贼子,为木邦主持公道!”

张大就早就看吴三桂不顺眼,只是他逃到印度次大陆那么远的地方,鞭长莫及。

王洋也附和道:“张将军说得对。吴三桂在印度次大陆坐大,恐成祸害。如今他还只是吞并了几个小国,若是等他势力壮大,说不定会打回中原的主意。我们不能坐视不理,必须出兵教训教训他。”

然而,胡有财却摇了摇头,忧心忡忡地说:“两位将军说得有理,可翻山越岭,路途遥远,大军如何到达?且不说粮草补给困难,单是那崇山峻岭、恶劣气候,就够军队受的了。到时候别说讨伐吴三桂,恐怕能平安到达木邦就不错了。”赵老头也点头表示赞同:“胡先生说得是。我们现在的主要精力应该放在国内,发展生产,安抚百姓。若是贸然出兵海外,恐怕会劳民伤财,得不偿失。”

梁家富则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依我看,我们可以先派使者去跟吴三桂交涉,让他归还占领的木邦领土。若是他不听劝告,再出兵也不迟。”

“交涉?吴三桂那等野心家,怎么可能听我们的劝告?” 张大就反驳道,“只有大军压境,才能让他乖乖听话。”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争论不休。有的主张出兵,有的反对,有的则提出了折中方案,议事厅内的气氛十分热烈。

李奇静静地听着众人的争论,没有说话。

等大家说得差不多了,他才缓缓开口:“大家的意见都有道理。出兵讨伐吴三桂,确实有必要,可陆路行军困难重重,风险太大。”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继续说道:“但我们也可依托我们在印度洋的港口,先增强港口的兵力。”

“我决定,派海军及海军陆战队出访印度次大陆,相机行事。”

这个决定一出,众人都愣住了。

张大就不解地问道:“大帅,派海军去?海军陆战队虽然精锐,可人数不多,深入内陆作战,那可是太冒险了?”

李奇笑了笑,解释道:“海军本就在这些港口来回巡逻护航,这次顺便运些军械人员到海外,一来可以展示我大明的军威,让吴三桂知道我大明并非好惹的;二来,海军行动灵活,可以随时根据情况做出调整。若是吴三桂识相,停止侵占木邦领土,那自然最好;若是他冥顽不灵,海军陆战队也可以在适当时候,给他点颜色看看。”

胡有财也明白了李奇的用意,点头说道:“大帅英明。派海军出访,既可以避免陆路行军的困难,又能彰显我大明的实力。而且,海军陆战队还可以顺便收集印度次大陆的情况,为我大明日后的海外发展做准备。”

众人纷纷表示赞同。

李奇当即下令,让梁家富安排人员,组建舰队和五千名海军陆战队士兵,张又鸣带队,即刻出发,出访印度次大陆。

临行前,李奇特意召见了张又鸣,叮嘱道:“此次出访,要以大局为重,相机行事。若是能和平解决问题,自然最好;若是万不得已,也不要怕事,一定要让吴三桂知道,我大明的属国,不是他想动就能动的。”

同时又严肃的说道:“木邦既然求援,那我们也不能白救援了,他们自称我们的属国,那就要有属国的样子,想办法控制他们军队的指挥权!”

各港口孤悬海外,兵力不多,能不发生战争最好,否则只靠港口那点兵,可是挡不住大兵团的进攻。

在印度次大陆,李奇只占领了几个港口,并没有深入内陆,与各土邦国都相安无事,就算是吴三桂在南亚势力日益澎胀,也没有与李奇占领的港口发生冲突,双方默契的默认各自的地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