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宋真宗之前,封禅泰山的皇帝都是谁?

一统六国,书同文车同轨的始皇帝嬴政;北击匈奴,开拓西域的汉武帝刘彻;

中兴汉室的光武帝,大魔导师刘秀;大唐盛世的唐高宗李治和唐玄宗李隆基。

还有几位有过想法,最终没有实际举行封禅大典的皇帝。

比如结束数百年乱世,一统南北的隋文帝杨坚,还有七世纪最强碳基生物,一大串头衔的唐太宗李世民。

谁能想到,后来竟然混进来宋真宗这么个货色。

签订澶渊之盟,对辽国上交岁币,对宋朝皇帝来说,竟然不是耻辱,而是功绩。

当时的宋朝大臣,苏辙,文彦博,还包括范仲淹等人,对于澶渊之盟,对于宋真宗都是极为赞赏的。

花小钱,办大事,换来大宋与大辽的长久和平,范仲淹甚至认为宋真宗的功绩不亚于汉文帝。

不知道李世民要是知道,自己的偶像汉文帝被宋朝人碰瓷,棺材板还压不压得住。

但大怂上下就是这么个德行。

只要能换来与夷狄不打仗,交纳岁币就不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之举,而是利国利民的善政。

他们会发自心底的高兴。

其他封禅泰山的皇帝,有荡清寰宇,宾服四夷的功绩。

宋真宗属实是把封禅泰山的价格打下来了,乾隆皇帝都瞧不上他。

以至于后世皇帝再也看不上泰山,没人再去封禅。

“陛下得位正统,功绩卓着,堪称千古一帝的最佳模板。

如今国内百姓安居乐业,四外蛮夷宾服。

封禅泰山,无法给陛下带来任何必要的好处。”

一块金子,自然是惹人喜爱的,但要是以后会变成一块废铁,还有多少人会喜爱它呢?

“泰山也不是非封不可嘛。”

刘彻感觉封禅泰山的名单中混进了脏东西。

以前他就听陆鸣说过一回,但那个时候没有仔细考虑过。

现在一想,还真是倒胃口。

“朕现在都这样了,以后还会有大怂么?”

刘彻很怀疑,诸多历史轨迹都发生了改变,以后还会不会有大怂。

“以陛下的功绩,如果去封禅泰山的话,一定会让封禅泰山的价值空前提高,足以激发后世帝王的向往。

向往的帝王多了,难保不掺杂进来什么奇怪的存在。”

沉默片刻,刘彻做出艰难的抉择。

“封禅泰山,劳民伤财,朕不为也。”

问就是避免劳民伤财,绝不是因为其他缘故。

翌日的朝堂上。

倪宽等官员再次上奏,请刘彻封禅泰山。

陆鸣几人反驳后,得到最终结论。

为避免劳民伤财,刘彻拒绝封禅泰山。

满朝大臣都惊了。

“陛下为天下万民劳心劳力,如今又为了增加百姓消耗拒绝封禅,真是千古未有的仁君。”

真实的,虚假的,各种各样的吹捧如潮水般涌向刘彻。

“都是朕应该做的。”

刘彻美滴很,之后要通过报社报道出去,让天下百姓也知道这件事。

第二天,大汉皇家报社的头版头条就刊登了这件事。

速度之快,前所未有。

新鲜出炉的报纸进入千家万户,涌向刘彻的赞美,比钱塘江大潮都汹涌。

甚至有富商联名,请刘彻去泰山封禅。他们愿意为此捐献大量钱粮。

得到消息后,刘彻只是冷笑。

“这些人的爪子伸得还真长,要是用他们的钱粮去封禅,他们算什么,朕又算什么。

究竟是谁在封禅?”

唯名与器不可假于人,商人们的算盘打错了。

就算他们中有人是真心的,但封禅就不是他们该参与的事情。

刘彻可以主动去找他们要钱,但是他们不该主动开口,更不能主动宣扬出来。

以前打匈奴的时候,他变着法的搜刮钱财,这些商人就没有几个慷慨解囊的。

只有一个卜式捐献一半的身价,堪称天下楷模。

现在四海升平,国富民强,朝廷不缺钱了,这些人出来捐献钱粮,打得是什么主意?

尤其是,其中有些人,他看着就眼熟。

当初怎么也不肯捐钱的是他们,现在主动要捐钱的还是他们。

当初朝廷为了赈灾,还曾借过他们的高利贷呢。

“大农令,今年的商税收了么,朕觉得有的行业可以提高一些税率。”

桑弘羊应承下来,准备调整商税的税率。

他离开未央宫后立即前往富民侯府。

“富民侯,陛下要调整商税,你觉得调整哪些行业的税率更合适。”

刘彻没有明说,桑弘羊也不敢乱猜。

但是他很清楚,陛下这么做必然是有原因的。

联想到有商人要为陛下封禅泰山提供钱粮,他隐隐有些猜测。

但是不确定,刘彻究竟是想增加对他们的税率,还是减少对他们的税率。

按理说要是以前有商人愿意为朝廷远征匈奴捐献钱粮,陛下必然会很高兴。

但是现在,桑弘羊不敢确定。

“我初到长安的那年,听说朝廷为了在山东赈灾,曾经向部分商人借钱。

这些人不会就是现在要给陛下提供钱粮的人吧。

要是果真如此,这些人不是在恶心陛下么。”

桑弘羊悟了。

他就觉得这件事情有蹊跷,原来问题出在这里。

“你要找好理由,总不能说陛下是在惩罚他们吧。

毕竟人家现在是真的要捐钱粮。”

“富民侯放心,调整税率属实正常,我能找到九种正当的理由,九种。”

桑弘羊走了,回去琢磨他的新税率名单。

陆鸣第二天入宫拜见刘彻。

“陛下,我都告诉大农令了,他会想办法解决的。”

刘彻点头,又一次完美配合。

他不好直接开口,那就让陆鸣从中转达。

翌日早朝,新的商税税率就出现在朝堂上。

“大农令,各地税吏队伍建设如何,军中又有一批将士将要退役,又通过考核,可以填补到税吏之中。”

收税是需要手段的,军中将士就是刘彻最有力的手段。

有他们支持,刘彻就不担心收不上税来。

“回禀陛下,按照五年计划,各地税吏队伍至少还缺少一万三千余人,才能满足计划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