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96章,让他安心!

国子监门口,张山峰目瞪口呆的望着孔达带着小宗翰上了马车。

在孔达许诺会亲自送小宗翰回家后,张山峰在木讷的点了点头,他知道眼前的老头是恩公的师叔,小宗翰似乎也不排斥,还摆手跟自己告别,他才放下心。

不过这样,东市的烤饼和西市的糖人,怕是要晚一些才能吃到了,他得先把这个消息跟恩公说一声才行。

张山峰看了眼马车离去的方向,立马也转身走了。

此时,前往皇宫的马车上。

小宗翰毕竟没怎么和孔达接触过,还是有些拘谨的端着小手,板板正正的坐好,娘亲说了,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外头,只要有外人,就得懂礼守法,不能给小叔丢人......

孔达脑中想着今日发生的事,就这么稀松平常的一天,王平带着一个小孩子进明伦堂,就提议改变流传许久的拼音标注之法,还带来了他的底稿。

师弟只是简单一试,没想到竟然闹出这么多东西。

时也,运也啊!

孔达感叹摇头,转头看去,就见小宗翰乖乖的坐在那里,本该是调皮捣蛋的年纪,却规规矩矩的,哪怕是好奇车外的景色,一双大眼睛流转,身子却始终不动。

这让孔达心中有些怜惜和心疼,摸了摸小宗翰的脑袋,温和问道:

“小家伙,既然好奇窗外的风景,为什么不掀开帘子看看,是害怕爷爷吗?”

“没......,宗翰知道爷爷是小叔的师伯,是宗翰的长辈,宗翰不害怕的....”

小宗翰瞪着大大的眼珠子,缓缓说道。

“那为什么不敢看啊?爷爷看你可很想看啊!”

“因为......因为.....娘亲说了 ........”

小宗翰犹豫片刻,低着头开口说道。

“原来如此啊......”

“王家啊王家,到底是底子太薄了!”

孔达神色复杂的长叹一声,这些日子他也发现了,王平这下人简直少的可怜,就连方才,在门口等着这小家伙的,竟然是王平自己身边的侍卫。

而且一家人基本也没在长安出过什么风头,谨小慎微到了这种地步。

以王平的功劳,本不应该的.....

可以他的年纪,却也不能封赏太过.....

此时也要跟陛下谈谈了。

孔达心中盘算着,露出笑容低头捏了捏小家伙的脸蛋,极为慈祥。

“小宗翰啊,既然你知道爷爷是你小叔的师伯,那是不是你的师祖了?”

“既然如此,师祖就不是外人了,在师祖面前不用那么拘束,小小年纪,喜欢干什么就干什么,好不好?”

“孔爷爷,真的吗?”

小宗翰明显有些惊喜,孔达却把脸一板,故作生气道:

“听,爷爷方才说什么来着,叫师祖!”

“师祖!”

“好,好啊!”

孔达摸着小家伙的脑袋,捻须大笑。

若是旁人在这,定会被惊的目瞪口呆,这小孩子竟然只因为几句话,就被孔达收为徒孙,这是何等荣幸。

孔达乃是国子监祭酒,当代孔家家主,被这等身份收为徒孙,不管这小家伙未来如何,至少前途无忧了。

而这,也算是孔达为王平做的一次托底之举了。

很快,两人到了皇宫。

御书房门口,孔达牵着小宗翰的手,笑着让小宗翰在殿外悄悄等待,一会便亲自带他进去。

小宗翰乖乖点头,摆手告别孔达,身旁太监宫女,见孔老大人如此对待这个孩子,也不敢托大,一个个纷纷陪在小宗翰身边,好言相待。

御书房里,宣帝看见孔达赶来,颇为诧异,这个时间《论语新编》进入尾声,以孔达极其负责的性格,本应在国子监才对,竟然会出现在这里。

“孔卿,今日你亲自前来,定是有大事发生,却不知何事?”

安排孔达入座后,宣帝好奇问道。

关于此事,孔达已打好腹稿,闻言便立刻站起身,拱手道:

“陛下.....”

“今日上午,臣等本应与师弟虞老等人编纂《论语新注》,只是那时王平这孩子赶来.......”

孔达一五一十的将事情说完,宣帝神色大变猛的起身,压下心底的狂喜,眼神骇人的确认道:

“什么,你说王平为普及教育,设计了一套步骤,改良造纸术和印刷术只是基础......”

“还有《断句之法》,拼音标注,字典自查自学?”

“此事事关国体,孔卿,你知道你在说什么?”

“老臣确认!”

“王平这孩子虽然惫懒,但做事极有条理,那关于《拼音标注》的底稿,已经是一份完善到不能再完善的方法,而且行法极其简单有效,他已经传给了他的侄儿,若是陛下不信,可以亲自考问。”

“孺子小儿也能掌握的方法,陛下应该明白,他的推行会有多简单!”

孔达对于宣帝的态度,显然早有预料,肯定自己没说错后,又拿宗翰举了例子。

这一套下来,对于宣帝来说,莫过于天降彩票一般惊喜,来回踱步后,便同意将宗翰带进来,他准备亲自考考。

兹事体大,若是那孩子真会,还能教会他,或许他有生之年,便能见到天下人人皆识字的盛况了。

“好!”

正当宣帝准备派太监出去接人的时候,孔达却先人一步,拱手准备往外走。

宣帝一愣,连忙准备拦住,让堂堂一位国子监祭酒当代孔家家主,天下着名大儒,去接一个孺子小儿,若是传出去被人知道,明日一早他怕是就要被御史狂喷。

可孔达却笑着摆了摆手,对着宣帝一拱手,继续笑着道:

“陛下,此子已经被臣收为徒孙了,且臣方才答应他,一会要亲自出去接他的,陛下也不想臣老了老了,失信于一个信任臣的孩子吧!”

“当然不想,不过孔卿为何突然收.....”

宣帝一愣随即摆了摆手,才好奇问道。

这时,孔达却没有回答宣帝的话,反而说起了今日来皇宫时,马车里发生的事,说完,孔达犹豫片刻,望着宣帝,张嘴开口道:

“陛下,王家在王平成为青山县男之前,不过一布衣之家,就算王平成了青山县男,封地也不在大宣,直到现在....”

“王平深的陛下看重,年纪轻轻被封为平山县子,六元及第风头无两,可王家一家人谨小慎微,这可是从未有过。”

“无他,风头无两也不可能是烈火烹油,王家底蕴单薄,若是王平一旦犯错,就有可能导致整个王家的没落,他们不敢赌,王平也不敢赌。”

“所以王平这孩子尽管有才华,却也不想着提早交出来,怕的也可能是被世人太过关注,尽管他最后还是会亲自交出来。”

“他虽年轻,可以他的功劳和才华,不应该这般提心吊胆的。”

“他相信朝廷,相信陛下,陛下也应该信任他!”

“因此,老臣这才收了小宗翰为徒孙.....”

“陛下,臣言尽如此,臣的意思想必陛下也明白!”

“老臣饶舌了!”

孔达恭敬的行了一礼,转身出了殿门。

殿外外清脆的问好声笑声响起。

殿内安静异常,宣帝怔住,愣在原地,眼神空洞,仿若思索着什么,殿内的太监宫女却把头低的极低,恨不得把耳朵闷住,不去听不去看殿内发生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