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九疑赋 > 第433章 灯火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九疑指尖在帘子上蜷了蜷,终是轻轻放下。

车帘隔绝了外间的寒气,也掩去了封正的身影。

马车并未直往东安门大街,而是依着封正事先的安排,穿行数条巷陌,最终在棋盘街西首的一处背巷里停下。

此处离御道不远,既避开了最拥挤的人潮,又占着四通八达的便利。

驾车的是一名内侍,名叫常顺。

常顺跳下车行至封正身边:“爷,按您的吩咐,从此处往北,过江米巷,便可至灯市。”

那一带酒楼茶肆林立,文人士子多聚于金台书院左近几处品茗赋诗,赏灯猜谜,最是风雅。

封正已下了马,将缰绳交给亲兵,行至车前,亲自打帘:“灯市人多,从此处走着去,反倒便利。”

九疑下车便将手炉递给封正:“你暖暖手。”

封正往九疑身前推:“我不冷。”

也不是不冷,关键这是在外面,众目睽睽之下,他捧着个女儿家的手炉,像什么样子。

九疑见他推拒,也不坚持。

举目望去,不远处已是灯火如昼,人声鼎沸。

各色灯彩将夜空映得恍如白昼,整条灯市口大街上,摩肩接踵,喧声震天。

卖各色吃食、玩物的小贩吆喝声,杂耍百戏处的喝彩声与男男女女的笑语声交织在一起,有种热闹到极致的感觉。

与昆山的上元节相较,京城的灯市少了几分江南水乡的婉约,却多了帝都独有的恢弘气象。

清樾和清笳都是从应天府天元县来的,跟着九疑之前是在庄子上做活,何曾见过这般景象,立时便看呆了,二人的手互相攥着,眼睛跟不够用一样,忙不迭地四处张望。

封正左边是九疑右边是四娘,身后是几名丫鬟,再往后便是穿着便衣的亲兵了。

人太多了,他们不像是自己走的,倒像是被这喧腾的人潮推着往前涌。

封正和九疑离的很近,衣衫与衣衫不时相擦,九疑的手臂有种忽冷忽热的感觉。

“可要去前头看看?”封正声音大的似咆哮一般,落在九疑和四娘耳中却是刚好能听清:“听说今年有苏杭来的匠人,扎的荷花灯别具巧思。”

苏杭匠人扎的荷花灯,九疑见怪不怪,倒是四娘生了兴致,轻轻拽着封正的衣袖。

封正护着她们穿过人流,在一处围着不少人的摊子前停下。

那匠人的相貌的确颇有江南之韵,眉目清秀。

手也巧,扎的荷花灯瓣薄如蝉翼,脉络分明,花心还能放置烛台,点燃后整朵荷花通透生光,确比寻常的精致不少。

“喜欢哪个。”封正低头问四娘,目光却掠过九疑平静的侧脸。

她在昆山几载见惯巧物,这般手艺在她眼中,怕也只是寻常。

四娘指了盏粉白的,匠人取下递来,封正付钱时,却多要了盏淡紫色的。

他将粉白的交给四娘,那盏淡紫的则递向九疑:“这颜色衬你。”

九疑自然接过。

她今日穿的藕色大氅,内里衫裙确是淡紫。

恰在此时,前方传来阵阵喝彩。

众人伸着脖子往前看,原来是有文人猜中了金台书院出的灯谜,正获赠一盏官灯。

四娘脚步不自觉地朝那个方向挪了半步,又怯怯地停下。

封正垂眸看她,随后说道:“走吧,我们去瞧瞧。”

九疑正要举步,目光随意扫过前方喧闹处,身形便是一顿。

灯火阑珊处,一道再熟悉不过的身影映入眼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