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雾风影,宛如千匹冰马策马奔腾。
羽翼扑棱,伴随着魔雾形成一片片旋涡。
城门之外的士卒们,冲进雾里的、没冲进雾里的,全被掩盖了个干净。
坐阵的将军们则临危不乱,时刻注意着战机。
高台上一望无际地全是大雾,骤风不止的风息,无处不透露着危险的气息。
雪粒被卷的混乱,玹灵子伸手,竟捕捉不到一粒雪花。
飓风狂乱,将他那头金发吹拂的缭乱。
但一张威容不动的神色,却增添了几分凌乱的美意。
羲和的将首们,如同在天宫朝臣一样,分为十将。
十将全由元帅月君统管,余下还有部分小将。
郎景就在十将之中,被称为秋景将。
他擅守城,千百年来便是他一直替羲和守卫着边境。眼下的骚乱,也是他的手下在出征。
其余九将则都分别都在自己位置上,严阵以待。
城门下的嚎声不断,刀枪碰撞声不止。
但放眼望去,却什么都瞧不见。
战况激烈时,一道逆风而来的风,停驻在了玹灵子身旁。
风缕化形,成了一人。
此人空着发,穿着檀珠阑珊,黑白交加。
“君上。”他弯身行礼,是风君扶摇。
“如何,这下看清了么?”
“回君上,属下已然明了。经过几番推测调查,属下能确定,在朝云身后助棋弄车的人,是‘九黎’国民。”
他递出一本册子,玹灵子顺势接过打开。
迎风直面下,册子险些被风儿扯坏。
扶摇又接着补充:“千年前,九黎国君父与朝云国君主见过面。两国礼尚往来,交好了上千年。如今朝云出兵,九黎也派足了诚意。助战的军队,是由九黎少君主领的。”
玹灵子瞟动字眼,最后停在了那个名字上。
纸叶乱动,但他仍然看清了那个名字。
明怨生。
“哼,原来是熟人。”他轻笑,合上了书册递回。
“熟人?莫非这个九黎少君,便是曾经君主在疏竹的同行人?”
“不错,另外一半的山海社稷图,就在他那儿。”
玹灵子扬眸高望,万年过去了,疏竹的短暂月份他早已模糊不清。
距离割断红线的捆绑,也过去了许久。
如今再见这个名讳,他竟毫无波澜,想来真是红线作祟,扰乱心扉。
想着,他忽而开口:“这次奇袭应当不成气候,吾先回营了。”
君主悻悻转身,没入盔甲的交错中。
风君扶摇作为使臣前往朝云,调查不到什么是意料之中的。
但他们也能看出,朝云有意掩藏一二。
因此,玹灵子故意叫风君停留掩藏,再深入朝云探测了一番。
营帐内,玹灵子继续翻揽起书册。
来到此地后,他就从未闲下来过。
城外的声响不断,他翻着书,倒成了一片违和景象。
直至黄昏时,书册才随同暗淡的战音一同放下。
十将再度齐聚主营,元帅、军师、包括义云都来了。
帐内,秋景将报告着:“禀君主,月君。此次边城骚扰,我族无人伤亡。只是风雪侵害,受伤的的不在少数。”
月君:“嗯,朝云那边似乎带了新的荒术上场。今日我在城门一直守战观战,就连我都被风雪侵蚀到了不少,得找出克制它的法子。”
女将之一,双玉将接话:“城门的将士们都辛苦了,我手下的军医,都会竭尽全力帮扶医治的。攻克的法子,我们也会找出解法。”
玹灵子站在最前处,眼神礼制的放在了依次发言之人的身上。
他不打算插口,且听军师安排。
羲和的军师总计三位,一位将近耄耋之年,身子仍然硬朗。他看着老成,却是最奸滑狡诈的那位。一位是从武将升上的,一身硕肉不输将领们。
剩下一位,则同雪君一样,童年之样,万岁之龄。而今,帐内还站着最后一位军师,义云。
老军师开了口,推动沙盘旗帜:“如今朝云有了动静,我们等待的机会也就来了。众所周知,朝云分天国和地土。天国乃皇室权贵之地,地土则是平民之所。但是二者同处一块地界,上下联通。
我族想取得胜利,就得先灭了地土,再追溯天国境地。今夜,众将们分别带兵,划为三军朝三处分发。我族要全面开战,争取一网打尽。”
沙盘旗帜随他的话语推动,老军师坐阵的分布也明了出来。
堂下无人回话,只是纷纷颔首,以示肯定。又继续追随他的推动,等待安排。
“此战君主亲临,就请您留守大营,助阵守城。其余的,老朽我分了一下。
首先,月君大人带童军师,携领四将分部做冲锋主力军。英光将与文宣将分别携领两军,由东西出发,由我与武军师分同二军,出谋划策。剩下的,则由秋景将带领,负责守卫我族边境。”
旗帜推完后,众人都震地有声的回应了句“是”。
老军士的安排合乎情理,并未有人提出疑议。
分军之后,此后的战机便由诸位将领自行决策。
赵璐看着他们的推演,隐约中看懂了什么。
正当众将领准备收兵出发时,她喊停了几位。
“慢着诸位!战事在即,为表诚意,我也不同大家卖关子了。此战怕是要纠缠千百年,这本《三十六计》,为表诚意,我已提笔完成。就请三位军师收下,相信它会派上用场。”
话音方落,那位黑袍姑娘便掏出了三本同名之册,依次递给了三名军师。
“虽然我并未打过仗,也不明战机的演变。但这些锦囊妙计,在久远的国土上曾发挥过用处。烦请三位军师,回去好生钻研,通读一二。若有不解,随意飞鸽传书,我自会答疑解惑。”
军师们听的云里雾里,但都翻阅了几眼书册。
《三十六计》的确是不错的瑰宝。
老军师粗略地翻了几下,便被其中几个计谋的名讳,吸引了兴趣。
不过整兵在即,他暂且合上了书册。
“公主所赠,我等回去自会苦心钻研。时刻也不早了,诸位尽早整兵出发吧。”
人们浩浩荡荡的来,又浩浩荡荡的走了。
不出几时,帐内就空下了不少。
将军们会依次出发,作为主力军的自然免不了敌国的瞩目。届时,敌国自会知晓羲和的行径。
不久,这处本营也要后退回真正的边境之城。
夜月高升营帐内的火光不断闪烁,却一盏未灭。
篝火舞动,月落无迹时,玹灵子送走了一队又一队的军营。
每逢打仗,就便必会死去不少同胞。因此,他认真的瞧了每一位战士的容貌,即便他无法全部记住。
隐约间,黎明将至时,主营也空荡了不少。
风雪消停,晨光微起时,难眠一夜的义云起身了。
她裹着厚厚的袄衣,呼吸时产生了不少白雾。
“行军打仗真不容易,马匹盔甲的声音,扰的我一夜未眠。”
她来到玹灵子身侧。
玹灵子回眸,眼底下隐约有了乌色,怕是困倦。
“殿下金尊玉贵,可要花些时间适应了。”
“多谢君上关心,我不随前军而是守境的话,想必日后不会这么吵了。”
话落,该回话的人没有回音,而是瞧起远处依稀走来的几人。
郎景身披盔甲,领着两位陌客前来。
他们一男一女,一位身披盔甲,一人身着素裳。
“见过君上。”陌客们行了礼。
玹灵子疑惑,问道:“两位不随月君赶赴前线么?”
陌客女子抬首,盈盈笑着:“月君大人命我等留下,负责守护君上安危。请君上放心,前线少了我们,月君也依然能战无不胜。”
陌客男子点了点头,同样的付诸一笑。
几人的交谈中,唯有义云不解为何,她并不认识这二人。
但瞧着二人,却有种格外般配的感觉。金童玉女,天定良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