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嘿~!”

“葡萄干泡奶茶,有创意!”

苏尘只咪了一小口,还没吃到奶茶里面的葡萄干,就已经识出奶茶内含乾坤。

房玄龄目光投向开口说话的苏尘,在伊吾城集市,他们看到了贩卖葡萄干的高昌商人。

一斗高昌葡萄干一两金,或者两张上等貂裘又或者五头羊,以物易物。

普通牧民肯定消费不起,价格昂贵的葡萄。

古往今来,好的东西只会出现上层富人府中。

若是汉商看中高昌的葡萄干,仅需一匹绢便可以物易物。

一两金在长安可兑换十贯铜钱,一匹绢长四丈宽一尺八寸值钱六百文。

然而,以往一头羊在京畿之地售价高达三贯以上,物价各不相同。

伊吾城的集市有个特点,不管哪国商人来此贩货,刺史府税吏根据货量先征两成实物税。

例如高昌某商人至伊吾城贩卖一百斤葡萄干,进入集市先交纳二十斤葡萄干做税。

之后不论商人卖出多少葡萄干,卖多少钱一斤,所交实物税为一锤子买卖概不退还。

西域各国城池皆是如此。

房玄龄以为苏尘会由葡萄干一事,引出逛集市的想法,期待之后便是失望。

苏尘摆动嘴唇,慢悠悠沿着玻璃杯边缘喝着奶茶。

“还真甜!”苏尘咬到了有些泡涨的葡萄干,看向李恪频频使眼色:

“老三!”

李恪见状,赶紧侧过身体不再与苏尘对视。

鬼知道他使眼色,是要表达什么。

“唉~这就是差距啊!”苏尘轻声叹息放下奶茶,看向李承乾和李恪直摇头。

想起李世民每每展露一个细微表情,房玄龄他们都能准确无误摸清皇帝心中所想。

并做出相应举动和反应。

苏尘认为,李恪、李承乾这帮人明显差了点察颜观色的火候。

“阿丽娅,伊吾可有种植葡萄?”长乐公主抿嘴轻笑,看向阿丽娅问道。

别人不清楚苏尘意欲何为,长乐公主却一清二楚。

人与人一旦朝夕相处久了,不论是在习性、外貌、心灵上皆会有所同化。

阿丽娅正在偷瞄一脸郁闷的李恪,听到长乐公主突然发问,好像是在做坏事被人撞见一般。

被吓得手一抖,奶茶差点荡出来。

“有的!”阿丽娅很快从李恪身上收回目光,看向长乐公主和苏尘答道,“不过葡萄从高昌移植伊吾数年,长势欠佳收成近无,果品更不如高昌葡萄甘甜!”

“高昌西邻焉耆亦是如此!”

苏尘仔细听着阿丽娅回答,心中猜想肯定是高昌没有传授其他国家如何种植葡萄。

否则距离高昌国七百里左右的伊吾,种植同样品种的葡萄为何收成欠佳还不甜。

焉耆距离高昌更近,只有五百里地。

苏尘问道:“高昌葡萄干卖到伊吾,多少钱一斤?”

阿丽娅思索几秒,向苏尘竖起一根手指。

苏尘一怔,脱口而出,“一块钱一斤,这么便宜?”

房玄龄微笑着摇了摇头,悠哉捋须。

苏尘此刻关心起各国的物价,想必很快会想到货币一事。

“一斗葡萄干售价一两黄金,一斗约十几上下!”阿丽娅再次竖起一根手指,面容有是严肃的纠正,黄金二字咬得极重。

“我擦~!一两黄金等于一万块,一斤一千块钱,葡萄干这么贵!?”这下苏尘不会觉得葡萄干便宜了。

阿丽娅想了想,又说了一句:“五头羊或者一匹绢布,也可换得一斗葡萄干!”

在阿丽娅眼中,不论锦、麻、绵、绢织品都可以称为布。

苏尘闻言转头看向长乐公主,问道:“一匹绢布在长安能卖多少钱?”

长乐公主仔细思考片刻,不是很确定的语气小声说道:“根据布匹成色、蚕丝质地不同,售价六百至八百文!”

苏尘不太相信她提供物价,目光看向房玄龄求证。

房玄龄向长乐公主拱手一礼,给了苏尘肯定答复,“公主殿下言之无误!”

长乐公主见此,抬起高傲的下巴看向苏尘。

茶室顿时安静下来。

苏尘没有搭理长乐公主,与李承乾相互对视不知在想些什么。

以布匹计算高昌葡萄干的价格,约合六十块钱一斤。

西域有麻有棉却不擅纺织,因此汉人的丝绸织品在各国皆属于奢侈品很畅销。

婢女送来众人的早餐,每人一碗酸辣粉两张葱油饼。

其中有一只碗特别大。

几近无声中,几人用完早餐。

期间,李承乾想到了大唐金币,进而有了开办银行分行的想法。

苏尘想着却是,如何将西域各国物价平衡。

若不解决物价,便会导致很多不良连锁反应。

比如:原本高昌国民众辛苦产出的,价值一两黄金一斗的葡萄干,归队大唐后只能卖出以往三层的价格。

苏尘看向阿丽娅再次发问,“我再问一下,西域的粟、麦是什么价格?”

西域诸国历来属于半农半牧国家,只有东突厥和薛延陀才是完全的游牧部落政权,真正意义上的不善耕织。

阿丽娅眼神一亮,她知道的民生基础物价并不多,恰巧高昌葡萄干和粟麦市价都知道。

“两头羊换一石粟,四头羊一石小麦!!”

西域各地的粟米、小麦产量与关中相差无几且种植面积有限。

自汉代起,西域各国的度量皆以历代汉王朝为参照,十斗为一石。

汉朝一斤虽然也是十六两,实际重量却不足当下大唐通行一斤的一半,西域诸国的斤两变迁,随着汉人王朝更迭而变。

汉朝十六两约250克,唐朝596克,后世学者以600克论。

故,唐朝一石为后世的一百二十斤。

苏尘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笑容,若以其他商品为参照,或许无法合理平衡已归附大唐的西域五国物价。

民以食为天,粮食却可以。

在长安,粟米和小麦的价格一石只相差二十几文,伊吾却整整相差一倍。

“房伯伯,长安现在粟米的价格多少钱一斤?”苏尘一如既往习惯以斤论价。

“斗粟五钱,麦面稍高约七、八钱!”房玄龄端正了坐姿和神态,捋须思量几许,“不过……此价格乃去岁至今年年初粮食市价。”

房玄龄心中以为江南稻米丰产,加上关中周边高产小麦的普及,粮食市场很快就会迎来价格波动。

李世民为此不止一两次在御书房,与亲近大臣商讨粮贱伤农一事。

仅凭官府各地的常平仓,好像解决不了全国范围粮食价格波动。

目前,此事尚未得到有效稳妥之法。

李世民几次想私下询问苏尘,一直没机会开口。

苏尘笑着摆了摆手,“问题不大,我有办法解决了!”

“解决?解决何事?”房玄龄装傻充愣,一本正经的明知故问。

“呃~我刚刚没说吗?搞物价啊!”

苏尘所谓的搞物价,并非强行使西域商品物价向大唐看齐。

两地民生民情、产出物资的稀缺性也不同,其价格自有当地市场调节。

粮食是个例外,将大唐几种新出高产粮食作物普及,西域的商品物价自然会有所改变。

“妹夫!以我之见,金币发行银行分行,在西域乃当务之急!”

“有道理!”苏尘猛的一拍巴掌,向李承乾竖起大拇指,“那还等个啥,我们出去溜跶一圈!”

李承乾当即起身整理衣袍,“正有此意!”

房玄龄看向李承乾和苏尘,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原本以为只能去到高昌、焉耆甚至龟兹之后,再从旁提醒二人着手解决此事。

不曾想,竟因为奶茶中的葡萄干使二人开窍。

“太子殿下,臣有事先回落脚处,恐无法随殿下左右视察坊市!”

“房相请自便!”李承乾没多想,伸手作请。

房玄龄不打算与苏尘他们同行,抢先一步告辞快步走到偏厅。

“马汉,吾有急报奏于陛下!”

马汉摆好纸笔于案台,伸手作请姿,“房相,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