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处父率领六国联军击败沈国,然后信心大增,于是指挥联军朝着东南江国进军,试图救援江国。
这边楚国早就得知晋国率领联军伐沈,但是成大心并没有去救援沈国,而是调动斗越椒和斗宜申的军队,立即也朝着江国而来。
阳处父来到江国边境,却发现成大心已经严阵以待,摆好战斗阵型,阳处父一看是成大心,脑袋都大了。
这这么打,当着五国将领的面,要是打输了脸面何存,问题是自己几斤几两自己清楚,他根本不是成大心的对手,欺负欺负沈国这样的还行。
就在阳处父犹豫不决时候,斥候来报,楚国两路大军出申地和息地,朝着江国而来。
阳处父一听头皮发麻,于是六国联军驻扎在江国边境,不敢进入江国和楚国军队交战。
成大心一看有是阳处父,心说上次这个老东西使诈,把子上给怨死,这次老子可不会上你的当。
公元前623年春,等到斗越椒和斗宜申大军赶到,成大心立即对江国展开猛攻。
楚军像潮水一般冲向城墙,迅速架起云梯,奋勇攀爬。江国士兵拼死抵抗,箭矢、石块纷纷落下,一时间,喊杀声、惨叫声交织。
成大心看着激烈的战况,眉头紧皱,转头对仲归说:“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传令,集中兵力攻击西门!”
随着命令传达,楚军开始改变战术,集中兵力攻打西门。江国士兵渐渐抵挡不住,局势越来越危急。
江国国君在城楼上看着岌岌可危的防线,心中很是绝望,他虽然派出使者向晋国求援,但是阳处父大军就在远处观望,不敢进来救援。
而此时,楚国的攻势更加猛烈。成大心亲自擂鼓助威,楚军士气大振,终于攻破了江国的城门。
江国国君见阳处父不来救援,绝望至极,眼见大势已去,无奈之下,只好率领群臣,向楚国投降。
就这样,江国被楚国灭亡,其土地和百姓都归入楚国版图。楚穆王成功消除了一个心头大患,楚国的势力也进一步扩张。
而阳处父看到江国被灭,告诉五国将领,敌我军队实力悬殊,我们既然灭了沈国,楚国灭了江国,这算是扯平,咱们也回去吧!
五国将领听闻心中暗自发笑,心说这晋国也就这实力,晋文公死了,剩下的都是些什么玩意,先是被秦国胖揍,现在只能欺负欺负沈国这样的小国,看到楚国还是吓得直哆嗦,特别是这个阳处父,就是一个混子,于是大家一哄而散。
消息传出,诸侯震惊,纷纷对楚国另眼相看。楚穆王在春秋的历史舞台上,留下了属于自己的印记,而他的雄心壮志,才刚刚开始展现……。
阳处父面对楚国军队怯战,眼睁睁的看着江国灭亡,然后率领晋国和五国军队撤兵回国,在诸侯当众造成很坏的影响。
回到国内,遭到了狐射姑,姬郑等人的参奏,赵衰赶紧出来帮助阳处父开脱。
“太傅之所以没有和楚国大战,那是因为江国已经城破,并且楚国集结了楚国全部兵力,申地和息地的军队都已经赶到江国。
他们楚国军队总兵力达到四万多人,而我们六国联军总共两万五千人,并且还是六国联军,人心不齐。
参考城濮之战楚国大败,就是这种情况,所以不能怪罪太傅”。
阳处父赶紧极力推脱,这是为了保存实力,狐射姑不依不饶,最后晋襄公打圆场,阳处父灭沈国有功,但是在江国未战而退,有失国体。
这次功过相抵,既没有功,也不治罪,气得阳处父大怒,于是阳处父和狐射姑,姬郑等人彻底闹翻,赵氏和狐氏也开始对立。
晋国的阳处父这次率军救援江国,可面对楚国大军,竟不战而退。消息传开,天下震惊,晋国与晋襄公的威望一落千丈。
此时,远在西方的秦国,秦穆公得到密报,眼中闪过锐利光芒。
他本就胸怀壮志,怎会放过这绝佳时机?恰逢相国由余进谏,劝他暂且放弃东出中原的计划,集中精力称霸西戎。秦穆公深以为然,当下便与由余日夜促膝长谈。
烛光摇曳,因为由余曾经在西戎做过西戎国相,甚是了解西戎各国。
由余于是详细地将西戎的地理形势、兵力部署以及风土人情一一告知。秦穆公听得入神,不住点头,心中已然有了宏图霸业的雏形。在由余的辅佐下,一份先强后弱、次第征服西戎的军事计划悄然成型。
公元前623年秋,天气凉爽,秦国更是一片肃杀的备战景象。一切准备就绪,秦穆公身披战甲,亲自率领大军出征,任命孟明视为主将,西乞术和白乙丙为前锋,正式出征西戎各部。
秦军军旗烈烈作响,士兵们步伐整齐有力,浩浩荡荡向西戎进发,扬起漫天尘土。
首战,秦军将目标锁定实力较强的绵诸。绵诸人还在帐中安然度日,浑然不知危险将至。
孟明视一声令下,秦军如神兵天降,迅速将绵诸包围得水泄不通。绵诸毫无防备,瞬间乱作一团。在秦军的猛烈攻势下,绵诸城很快被攻破,绵诸王也被生擒。
首战告捷!”秦军阵中欢呼声震天,士气高涨到了极点。秦穆公望着被攻下的城池,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大手一挥:“乘胜追击!”
按照既定计划,秦军马不停蹄,逐个攻打西戎小国。这些小国的军队,在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秦军面前,如同螳臂当车,根本无力抵抗。
秦军一路势如破竹,所到之处,敌军望风而逃。短短三个月时间,十二个西戎小国先后覆灭,秦国开辟国土千余里。
一时间,秦国声威大震,西戎各国纷纷遣使归降。秦穆公就此称霸西戎,成为春秋霸主之一。
消息传到周王室,周襄王又惊又喜。为表祝贺,他派遣召公携带御赐金鼓前往秦国。
召公见到秦穆公,郑重说道:“秦伯,你称霸西戎,扬我国威,此乃不世之功。这金鼓赐予你,望你继续为周王室镇守西方。”
秦穆公恭敬地双手接过金鼓,抬眼望向西方辽阔的疆土,心中满是豪情。
从此,秦国在西戎地区站稳脚跟,成为西方强国,为日后的发展与扩张,奠定了坚实基础。
欢迎阅读下一章,韩厥托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