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处父得到狐毛许诺,于是高高兴兴回去等待,可是半年多过去了,也没有等来好消息,只得再次来找狐毛。
狐毛道:“主公刚刚继位,晋国内部不稳,诸多卿士尚未安排妥当,你回去安心等待,等到有消息我来通知你”。
狐毛之所以搪塞阳处父,是因为他觉得阳处父这个人,功利心太重了,不愿意推举此人。
此后阳处父再来找狐毛,狐毛便推脱不见,阳处父等了三年也无消息,于是阳处父对狐毛恨之入骨。
现在好了,眼看着城濮大战多少人建功立业,一步登天,阳处父竟然没有一官半职,于是阳处父焦急万分。
阳处父此人善于钻营,他一看狐毛这条路走不通,于是就另想办法,现在城濮之战之后,狐氏和先轸都是红人。
狐毛走不通,先轸也不行,这家伙也是个直性子,向来是正直无私,听说他把他本家大哥都宰了,我要是给他送礼行贿,求他为我谋官职,这家伙能当时杀了我。
阳处父思来想去,想到了还有一人,那就是赵衰,赵衰虽然现在不是六卿,也没有正式的官职,但是他同样也是当年跟随晋文公的功臣。
并且晋文公还把女儿伯姬嫁给赵衰,赵衰是晋文公身边的第一谋士,这是人人皆知的事情,如果结交赵衰,他在晋文公面前给自己美言几句,那肯定是事半功倍。
于是阳处父来到赵衰府邸,赵衰这个人才思敏捷,博学多识,足智多谋,宽宏大度。
不管谁来见他,求他,他基本上能帮就帮,他有自己的一套为人处世准则 ,那就是多交朋友,多撒网,所谓东方不亮西方亮,你不一定什么时候有难,说不定你帮过的人会救你一命。
赵衰很是热情招待了阳处父,阳处父打心眼里觉得赵衰这个人不错,于是就央求赵衰,问他能不能替自己谋个官职。
赵衰道:“你没有显赫家世,要想进入仕途,必须有才华才行,你可有什么特别之处。
阳处父便将自己所学,滔滔不绝讲述给赵衰听,赵衰听完之后,告诉阳处父。
好了,我知道了,你先回去等待,我不能保证能够为你谋到官职,但是我可以尽力向国君推荐与你。
阳处父听闻赵衰答复自己,这是没谱啊!哎!估计又没戏了,于是失望告辞。
阳处父走后,赵衰的儿子赵盾出来道:“父亲,我看此人虽然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但是都是些理论上知识,并且此人善于钻营,耍小聪明。
父亲不会真的要举荐他给国君吧!此人不行啊!我听说他去求狐毛,狐毛三年都没敢给他一官半职,可见此人没什么过人之处”。
赵衰道:“哼……你懂个屁,每个人都有用处,就看你会不会用他。
再说了,他求狐毛无果,自然心灰意冷,要是我帮他谋得官职,今后他定然会对我们赵氏死心塌地的效忠”。
赵衰道:“有时候用人不一定非得用好人,好人和坏人都不是绝对的,就像黄河和长江。
黄河水浊,长江水清,但是,黄河水一样养育两岸百姓,长江也有决堤水患时候,懂了吗?”
赵盾赶紧道:“父亲教训的是,孩儿谨记于心”。
赵衰认为到阳处父是属于学术性的人,理论性大于实际操作性,并且喜欢耍小聪明,功利心强。
这样的人并非一无是处 第一:功利性强,容易拉拢他进入自己阵容。
第二:这样的人可以让他幕后参谋,或者做教育机构。
于是赵衰找到晋文公,告诉他,国家要想强大,最重要的就是对于国内百姓和卿士的控制,只有全国百姓一致拥护国君,晋国才能战无不胜。
所以微臣提出来进行全国推广礼法礼教,委派知识渊博的人担任此项任务,使得百姓受到教化,忠君爱国。
晋文公听闻此言,觉得赵衰所言极是,晋国之前内乱,就是从国君到权臣,不守周礼礼法,废长立幼,权臣弑君造成的,很大程度上是晋国礼教的缺失。
于是晋文公让赵衰选拔人才,在全国讲学,推行周礼礼法,赵衰当即推荐了阳处父,并且告诉晋文公。
太子姬欢是未来国之储君,未来的国君,年幼时候主公流亡在外,他也没人教诲与他,让阳处父做太子少傅,负责教育太子礼法典乐,阳处父在治学方面很有才干。
晋文公点头应允,因为赵衰是他的智囊谋士,并且之前多次献策,帮助晋文公处理各种各样的事务,晋文公很是信任赵衰,于是任命阳处父为太子少傅,负责太子学业。
并且任命阳处父为晋国礼教大夫,负责制定在晋国推行的礼教计划。
阳处父从赵衰那里出来,听到赵衰模棱两可的应付他的话,也就没打算有什么希望,便要收拾行装离开晋国,出走他国在做打算。
谁知道第三天,赵衰亲自登门拜访,告诉他,已经为他谋得一个太子少傅的官职。
阳处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自己在狐毛那里苦苦等待三年多,未能谋得一官半职,原本想着赵衰能给自己谋个小吏,自己也就心满意足了。
谁知道赵衰在三天内就半托自己求官之事,并且还是太子少傅,这可是一等高官啊!
虽然太子少傅是个中大夫职务,比不上三公九卿,但是他可是太子老师,如今晋文公六十多岁了,也是将要进坟墓之人。
一旦晋文公去世,太子姬欢继位,自己只需要慢慢等待,什么都不需要做,就能获取九卿太傅一职。
阳处父当即高兴的热泪盈眶,跪地叩头向赵衰表示感谢!赵衰赶紧扶起阳处父道:“阳少傅不必多礼,鄙人有有求于少傅”。
阳处父赶紧道:“请赵大夫直言,属下定然全力以赴”。
赵衰道:“我当年跟随主公流亡翟国,在那里娶妻生子,有长子赵盾,长期跟着翟人,性情暴烈,只知道舞枪弄棒。
还希望阳少傅在教导太子间隙,能够顺便训导赵盾和次子赵同”。
阳处父道:“赵少主勇猛精进,武力超群,老夫定然不负赵大夫所托,定然细心教导”。
从此以后,阳处父和赵衰走到一起,关系亲密,加上赵衰此人向来是与人为善,乐善好施,屡次帮助众多卿士求情解困。
曾经多次救魏犨性命,所以魏犨对赵衰也是感恩戴德,从此魏氏也和赵氏关系密切。
渐渐的赵衰威望渐高,甚至超过了狐毛,狐偃和执政卿先轸,为后来赵氏成为晋国权臣打下坚实基础。
欢迎阅读下一章,相敬如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