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虎宣读完晋文公的报捷书,周襄王赶紧道:“叔父维护王室,尽心尽责,实乃国之柱石”。
晋文公赶紧跪地叩谢,随即晋文公举行了献俘礼,献上掳获的楚国战利品:以及上百乘披甲的战马战车,数千名俘虏以及十几车的兵器辎重,陈列在外面广场上,供周襄王巡视。
周襄王大喜,亲自前来搀扶慰劳晋文公,周襄王道:“自从伯舅齐桓公去世以后,荆楚日益强盛,无端攻打宋国,欺压中原诸侯。
如今仰仗叔父仗义征讨,翦除祸患,保住了周王室的尊严。
自文王、武王以来,王室多依仗晋国的荫庇,历代先王及寡人无不感激!”
晋文公又赶紧重新叩拜稽首,然后悠悠道:“启禀陛下,重耳有幸击败楚国,全是仰仗天子之威,将士之奋勇杀敌,重耳何功之有,不敢窃功!”
周襄王赶紧说些冠冕堂皇之言,勉励晋文公一番,然后周襄王拿出来亲自为晋文公写好的册命《文侯之命》交给册命官太宰文公。
册命官太宰文公接过周襄王的册命书,然后高声宣读。
孤王昭告:叔父义和!
昔文王、武王,圣德昭彰,以慎行德,光辉上达天庭,美誉广布人间。
故而天命所归,降大统于文、武二王。彼时公卿大夫,皆能忠心辅佐,悉心引导,全力侍奉君主,无论大小谋略,无不遵从。
正因如此,我先祖方能稳坐江山社稷,国泰民安。
奈何孤以幼弱之躯承继大统,却遭上天严惩。至今未能广施恩泽于百姓,致使蛮夷屡屡来犯,侵扰我邦国。
如今朝堂之上,治事之臣多无资深耆宿,孤实感力不从心,难以担此重任。
寡人曾长叹高呼:“列祖列宗,诸位父辈诸侯,当为孤分忧啊!”
幸甚至哉,终得叔父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保我社稷安稳,实乃孤之万幸!
叔父义和,您能承继先祖唐叔虞之荣光,勤勉治国,统御百官,会盟诸侯,延续国祚,追慕文王、武王之德业。
值此艰难之际,护寡人之周全,功高至伟,寡人对您的功绩,赞佩有加!
今叔父且归,治理属民,安定邦国。
寡人特赐:
晋侯黑黍酿造的香酒一卣,虎贲军三百名,黑色执政卿衣服两套,天子驾乘大骆一辆,天子戎车一辆,天子红彤弓一张,天子朱漆宝箭百支,黑色良弓十张,黑羽箭千支,骏马四匹。
从今以后,叔父上可射无道昏君,下可杀夷狄蛮族。
望叔父荣归之后,怀柔远邦,善待近邻,关爱百姓,使民生安乐。
切不可荒废政务,贪图享乐。一心治理国家,成就您的不朽功业,彰显您的赫赫大德。
叔父,启程吧!愿我成周与晋国,国运昌隆,永享太平!
晋文公和晋国群臣听闻,无不欢欣雀跃,此乃册命乃是认可晋文公霸主之地位,晋文公终于名正言顺成为成周执政卿,周天子承认的天下霸主。
周襄王还当众宣布,决定次日再为晋文公举行盛大的庆功宴,以表彰晋文公之功。
次日,周襄王设酒席宴请晋文,同时宣布:“任命晋文公为成周执政卿,专事征战讨伐,以消除王室的祸患。”
周襄王又命王子虎宣读册命,正式册封晋文公为天下盟主,立即在践土主持诸侯会盟之事。
第三日,晋文公率领众诸侯先到离宫,前来行觐见周天子之礼,然后前往践土盟会之地。
王子虎代表周襄王作为会盟特使,全程监察会盟过程,晋文公首先登上盟坛,手执牛耳的盘子,宣示自己盟主地位。
其他齐昭公,郑文公,鲁僖公,陈穆公,等诸侯紧跟其后,依次登上高台。
因为会盟之前,卫国大夫元咺已经引见姬叔武,先行拜见过晋文公,表示卫国希望与晋国讲和,拥护晋文公为霸主。
所以晋文公允许姬叔武代替卫国君主之位,参加践土会盟,排在了盟约诸侯的最后一位。
王子虎然后当众宣读誓词:“此次践土之会,凡是参与此次同盟之诸侯,皆需全心全意地辅佐王室,不得相互侵害。
若有人胆敢违背此盟誓,上苍神明定会降下严惩,不仅会诛杀其本人,更会让这灾祸殃及其子孙后代,使其家族香火断绝,从此绝后!”
此时,众多诸侯齐声回应道:“天子之旨意乃是为了天下和睦、邦交修好,我等又岂敢不敬从?
自当恭恭敬敬地遵循命令!”言毕,他们纷纷走上前来,以鲜血立下誓言作为见证。只见那一碗碗鲜红的血液,仿佛象征着众人坚定的决心和不可动摇的信念。
在这一刻,整个场面庄严肃穆,气氛凝重而神圣。
晋文公当众宣布,之前有人勾结荆楚,背离王室,理应诛杀逆贼,灭国毁其宗庙。
但是我王仁慈,年纪同宗同源,姑且饶他一命,既往不咎,希望你们感恩天子之德,引以为戒,不得再犯。
从今以后拥护王室,否则寡人以方伯之命,讨伐之。
大家一听就知道,这是说给卫国,郑国,曹,蔡国,鲁国听得,你们背叛王室,和楚国勾结,权且放过你们。
底下诸侯们赶紧道:“我等今后定然拥护周王室,唯晋侯马首是瞻”。
晋文公很是满意,然后践土会盟完满结束,大家这才安下心来,晋文公然后过来抓住姬叔武的手道。
“叔武,晋国和卫国乃是同宗姬姓,原本都是至亲,但是姬郑无道,不顾宗亲之情,疏远至亲。
如今那姬郑逃亡陈国,不肯悔过,寡人这就带你去面见周天子,废掉姬郑,册立你为卫国国君。
今后卫国要拥护周王室,与晋国一道尊王攘夷,共襄安天下之大计”。
那姬叔武就是个软弱之人,天生懦弱,胸无大志,听到晋文公要立他为君,废掉哥哥卫成公 ,于是赶紧跪地哭诉。
“之前齐桓公的宁母之会,郑国世子郑子华,想要篡夺父位,齐桓公拒绝此事,乃是仁义之举。
今天晋侯刚刚继承桓公的霸业,便要叔武兄弟相残,篡夺兄位吗?
晋侯如果真的要施恩于我,还请晋侯宽宏大度,原谅我哥哥姬郑,恢复他的君位。
从今以后,他定然会改过自新,听从大王的命令,不敢不拥护晋侯!”
元咺也跟着赶紧叩头,挥泪请求晋文公,恢复卫国国土,让卫成公复位。
欢迎阅读下一章,阳处父求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