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共公此时急得抓耳挠腮说:“晋文公既然都灭了卫国,肯定不会容纳曹国,当初我偷看他洗澡,现在想想却有不妥,但是事已至此,如之奈何,咱们投降晋文公就能原谅我吗?”
大夫于朗为人是阿谀奉承,志大才疏之人,,僖负羁很是讨厌此人,两人关系不昧。
就见于朗道:“启禀国君,我听说当初晋文公逃亡路过曹国的时候,僖负羁曾经私下结交晋文公,还赠送饮食玉璧。
现在僖负羁主动请求作曹国使者,前去和晋文公和谈,只怕是要里应外合晋侯,准备开城投降晋国。
国君,这是卖国之计,千万不能听从僖负羁之言 理应先斩负羁,微臣自有退晋之计。”
曹共公道:“僖负羁,当初你背着寡人私交晋文公,作为曹国的卿士,这是对曹国和寡人不忠。
寡人姑且念你乃是曹国世家之臣,饶你一条性命,不过罢免你所有官职,永久不得为仕,罢官归家。”
僖负羁长叹一口气,无奈之下只得谢恩离去,回到家中闭门不出。
曹共公赶紧询问大夫于朗道:“爱卿,你有什么锦囊妙计,可以退晋军?”
于朗回答:“启禀国君,晋国刚刚打败卫国,并且兵不血刃占领五鹿和楚丘,晋文公和晋国军队一定嚣张骄横,不可一世。
到时候我派人写上一封诈降信,然后假装投靠晋文公,约定夜间献出城门。
到时候我们预先埋伏弓箭手和精兵,埋伏在翁城之内,只要把晋文公骗入翁城城中,然后收起吊索玄门,到时候万箭齐发,就算他晋文公有天大的本事,也难逃一死。”
曹共公听闻大喜道:“爱卿此计甚好,就依你之见,立即行动”
于是于朗立即写好降书,派人前去晋国大营求见晋文公,晋文公看罢于朗的降书,心中大喜,心说此次出征甚是顺利,不费一兵一卒就能得到卫国和曹国,加上和齐国联手,打败楚国不是问题。
于是晋文公立即答应了于朗的诈降,告诉使者,今天晚上三更天之后,你们打开城门,到时候我亲自带兵进城。
送走使者之后,中军元帅先轸却心有顾忌,先轸劝说晋文公道:“主公,这我们和曹国还未开战,曹国兵力没有损伤一兵一卒,怎么突然就有人要投降,我们怎么知道于朗是不是诈降?
倘若他们是诈降,城内设有埋伏,到时候主公可就危险了,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主公不能轻易进城。”
晋文公道:“我已经答应了于朗,要是不去就是失信,他们要是真的投降,我不去他们定然认为我不守信誉,咱们就会失去了一个机会”。
先轸道:“我有办法,咱们可以给主公找个替身前去,万一是诈降,可以确保主公安全,有不会失去信义”
晋文公点头同意,于是便在军中挑选一个相貌英武,长着长胡子的人,身材相貌和晋文公相仿之人,让他穿上晋文公的衣服,代替晋文公进城。
为了防止对方怀疑,晋文公的内廷侍卫长寺人披主动请缨,为这个假的国君驾车,争取做的像一点。
天黑之后,晋文公带领部分军队来到城前,晋文公假扮士兵在远处观望,三更天过后,城上竖起一面降旗,陶丘城北门大开,寺人披驾着驷马战车,上面坐着假晋文公,率领着五百多军士,然后缓缓驶入陶丘城。
众人刚进了翁城,朝着内城走去,突然内城城门嘎吱一声被人关闭,外城的吊桥玄门拉起,寺人披大叫不好,中计了。
此时墙内外传来梆子声响,“梆梆梆梆梆……”响个不停。瞬间箭如飞蝗一样朝着车队射来。
寺人披想要调转车头冲出,此时闸门已经关闭。内城冲出无数士兵,朝着车队杀来,可怜寺人披躲过了数次杀身之祸,没能在陶丘化险为夷,寺人披和这五百军士死于陶丘城内!
庆幸的是晋文公听从了先轸劝说,没有贸然进城,否则此时已经死于非命。
等到晋军被全部消灭,于朗领着人前来查看,看到满身是箭的假晋文公,于朗冷笑一声道:“哼哼……不过如此”,也没细看就立即回去禀报曹共公。
于朗见到曹共公,立即眉飞色舞一番吹嘘!曹共公得知晋文公被射死了,也是高兴万分,赶紧让于朗把尸体带来查看。
于朗立即命人拉来那个假的晋文公,曹共公上前观看,体型上差不多,他也分不清是不是晋文公。
突然曹共公道:“对了,重耳是双瞳,你们赶紧扒开他的眼睛看看是不是双瞳。
于是士兵赶紧上去扒开尸体双眼一看,那有双瞳,这才知道是个假的晋文公,于是曹共公失望透顶。
晋文公等人在城外等候,许久不见城内寺人披派人回来,于是带兵上前查看,发现吊桥已经吊起,城门紧闭,里面有厮杀声音。
晋文公知道一定是中了埋伏,寺人披等人已经是凶多吉少,于是怒火冲天,立即下令怒派兵攻打陶丘城。
天不亮晋国军队已经开始攻城,云梯,投石车,攻城车齐上,晋文公势必要拿下陶丘城。
曹共公被吓得脸色苍白,浑身颤抖不止。只见他嘴唇哆哆嗦嗦地说道:“哎呀呀!这可如何是好啊?实在不行……咱们还是赶快打开城门投降吧!
本想着设计能将那晋文公一举击杀,谁曾想非但没能成功,反而激怒了他。如今这局势对我们极为不利啊!”
而此时,大夫于朗正一脸凝重地站立在高高的城墙之上。他紧紧皱着眉头,目光凝视远方,心中却如同翻江倒海一般思绪万千。
于朗暗自思忖道:“此时千万不可投降啊!此次诈降之计可是由我一手策划的,如果此刻就这么轻易地向晋文公投降,待他日后追查起来,定然会发现我就是这整件事情的幕后主谋。
到那个时候,我的这条小命恐怕就难以保全了!”一想到这里,于朗不由得打了个寒颤,一股刺骨的寒意瞬间从脊梁骨处升腾而起,让他不寒而栗。
欢迎阅读下一章,暴尸陶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