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偃和赵衰听到晋文公命令之后,连连点头应承下来,并迅速将文公的指示详细地记录下来,表示会立刻派遣人手着手准备棺椁等丧葬用品。
同时命工匠在介子推死的这个地方,选址动工,建造一座宏伟壮观的庙宇,以及划出一片庄严肃穆的陵墓,以妥善安葬介子推及其母亲。
待晋文公将这一系列事宜安排妥当之后,他缓缓转过头来,目光犀利如鹰隼般向四周扫视而去。
站在一旁的赵衰见状,心中不禁有些惴惴不安,但还是壮起胆子轻声问道:“主公,您在找些什么啊......”话音未落。
只见晋文公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似水,冰冷至极的话语从他口中一字一句地蹦了出来:“魏犨、颠颉,你们两个混账东西,还不给我滚出来......”
此时,早已躲得老远的魏犨和颠颉正满心惶恐、坐立难安呢。猛然间听到晋文公那一声怒喝,惊得两人浑身一颤,不由自主地打了个激灵。
魏犨和颠颉面面相觑,脸上满是惊恐之色,过了好一会儿才如梦初醒一般齐声回应道:“到!”然而,他们的声音却因为极度的恐惧而颤抖不已。
尽管内心充满了畏惧,但魏犨和颠颉也深知此刻已无路可退,只得咬咬牙,硬着头皮一步一步地挪到晋文公面前。
刚一靠近,两人便扑通一声双膝跪地,磕头如捣蒜般哀求道:“主公啊,此次酿成大祸全是我俩之过错,原本是一片好心,谁知道竟然害死了介子推,请主公降罪责罚吧!”不得不说,这二人倒也还算机灵,知晓眼下唯有主动认罪求情方能有一线生机。
晋文公听后,冷哼一声,眼中寒光闪烁,厉声道:“既然你们已知自己犯下重罪,那么就别再磨蹭了,赶快去到介子推灵前,拔出佩剑自行了断,也好为他殉葬去吧!”
魏犨和颠颉当时就张大了嘴巴,跪在当场不知所措,赵衰和狐偃赶紧过来劝说晋文公道。
主公,他们二人原本就是武将,哪懂得如何找人,所以才会好心办坏事,虽然他们有错在身,但是罪不至死。
我看主公看在他们二人跟随主公多年,勤勤恳恳护卫您的安全,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就饶他们这次,今后让他们二人上阵杀敌,将功补过。
晋文公不肯,执意要杀了魏犨和颠颉,狐毛,胥臣,先珍,狐射姑,栾盾等人都跪下求情,晋文公这才愤愤然道。
“要不是看在诸位大人给你们二人求情,寡人今天就杀了你们给介子推陪葬,今后你们二人需要恪守本分,为国效力,将功补过”。
魏犨和颠颉这才松了一口气,赶紧跪地谢恩,再一一谢过诸位替他们求情的大臣,这件事才算没有追究他们两个的责任。
没多久,陵墓修好之后,安葬了介子推,晋文公又到墓前痛哭一场,派人在这里守护介子推陵寝。
到了次年春三月,晋文公如约带着晋国文武群臣,卿大夫们前来绵山祭祀介子推。
当众人来到介子推的墓前,晋文公惊奇的发现,在介子推墓前的那棵烧死的老柳树,居然发出新的柳芽,长得茂密繁盛。
晋文公上前估摸着那棵柳树,眼泪婆娑的道:“介子推,是你吗?这一定是你的魂魄化成,所以才会古木逢春,死木居然发绿芽”,晋文公喜极而泣。
赵衰等人赶紧奉承道:“定然是主公诚心,已经感动了介子推,所以他的魂魄化为柳树,发出新芽。
古木逢春,清明盛世,寓意着我们晋国这棵老树,经历三十多年内乱,最终古木逢春,定然会想这棵柳树那样,枝繁叶茂,主公定然能称霸天下,也算是了却了介子推生前的遗愿”。
大家一听赵衰这马匹拍的山响,谁也不能落在后面 ,于是纷纷祝贺晋文公,老柳树居然死而复生,此乃大吉之兆。
晋文公听闻大喜,于是上前折下一只柳枝,把它编织成了一个花冠,然后戴在头上道。
这是介子推送给我的霸主王冠,寡人立誓,晋国今后定然能够称霸天下,以完成介子推的遗愿。
寡人宣布,每年此时介子推祭祀时候,全国不得动用烟火,要吃寒食,以示祭祀介子推。
家家户户大门口要插上松柏柳树枝,大人小孩一律戴柳树花冠,以表示祭祀敬仰介子推,祈求介子推神灵护佑。
将介子推的祭祀日定为晋国大节,介子推诗词曾言,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所以晋文公将这个节日命名为“清明节”,这就是清明节的来历。
(注:北方的清明节习俗,大门口插上柏树松树柳树枝芽,寓意松柏长青,老树新芽,然后戴柳树枝的花冠,吃寒食,所以也叫“寒食节”)。
回头我们再来说说中原各国如今局势,就在晋文公回国抢夺君位时候,中原列国和南边的荆楚可没闲着,当然还包括周王室在内。
首先搞事的便是楚国,上次泓水之战打败了宋国,令尹成得臣信心大增,他进言楚成王,如今天下局势已定。
齐国齐桓公死后,齐国经过内乱,显然已经不能争霸天下,鲁国,晋国,秦国没有能力和争霸的念头,陈国,蔡国,卫国,曹国就是攒鸡毛凑掸子,只有一个宋襄公时时想要冒头拔尖。
然而,那场惊心动魄的泓水之战,以宋襄公的迂腐战术,导致了宋国的惨痛失败而告终。
此役过后,宋国的精锐部队遭受了重创,损失竟然超过了七成之多!这无疑给宋国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使其国力大幅削弱。
面对如此有利的形势,我方应当果断地乘胜追击,持续对宋国发动攻击,务必将其彻底征服,使之完全屈服于我楚国脚下。
唯有如此,我们方能顺利地挺进进入中原,称霸天下,建立起属于我们楚国的千秋霸业!
楚成王闻听此言,深以为然地点头表示赞同。紧接着,他毫不犹豫地下达命令,再次派遣大批军队向宋国进发。
此时此刻,宋国的局势已然十分危急,因为就在不久前,宋襄公不幸离世,而新即位的宋成公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和挑战。
当宋成公得知楚国居然毫不留情、不依不饶地再度出兵前来攻打宋国时,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恐慌和忧虑。
现在齐国,鲁国,郑国都不敢得罪楚国,其他国家更是对楚国言听计从,于是赶紧召集顾命大臣左师子鱼和大司马公孙固前来商议。
司马子鱼和公孙固两人一致认为,宋国上次泓水之战战败,已经没有军事抵抗能力,楚国攻打宋国,没有人会来帮助宋国,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宋国会有灭国之危。
司马子鱼和公孙固建议宋成公和楚成王议和,彻底归顺楚国,避免战事。
欢迎阅读下一章,邢国被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