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远在都城的晋怀公焦急地等待着来自前方战场的捷报,可日子一天天过去,却始终未见吕省和郤芮传回任何好消息。
他的心如同被烈火焚烧一般,坐立不安,茶饭不思。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焦虑的晋怀公下定决心,派遣自己最为信任的内侍寺人披,火速赶赴前线,监督军队作战,并催促他们尽快取得胜利。
寺人披虽然是个阉宦,但是此人善于钻营,此人从晋献公开始,经历骊姬之乱,晋国国君死了一波又一波,卿大夫死的死,罢黜的罢黜,只有寺人披长久不衰,短暂罢黜之后,从新得到晋怀公的信任。
然而,命运似乎总是喜欢捉弄人。就在寺人披马不停蹄地赶往战场途中时,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传回。
原来,吕省和郤芮所率领的大军竟然已经退守到了郇城,不仅如此,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他们居然还与狐偃以及公子絷达成了和解协议!
这意味着什么?毫无疑问,二人已经公然背叛了晋怀公,转而拥立重耳成为新的国君。
听到这个犹如晴天霹雳般的噩耗,寺人披也傻眼了,顿时吓得面无人色,额头上冷汗涔涔而下。
他心说这帮孙子,变脸比翻书还快,深知此事非同小可,如果不能及时将这个消息报告给晋怀公,后果不堪设想。
于是,寺人披立即调转马头,快马加鞭,如风驰电掣般疾驰而回,一心只想尽快赶回都城,向晋怀公禀报前方变故。
当晋怀公得知这个消息后,整个人都惊呆了。他瞪大双眼,难以置信地望着前来报信的寺人披,吓得半晌都说不出一句话来。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如梦初醒般回过神来,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匆忙之间,他立即下令宣召大夫郤觳、韩简、栾枝、士会等一众朝廷重臣入宫商议应对之策。
可是,让晋怀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些平日里看似忠心耿耿的大臣们,此刻却纷纷找各种借口推脱不来。
有的声称自己身患重病,无法起身;有的则借口事务繁忙,实在抽不开身。其实,他们内心深处一直都是倾向于公子重耳的,对于晋怀公一味重用吕省和郤芮二人早就心怀不满。
如今看到晋怀公自己的宠臣吕甥和郤芮双双叛变,自然知道前方情况不容乐观,重耳回国夺位肯定是板上钉钉的事。
于是他们自然不愿意再为晋怀公出谋划策,而是选择作壁上观,等待局势明朗之后再下手。
晋怀公最后没有等来一个朝臣,他望着空荡荡的大殿,重重地叹了一口气,满脸懊悔之色说道:“哎……都怪寡人当初一时冲动,私自逃回国内啊!
和秦国撕毁合约,抛弃怀嬴,这才导致秦穆公嫉恨在心,以至于今日竟落到这般田地!”他一边说着,一边无奈地摇着头,眼中满是悔恨之意。
就在这时,寺人披赶忙走上前来,抱拳进言道:“启禀主公,您别在这里自哀自怨了。
据微臣所知,如今朝中众多大臣已然私下约定好要一同去迎接重耳新君了。
照此情形来看,主公您已经很危险啊!再继续留在都城恐怕性命不保!如今事不宜迟,我已经准备好了马车,请国君暂且前往高梁之地暂避风头吧!
说不定日后还有机会再从长计议,另行谋划出路,千万不能坐以待毙啊!。”说完,寺人披便一脸焦急地看着晋怀公,等待着他的答复。
晋怀公无奈之下,只好急匆匆收拾东西,坐上马车寺人披快马加鞭逃往高粱。
晋怀公和寺人披急匆匆逃往高梁之地避难,而另一边,公子重耳在众人的簇拥下,带兵来到郇城接收晋国大军。
当重耳道等人缓缓抵达郇城时,城门处早已站满了翘首以盼的晋国卿士士兵。
就在这时,人群中忽然传来一阵骚动。只见吕省和郤芮两人如疾风般快步向前,他们神色紧张而又激动,刚一靠近公子重耳便毫不犹豫地双膝跪地。
二人恭恭敬敬地向着公子重耳叩头谢罪,身子伏地,额头紧贴着冰冷的土地,不敢有丝毫怠慢。
重耳见状,连忙伸出双手,轻轻地将吕省和郤芮扶起身来,并面带微笑,用那温和而又充满亲和力的声音和声细语地宽慰道:“二位大夫快快请起,过往之事皆已过去,不必再耿耿于怀。此次能够顺利归国,全赖各位爱卿的齐心协力、鼎力相助啊!”
话音未落,只听得人群中又是一阵欢呼。晋国军队连声高呼,拥护重耳归国,他们或眼含热泪,或满脸欣喜,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难以言表的激动之情。
一时间,现场气氛热烈非凡。众人围拢在公子重耳身边,七嘴八舌地述说着这些年晋国发生种种内乱,但更多的人则是对重耳继位后 ,以及对晋国未来充满了希望与憧憬。
在这一片嘈杂声中,公子重耳静静地聆听着每一个人的讲述。他时而点头表示赞同,时而紧握对方的手给予安慰和鼓励。
最后,他抬起头来,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张面孔,郑重其事地说道:“承蒙诸君不离不弃,始终追随于我。从今往后,吾定当不负众望,励精图治,带领大家共创一番辉煌伟业!若有二心者,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众人听闻此言,齐声高呼:“誓死效忠公子!”那激昂的呼喊声响彻云霄,久久回荡在郇城上空……
见此情景,吕省和郤芮二人心中自是欢喜异常,于是便小心翼翼地护卫着重耳,将他迎接进了曲沃城中。
一进城,众人带着重耳首先来到曲沃晋武公之宗庙,重耳带领众人举行了一场庄重肃穆的朝拜仪式。
而晋怀公逃离绛城之后,都城群龙无首,于是栾枝,栾盾便联合了郤觳,郤溱为首的一众大臣,开始召集了士会、舟之侨、羊舌职、荀林父、先蔑箕、郑先都等等共计三十余人,一起出城赶赴曲沃城,前来迎接公子重耳回都城绛城继位国君。
此外,郤觳、梁有靡、韩简、家仆徒等人为了防止意外发生,则夺去了绛城守军军权,带领侍卫守候在绛都郊外,翘首以盼,静候着公子重耳一行人的到来。
等到栾枝,栾盾,郤溱,士会(士会,晋国司空士缺之子,隰叔的孙子)
等人见到重耳后,告诉重耳,晋怀公姬圉已经逃走,国不可一日无君,请重耳立即到都城绛城继位,以稳定晋国局势。
赵衰和狐偃赞成这个提议,劝重耳早日继位,这样就能名正言顺安抚晋国百姓,于是重耳等人带着大军前去绛城。
欢迎阅读下一章,晋文公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