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耳等人离开宋国,一路直奔郑国,到了郑国新郑,守城的正是不受郑文公待见的大夫烛之武。
烛之武早就听说过重耳和狐偃,赵衰,胥臣等人大名,于是拜见重耳,让他们暂且等候,自己亲自前去向国君禀报。
所以烛之武这才急匆匆来向郑文公汇报道:“晋国公子重耳求见,这重耳和其手下声名远扬,并且重耳天生异象,此人非同一般,建议国君能够收留厚待他们,日后或许重耳能够夺回晋国君位,那么我们郑国就可以依靠晋国对抗楚国,国君就再也不用受楚国人的气”。
此时郑文公死已死心塌地跟着楚国,谁知道楚国根本不把他当人看,居然霸占了他两个女儿,这让他心中很不是滋味。
郑文公此时心情正在烦闷,和叔詹饮酒解闷,听到烛之武汇报,于是放下酒杯,一翻白眼对着对烛之武道:“啥玩意儿?晋国公子重耳,就是那个曾经背叛父亲出逃他国,列国都不肯接纳他的人。
我曾听闻,他在卫国差点没饿死,真是活该,如此忤逆不孝之人,就和当初的太子华一般,就该老天爷收了他,把他给我赶走 不见……。”
烛之武道:“国君不可,好歹都是姬姓诸侯,我们要是失礼于他,只怕他将来飞黄腾达的那一天,一定会报复国君的”。
郑文公眼睛一瞪,大声呵斥道:“你他妈的一个小小的城门令懂个毛线。
他重耳有啥本事能飞黄腾达,你把他说的万般好,我咋没看出来呢!
他要是个年轻才俊,我也倒不敢小瞧于他,你瞅瞅他多大岁数了,快五十岁的人了,日落西山,暮色苍茫,他能有啥不一般。
流亡在外二十年,弄得自己穷困潦倒,我最看不起这种废物,给我赶走他,别让他进新郑城”。
郑文公劈头盖脸给烛之武骂了一顿,然后告诉烛之武,撵走重耳。
相国叔詹眉头一皱,赶紧阻拦道:“国君不可,我看这晋公子非同寻常之人,别看他流亡外面二十年,这或许是老天爷给他的磨炼,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这样他一旦回国继位,我敢肯定晋国一定是下一个霸主。
因为此人有三助,是天选之人,所以我们千万不能怠慢于他,免得日后给自己惹下麻烦。”
郑文公端起酒杯慢悠悠喝了一口道:“哦!他有三助,说来听听是哪三助?”
叔詹道:“礼法规定,同姓的人如果结婚,他们的后代一定不会枝繁叶茂,傻子一样的人居多。
可是重耳是狐家女所生,狐姓与姬姓先祖都是同一家族,他们生下重耳,重耳天赋异禀,双瞳骈肋,并且在国中当公子时候,就有贤德的名声。
后来听说寺人披曾多次刺杀他,包括后来周游各国都是有惊无险,此乃一助。
从重耳出逃以后,晋国一直不平静,晋惠公接连错误政策使得晋国走向衰落,晋国人对他极为不满,这是上天有意等待治国的贤人出现,这是第二助。
赵衰、狐偃,胥臣,先珍,魏犨,颠颉等人都是当世的英杰,这些人能够放弃国内的高官厚禄和封地,跟着重耳不离不弃二十多年,可见此人非同一般。
重耳得到他们这些贤人辅佐,早晚有一天他们会干出惊天动地的大事,这是第三助。
有这三助,国君不可小视重耳,应该以礼相待。礼敬同姓,体恤困苦,尊重贤才,顺应天命,这四种都是贤名君主应该具备的品德”
郑文公嘿嘿一笑道:“重耳若是青年才俊,我倒是不敢轻慢与他,这一个糟老头子,和我比差不多年纪,还能有什么作为?
他现在就好比是一堆死灰,难道还能复燃不成”。
相国叔詹看到劝不动郑文公,于是脸色一变,冷冷说道:“既然国君不愿意以礼相待,说他好比是一堆死灰,那好吧!既然是死灰,那就别人他有复燃的机会。
干脆我们就撒泡尿呲到上面,省的他日后死灰复燃,再把郑国给烧了。
请国君立即派兵前去,趁着人不知鬼不觉杀了他们,不要留下一个隐患,以免给郑国日后留下后患!”
郑文公此时有几分醉意,听闻叔詹此言,笑着说道:“兄长说笑了吧!你这有点太极端了吧!
既想让我以礼相待重耳,这转脸就要我杀掉他们。我不以礼相待 ,那是我们之间没有什么交情,我以礼相待是看得起他,不以礼相待是本分。
再说了现在郑国和晋国关系还算可以,我不能为了收留重耳得罪晋惠公,所以不能接待重耳。
虽然我和重耳没有交情,但是也没有仇怨,无缘无故我派人给他弄死,我岂不成了残暴不仁的人了?”
于是郑文公传令烛之武,你去把城门关好,什么也别说,别让重耳等人进城就行,他们自然明白什么意思?识趣的话自己就走了。
烛之武无奈摇摇头出来,准备去告诉重耳,让他们另寻他国吧!谁知道叔詹跟了出来,叔詹道。
你去把重耳等人安排到馆驿,我随后就来。
烛之武道:“国君不是说不让迎进城吗?”。
叔詹道:“国君不听劝阻,不好好招待重耳,将来此人一旦得知,定然是郑国的心腹大患。
让国君杀了他,国君又要讲仁义,这和宋襄公有何区别,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我派人替国君去宰了他,省的留下后患”。
叔詹说完立即前去调集军队,准备把重耳等人直接灭口,烛之武心说这郑国要玩,君臣全都不靠谱。
烛之武来到城门口,赶紧向重耳,狐偃等人施礼,告诉他们,你们赶紧跑吧!要不然大祸临头了。
公子重耳疑惑问道:“到底出了什么事情?”。
烛之武无奈之下告诉了重耳,自己向郑文公汇报你们求助,郑文公不愿意接见你们,不让你们进城。
谁能想到叔詹竟然会如此竭力地劝说郑文公,一定要以优厚的待遇来款待你们呢?只可惜啊,咱们这位固执己见的国君根本就听不进去我们这些臣子们的谏言呐!
而那相国叔詹呢,他心里头十分担忧,如果郑国对公子您不敬、不善加招待的话,日后公子一旦得势,必定会寻机报复郑国。
正因如此,他现在正调兵遣将,气势汹汹地朝着这边赶来,想要将您们几位斩草除根,以绝后患呐!你们赶紧跑吧!
当公子重耳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气得暴跳如雷,破口大骂起来:“好哇,你们这群郑国君臣简直太过分啦!
尤其是那个叔詹,更是可恶至极!他非但不肯向我们伸出援手相助,反倒还要置我们于死地。真是岂有此理!叔詹啊叔詹,老子给你记着,早晚有一天给你算账。”
这时,重耳转头看向身旁的舅舅狐偃,焦急地催促道:“老舅,别傻愣着了,赶紧跑吧!要是再磨蹭下去,恐怕连咱们几个的小命都难保喽!”
欢迎阅读下一章,太子圉出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