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小官之女的富贵手札 > 第864章 书局生意惨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京城之内,与郑国公府境况相似的人家不在少数。

那些世代簪缨的高官勋爵府邸,皆收到了赵皇后御赐的《知味小语》。

府中长辈初见是儿童读物,态度便有了分野。有的只当寻常书册随手丢给孩子们把玩,有的却察觉异样,一翻页便觉出其中妙趣,当即召集阖家稚子围坐堂中,逐字逐句细细品读。

奇妙的是,但凡听过书中故事的孩童,竟都像被施了定身法一般。

往日里这些小祖宗们,不是坐没坐相、浑身似有跳蚤般扭来扭去,便是一听“读书”二字就惦着往外跑。

此刻却个个瞪圆了眼睛,小身子坐得笔直,连呼吸都放轻了些。

听到兴头上,还会攥着小拳头抢着说自己的见解,那些浅显易懂的道理混在故事里,竟像生了根似的扎进了心里,连带着几句俏皮话都成了孩子们挂在嘴边的新宠。

这下,各家主母与长辈们都暗自惊叹,难怪皇后娘娘要特意赐下此书。

一时间,京中好些门户的孩子们都被那位“知味居士”的文笔勾了魂。长辈们见孩子们这般兴致勃勃的样子,茶余饭后总在猜测,这能把孩童心思揣摩得如此透彻的高人,究竟是何方神圣?

温家更是京中头一个收到知味书局送来的全套《知味小语》。

从彩绘斑斓的绘画版、图文相映的图画版,到简洁明快的文字版,乃至装帧雅致的精装版,每一种都足足送了数十册。

家中孩子们虽有几个已然年纪大了,却依旧捧着书看得津津有味。

只因这书的作者,是他们的二姐姐,能写出一本书来,这在孩子们眼中,简直是比登天还难的本事!

“二姐姐竟能写书呢!”温以思捧着精装版的书册,指尖轻轻摩挲着封面上烫金的书名,眼睛亮得像落了星子。

温以伊和温以怡也连连点头,小脸上满是与有荣焉的骄傲。

只是祖父早已严令,此事绝不可对外声张,姐妹几个对视一眼,都用力抿着唇点头,心里暗暗打定主意,任谁来问,都只说不知。

忽然,几人像是想到了什么,齐刷刷转头看向角落里正抱着图画版看得入迷的温以萱,小脸上满是警惕。

这位九妹妹,要时时盯着她,绝不能让这小丫头坏了大事。

而此时国子监所在的那条街上,新近开了家知味书局,门面装潢得倒颇为惹眼,乌木招牌上嵌着鎏金大字,檐下挂着两盏绘着墨竹的纱灯,推开雕花木门时,还能听见门环撞出清越的脆响。

只是这书局虽看着体面,来往的客人却稀稀落落。

起初,附近的读书人见有新书局开张,心里都存了几分期待。

毕竟寻常书局开业,总会有优惠、赠墨之类的活动,这些读书人有一半囊中羞涩,谁不盼着能省几个铜板?

可一脚踏进书局,众人便都愣住了。

偌大的店面,书架顶天立地,瞧着满满当当,走近了才发现,竟全是围绕着同一本故事书的各种版本。

有带彩图的、有配简笔插画的、有纯文字的,甚至还有封面烫金的精装本,花花绿绿摆了满架。

“这……”一个穿青布长衫的举子捻着书页,眉头微微蹙起。书里的故事倒确实有趣,字句浅显却带着巧思,只是翻来覆去都是些孩童能懂的道理,连正经的话本都不算。

附近最多的便是国子监的科考学子,他们整日埋首于经史子集、八股文章,要的是能助他们登科的注本、策论,谁会花钱买本哄孩子的闲书?

偶有几个好奇进门的,在书架间转了半圈,见满墙都是这“小玩意儿”,脸上便浮出些复杂的神色。

有的摇摇头,觉得这书局主人怕是不懂行。

有的则暗自嘀咕:“怕又是哪家的纨绔子弟来胡闹,这么大的铺面,只卖一本孩童读物,不是钱多烧得慌是什么?”

议论声里,有人轻轻合上手中的图画版,放回原处时,瞥见柜台后掌柜正低头拨着算盘,神色平静得很,仿佛对这冷清场面毫不在意。

角落里还站着两个年轻男子,瞧着该是店里的伙计。

两人皆是人高马大的身量,只是尽管穿着的是崭新衣物,那模样实在跟“读书人”沾不上边。

那几个读书人看罢,终究只是摇了摇头,带着几分失望的神色转身离去。

今儿已是知味书局开业的第五日。

头两天店里倒还算热闹,往来客人络绎不绝,可待看清满架只这一本《知味小语》,连开业优惠也不过是,买精装版赠简装版这般简单,众人皆是一愣,随即便兴味索然地走了。

往后几日,店里便愈发冷清了。

“这可咋办啊?”一旁的大牛搓着粗糙的手,满脸急色地凑到虎子跟前,声音里带着些发颤,“虎子,要是再没人来买,咱们岂不是给大人添乱了?”

虎子眉头也拧着,却还是梗着脖子道:“瞎说啥!这是周大哥定的主意,你还信不过他?等着就是,往后准能好起来!”

话虽硬气,眼底却藏着几分不易察觉的焦灼,说着便拉着大牛,又去细细擦拭本就一尘不染的书架,像是这样就能把客人盼来似的。

柜台后,那一直拨弄着算盘的账房兼掌柜抬起头,目光扫过空荡荡的店面,忍不住轻轻叹了口气,指尖在光滑的算珠上顿了顿。

他望着满架《知味小语》,眉头几不可察地蹙起:“大奶奶这到底是打的什么主意……”

这话像是说给自己听,又像是对着空气抱怨,“这般铺张开来,却只卖一本孩童书,可不是活生生烧银子么?”

说着,他的视线又挪向角落里正笨拙地擦拭书架的虎子和大牛,见那两个半大的小子手忙脚乱,嘴角撇得更厉害了。

“毛手毛脚的愣头青,什么都不懂就往这书局里塞,”他暗自摇头,笔尖在账本上重重一点,留下个墨团,“唉,真是……”

直到午后,日头斜斜挂在檐角,周小勇才从翰林院的差事上提前赶来,身后还跟着三两个同院的同僚,皆是读书人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