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喉中卡物(骨、核梗阻),饮食时误吞鱼骨、果核,喉间刺痛,吞咽不得,甚者气促难喘。

若患者尚能站立,施救者自后环抱其腰,一手握拳,拳心抵住脐上两指处,另一手紧扣拳背,猛力向上提按,借胸腹之气迫出异物。若为幼儿,可将其倒置膝上,轻拍后背(需托稳头颈部)。

猝然昏仆(溺水、暑厥、气绝),落水救起后气息全无,或烈日下猝然倒地、口鼻无气,触颈侧脉动皆无。

移至通风处,解松衣襟,使患者平卧,以掌根按其两乳之间,用力按压(约两指深),一呼一吸间按五次;按三十次后,擦净口中污物,以口对口呵气两次(需捏紧患者鼻孔),反复行之,待有气息或医者至方止。

中暑昏厥(暑天受热),盛暑之日劳作,突感头晕、恶心、身热无汗,甚者倒地不醒。

速移至树荫或凉屋,解衣散热,取井水(或凉水)浸湿布巾,敷额头、腋下、腿弯处;若患者能饮,调淡盐水(一碗水加半勺盐)徐徐灌之,轻揉其手心、脚心促其清醒。

冬夜睡前勿饮多水,免起夜受寒、夏日贪凉,不可久卧风口,或赤身睡石板易受“风寒”,致关节痛。

茅厕、地窖久不通风,入前先开盖晾半刻,防“浊气熏人”头晕倒地。

夏日午时,烈日当空,需避晒,随身携带淡盐水,渴时慢饮(防中暑),田间劳作若被蛇虫咬伤,先以布扎伤口近心端,再挤毒血,速寻草药敷之。

砍柴、缝纫时若被利器所伤,伤口需先挤血,再用烈酒(或沸水烫过的布)擦拭,防“伤口溃脓”……

温以缇呈上的手稿,字迹清隽却排版素净,字里行间尽是寻常百姓起居间易忽略的细处,零零总总几十种法子,皆是些不起眼却能救命的门道。

正熙帝翻得极快,他虽不通医理,却也看得出字句直白,道理浅显,确是应急时能用的法子,翻完便颔首递给身侧的赵皇后,眸中已带了几分赞许。

赵皇后执着手稿细细看了,半晌才递给一旁的贵妃。

她抬眼看向温以缇时,语气里带了几分审慎:“温尚宫,你这些法子虽好,可你既非医者,妄自编撰医书,纵有实效,世人凭什么信你?”

贵妃刚看完最后一页,眉头微蹙地合上手稿:“温尚宫,这本医书若能流传,确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可你一介女流,又非杏林中人,终究是名不正言不顺。得寻位德高望重的医者联名编撰,才有让人信服的底气。”

“贵妃说得是。”正熙帝接过话头,指节叩了叩案几,“你先前写的那些孩童故事,不过是消遣读物,自可随性。但医书关乎性命,非同小可。要想让它真正惠及百姓,背后必须有可靠的医者撑腰才行。”

三人目光齐齐落在温以缇身上,殿内一时静了静。

温以缇闻言,唇角噙着一抹从容笑意,敛衽一礼道:“陛下与娘娘们所虑极是,臣也正有此意。”

她抬眸时,神色亮得坦荡,“实不相瞒,编撰这本《应急活法》时,臣常去司药司请教,太医院的几位也多有指点。书中大半法子都经他们过目验证,如今若要成书,自当将诸位医者的名讳一同署上,断没有独占功劳的道理。”

正熙帝听她这般说,眸中赞许更浓,缓缓颔首:“难得你有这份胸襟,温尚宫的远见,朕向来信得过。”

他略一沉吟,朗声道,“这书,朕准了。”

温以缇眼中霎时漾起亮色,先前的从容里添了几分真切的雀跃,忙屈膝谢恩:“臣,多谢陛下成全!”

之后,温以缇又陪着正熙帝、赵皇后与贵妃闲话了几句,笑语晏晏间,太医院那边仍没传来决断的消息。

临走时,温以缇无意间对上贵妃的目光,那双眸子里瞧着平静无波,她却莫名读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期盼,像是也想借着由头随她一同离开这沉闷的坤宁宫。

温以缇心中微叹,只可惜自己实在分身乏术,只能装作未见,躬身行了礼,转身带着尤典药往外走。

刚踏出坤宁宫的朱漆大门,尤典药便长长舒了口气,额角沁出的薄汗在廊下微风里泛着光。

她侧身看向温以缇,声音里还带着后怕:“今日真是多亏了温尚宫,不然我这颗心怕是要悬到天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