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百衍成仙 > 第783章 汝阳宫中(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看着手中这枚记载着【凌霄剑诀】的玉简,周未心中颇多感慨。

“如此一来,我便有了名正言顺,成为剑修的理由。”

周未淡笑着将这枚玉简收入千机戒之中。

“按照元奎真人所言。”

“元地之争,是在五年之后。”

“这五年时间,我还可借助于余空山此地,好生修行,准备一番……”

“同时,【身外化身】神通,也可借助此地的灵气,进行修行了。”

“不过在此之前,还应当在季州购置一些所需之物。”

……

……

十日之后。

周未已遮掩着容貌,前往季州境内的另一座城池,汝阳城而去。

天器宗在季州的坊市驻地共有十余处,其中有三处是四阶元地所在。

汝阳城便是在其中一处元地,汝阳山之上所建立的高城。

周未此次前去汝阳城,主要有两个目的。

一是为了打探正魔大战的消息,二则是想购买些能用得上的灵材。

原本的《蝾螈蕴身诀》需要不少的灵材,其中部分灵材周未自己的储物袋中也有所准备。

但另一部分较为稀有的,便需要购买。

“我虽然还未推衍出适宜于人族的《蝾螈蕴身诀》,但所需灵材,与妖族应当是相差不多的。”

“若要塑造一具化身,所需灵材最为稀有难寻的,便是要找到一滴与修士修为对应的百身蝾螈本源精血,以及土、木两系中,各一样适宜的四阶灵材。”

“与我修为对应,便需要至少是三阶上品的百身蝾螈本源。”

周未在百晓阁还特意探听过有关于百身蝾螈的消息。

“百身蝾螈作为生命力强大无比的上古异兽,虽然数量稀少,但是并非无迹可循。”

就在这汝阳城中,便曾经出现过百身蝾螈售卖。

“至于土木两系四阶灵材……”

“土系灵材之中,我倒是已掌握了生机造化土,作为塑造蝾螈化身之用,已是绰绰有余。”

“但木系灵材,暂且还没有眉目。”

“我总不能利用至元花去塑造一具蝾螈化身……那便实在是舍本逐末了。”

四阶灵材虽然珍稀,但北玄国地域宽广,势力众多,想找到不是道韵之物的四阶灵材,也算不上太困难。

灵材一入四阶,便或多或少的,都会蕴含一部分道韵。

但只有其中少数,能够达到拥有五十缕道韵,可以作为道韵之物的标准。

蕴含道韵低于五十缕,其价值便会大打折扣。

不过虽说如此,四阶灵材也并非是灵石可以购买的,耗费元石是在所难免之事。

好在周未如今身上的元石还算是充足,即使耗费部分元石,购置一样木系的四阶灵材,也足够结婴之用。

即使抛开元泉之中已积攒的一百枚元石的元气总量,以及玄龟洞府内那一大堆尚未售卖的生机造化土,也还有三百五十余枚。

其中三百枚,是来自于阿木所给予的一份用于结婴的元石。

另外五十余枚,则是来自于余空老魔以及当年何仙公随同千幻面具所赠的元石。

五十枚元石,无论在什么地方,都能算是一笔巨款了。

……

……

山南水北为阳。

汝阳城得名,便由来于它南侧的一条长河,汝水。

相应的,汝阳城北侧的山,也自然是汝阳山。

汝阳山山脚之下,便是北玄国季州的治所。

此地也常年是整个季州朝廷官员的聚集之地。

大晋十国,皆由朝廷治理,且皆是由大晋朝廷管辖,着重负责整个北玄国黎民安危。

例如是旱灾洪涝,地龙翻身等等灾害,便会由季州朝廷的修士出面救援。

不过北玄国毕竟是方家与天器宗,因而此地的朝廷修士也算不上实力强大,最强者也不过只结丹期。

若有朝廷修士应对不了的麻烦,便需要求助于位于汝阳山山巅之处的汝阳宫。

汝阳宫是天器宗直接管辖,此地常年驻扎着一位天器宗真君。

这位真君一方面是驻守元地,收集元石,另一方面则是防备着朝廷、方家等势力。

有着这位真君在,整个汝阳宫已是固若金汤。

即使整个季州发生什么大动荡,也影响不了汝阳城内的安定。

……

汝阳宫既是真君的居所道场,也是一处大型坊市。

天器宗作为以“器道”大流派为传宗之法的势力,在这座汝阳宫内,所出售的物事,也多以各类器道流派的灵材、功法为主。

汝阳宫内绝大多数店铺,都是由天器宗直接经营管理。

汝阳宫并不限制修士往来,在此地的修士大多持剑负刀,显然都是器道流派的修士。

城中各类店铺楼阁,也算是琳琅满目。

除长剑的符箓、阵法、丹药等,还多出了一座极为特殊的“悟道阁”。

周未对于这座晋南没有的阁殿还颇感新奇,走入一问,方才知悉“悟道阁”也是由天器宗所主持修筑。

阁内共有百余座由三阶下品对应至三阶上品的洞府。

这些洞府相较于其余洞府,最显着的不同之处,便在于其可以促进修士“悟道”。

汝阳城中的悟道阁洞府,是以刀剑两道为主,同时还有少量其余百器的悟道阁洞府。

修行对应器道流派的修士,若能长期在悟道阁洞府中修行,感悟出道韵从而跨入半步元婴境的机会,也会稍大一些。

另外,这“悟道阁”洞府的价格,比之寻常洞府的价格,要贵了十倍不止。

周未也不由感叹:果真是但凡与道韵沾边的物事,价格便会居高不下。

……

……

“所谓悟道阁,大抵是将大能修士蕴藏大量道韵的剑意、刀意等,以阵法的形式,‘存储’下来。”

“而后人便可借助于其中的道韵进行感悟。”

“其形式,便有些类似于……天乙秘境之中的观剑涯。”

“只是昔年,天乙真君是利用了一个小世界,来封存自身道韵。”

“而这悟道阁则是依托于某种大阵。”

周未如今已掌握剑道道韵,反而回顾,自然便可清晰判断这所谓“悟道阁”的原理。

他当年能走上剑道,也与这观剑涯脱不开关系。

他至今仍然记得“观剑涯”悟道之事,他在那凛冽剑气之中,悟出【合剑如一】境,斩杀王江,才有了后来的一切。

“这悟道阁洞府,虽然并不一定有观剑涯的那等效果,但应当也有其三四成的效用。”

“若能长久在此地修行,的确对于剑道境界的提升帮助很大。”

周未默默想道。

又看了几眼悟道阁之后,周未才将头上的斗笠放下,走入另一处漆黑外饰的阁殿。

……

这座阁殿,正是百晓阁。

汝阳城中,同样有着“百晓阁”存在。

周未走入百晓阁之后,过了两个时辰便从其中离去。

“百晓真君却有几分独到之处,能将百晓阁建立在大晋各地。”

周未心中啧啧称奇:“且每座百晓阁之中,都仍然是由留存百晓真君一丝分魂的傀儡,来告知消息……”

“百晓真君……大概是掌握了一尊与此有关的天元至宝。”

……

百晓阁在大晋广阔的天地之中,分布便没有如同在晋南一般普遍了。

“大晋的情报势力不在少数,百晓阁只是其中一个较弱的势力。”

“其他的势力还有由大晋朝廷掌控的‘通天卫’,北玄方家掌控的‘天眼’,魔道六宗合并掌控的‘魔闻宫’,妖族的‘妖灵楼’……”

百晓真君的实力毕竟未达元婴后期,因而也难以在整个大晋拥有太高的地位,相应的,百晓阁也不可能在大晋发展得遍地开花。

周未摇了摇头,将这些杂念放下,又想道:“百晓阁的消息与我在妖灵楼中得到的消息有了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