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石初中的学习生活,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瑰丽画卷,向张亮展现着元初界力量体系更深层次的奥秘。然而,与实验班大部分同学那种“镀金”心态不同,张亮如同一块永不满足的海绵,疯狂地汲取着一切知识。
《弦律几何进阶》让他理解了规则线条在更高维度交织的复杂美感;《能量场干涉与共振》揭示了两股乃至多股力量如何相互影响、放大或抵消的精妙平衡;《微观粒子操控基础》则将他带入了构成物质世界最基本单元的领域,虽然只是皮毛,却已让他心神摇曳;而那门《引力常数局部微调原理》,更是直接触碰到了守门人老者提到的“时空编织者”能力的门槛!虽然只是最基础的理论,阐述如何感知和极其微小幅度地影响局部区域的引力参数,但其背后代表的,是对世界底层物理常数的干涉权柄,让张亮心潮澎湃。
他如饥似渴地学习着,课堂上全神贯注,课后则将所有时间都泡在了学校的图书馆。磐石初中的图书馆远非崇山小学可比,是一座独立的五层石楼,藏书浩如烟海,不仅囊括了初中各科全部典籍,甚至还有不少涉及高中乃至大学理论的残卷、孤本以及历代学者的研究笔记。
实验班的其他同学,如李昊之流,下课后大多呼朋引伴,或交流家世背景,或讨论区内哪个家族又获得了新的资源点,对于他们而言,进入实验班本身已是荣耀,毕业后凭借家族运作,在陶寺区谋个“资源调配副使”、“城镇结界维护官”之类的实权职位轻而易举,无需再拼命钻研那些艰深晦涩的理论。学习,对他们来说,更像是一种必要的程序和身份的装饰。
唯有张亮,以及另外两三个同样出身普通却天赋毅力俱佳的学生,依旧保持着对知识最纯粹的渴望,在知识的海洋中艰难而坚定地前行。
张亮尤其痴迷。他常常在图书馆一待就是一整天,直到闭馆的钟声响起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他不再满足于理解和记忆教材上的结论,而是开始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推演、去质疑。
在研读《能量场干涉与共振》中关于“多频能量叠加产生稳定节点”的经典模型时,他通过自己强大的精神力感知和来自地球的波动理论储备,发现教材上描述的稳定节点形成条件,在某些极端微小的参数区间内,似乎存在一种未被记载的、极其短暂的“混沌脉动”现象。这种现象转瞬即逝,对宏观能量场影响微乎其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从未被教材编纂者重视。
但张亮却敏锐地感觉到,这或许并非偶然的误差,而是揭示了能量叠加过程中某种更深层次、未被完全理解的规律。他尝试着在实验课上,利用更精密的仪器(实验班有权限使用一些高级设备)去捕捉和验证这种“混沌脉动”,并开始查阅图书馆里所有关于能量场混沌理论、非线性振动的边缘学科资料。
又一次,在学习《引力常数局部微调原理》的基础公式时,他发现教材在推导“微调引力对光线偏折影响”的简化模型时,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忽略了一个与空间曲率高阶项相关的微小修正因子。这个忽略在初中阶段的应用中完全合理,但张亮却本能地觉得,如果把这个修正因子考虑进去,或许能解释某种他在观察星光穿过实验室特定引力场时,发现的极其细微的、与理论预言不符的频谱偏移。
这些问题,都极其冷僻、细微,甚至有些钻牛角尖。大部分教员和同学都觉得这是无谓的纠结,考试不考,应用无关。连最初赏识他的周毅老师,在听了他几次提问后,也只能无奈地表示这些问题超出了初衷范畴,建议他不要好高骛远,先打好基础。
但张亮却乐在其中。他仿佛一个在沙滩上捡拾贝壳的孩子,别人只看到贝壳的美丽,他却对贝壳上那细微的、独特的纹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试图从中解读出大海深处不为人知的秘密。
这一日,黄昏时分,图书馆三楼一个靠窗的、堆满了落满灰尘的古老卷宗和手札的角落里。张亮正对着一本泛黄的、名为《上古弦律残篇考据》的孤本皱眉苦思。书中记载了一种早已失传的、用于“安抚地脉躁动”的奇特弦印结构,其能量流转方式与现行体系大相径庭,很多地方看似违背能量守恒。
他一边用手指在空气中无意识地比划着那复杂的轨迹,一边喃喃自语:“……不对,如果按照第三节点逆时针旋转百分之五度,再叠加一个高频震颤……能量似乎无法闭环……但古籍上明明记载有效……是记载错误?还是我们现在的能量模型本身就不完整,无法解释这种古老的应用?或者说,这种弦印调动的,并非我们常规认知的能量,而是某种更深层次的……规则本身?”
他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完全没注意到,一个穿着洗得发白的灰色旧袍、须发皆白、面容清癯的老者,不知何时已悄无声息地站在了他身后的书架旁,正静静地听着他的自言自语。
老者的目光起初带着一丝图书馆管理员看到好学学生的欣慰,但当他听清张亮那不成句的、跳跃性的低语时,浑浊的眼睛里渐渐亮起了惊讶的光芒。尤其是当张亮提到“规则本身”、“现行模型不完整”这些字眼时,老者的身体几不可察地震动了一下!
“小家伙,”一个温和而略带沙哑的声音在张亮身后响起,打断了他的沉思,“你刚才说的……能量模型不完整,指的是什么?”
张亮吓了一跳,猛地回头,看到一位从未见过的、气质儒雅中带着几分超然物外的老者。他连忙起身行礼:“老先生,我是初一实验班的张亮,刚才胡思乱想,打扰您清静了。”
老者摆了摆手,目光灼灼地看着他,指着那本《上古弦律残篇考据》:“你对这本书里的‘地脉安魂印’感兴趣?觉得它无法用现在的理论解释?”
张亮见老者似乎懂行,便将自己刚才的疑惑和盘托出,包括他对那能量无法闭环的推算,以及大胆的猜测。
老者听着,眼中的惊讶越来越浓,到最后,已变成了毫不掩饰的赞赏和……一丝遇到知音般的激动!
“妙!妙啊!”老者抚掌轻叹,“多少年了,老夫还是第一次听到一个初一的学生,能提出如此切中要害的问题!你看到的不是表象,而是本质!现行基于‘标准弦论’的能量模型,在解释许多上古弦律和某些极端现象时,确实存在局限性!因为它建立在对世界规则‘平滑’、‘连续’的假设之上,却忽略了规则底层可能存在的……‘量子涨落’与‘维度褶皱’!”
“量子涨落?维度褶皱?”张亮听到这两个与他前世物理概念隐隐对应的词汇,心中巨震!这还是他第一次在这个世界,听到有人用如此接近本质的词汇来描述规则!
“走!此地不是说话之处,随老夫来!”老者显得十分兴奋,不由分说,拉着张亮就向图书馆深处走去。
他们穿过一排排高大的书架,来到图书馆最里面一扇不起眼的木门前。老者推开木门,里面是一间不大的办公室,陈设简单,却堆满了书籍和稿纸,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和旧纸的味道。最引人注目的是墙上挂着一幅巨大的、描绘着无数复杂弦律轨迹和奇异符号的星图,那星图仿佛在缓缓流动,看久了让人头晕目眩。
“坐。”老者给张亮倒了杯清茶,目光炯炯地看着他,“老夫姓墨,单名一个渊字。曾是‘星河大学’的一名教授,如今嘛,是这磐石初中的图书管理员。”
星河大学!张亮心中再次震动!那是元初界最顶尖的学府之一,传说中培养“时空编织者”和“法则管理者”的摇篮!这位墨老,竟然是星河大学的教授?!他为何会隐居在此,当一个区区初中图书馆的管理员?
墨渊似乎看出了张亮的疑惑,自嘲地笑了笑:“一些陈年旧事,理念不合,受人排挤,觉得在那里待着憋屈,便辞了职,云游四方。后来路过此地,见崇山峻岭,地脉汇聚,隐有紫气升腾,是块潜龙在渊、必出大人物的风水宝地,便索性留了下来,图个清静,顺便……看看能不能等到有缘人,没想到,还真让老夫等到了!”
他的目光重新落在张亮身上,充满了发现瑰宝的喜悦:“小家伙,你刚才的问题,直指现行弦律理论体系的阿喀琉斯之踵!你能在初一阶段就察觉到这些,凭借的不仅仅是勤奋,更是一种天生的、对规则本质的直觉和洞察力!这是万中无一的天赋!”
张亮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连忙道:“墨老过奖了,学生只是喜欢胡思乱想……”
“胡思乱想?哈哈,科学的进步,往往就源于大胆的‘胡思乱想’!”墨渊大笑,“你可知,你刚才提到的‘混沌脉动’和‘引力修正因子’,正是老夫当年在星河大学主导的、备受争议的‘非标准弦论’研究中的两个关键切入点!”
他站起身,走到那幅流动的星图前,手指划过那些玄奥的轨迹:“现行的标准弦论,将世界描绘得太过于完美和理想化。但它无法解释为何某些上古遗留下来的弦阵威力巨大,无法解释某些星空异象,更无法解释……修行者达到极高境界后,那仿佛能凭空造物、逆转因果的伟力!”
“老夫的‘非标准弦论’认为,构成我们世界的规则之弦,并非绝对平滑稳定,其本身在微观尺度上就存在着涨落和‘毛刺’,我们称之为‘弦隙’;而我们所处的空间,也并非平坦,存在着无数细微的、更高维度的‘褶皱’。这些‘弦隙’和‘维度褶皱’,才是许多非常规现象和更高层次力量的源泉!你所感知到的‘混沌脉动’,很可能就是多重能量场叠加时,激起了微观‘弦隙’的共振!而你观察到的星光偏移,或许正是光线穿过了某个极其微小的‘空间褶皱’,导致了路径的异常!”
墨渊的话语,如同在张亮面前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让他一直以来许多模糊的感知和猜测,瞬间找到了理论支撑和清晰的方向!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张亮激动得浑身颤抖,他感觉自己仿佛触摸到了这个世界更深层次的真相!
从这一天起,张亮在磐石初中的生活,发生了质的改变。
他依旧按时上课,完成基础的课业,但所有的课余时间,几乎都泡在了墨渊那间小小的办公室里。墨渊也仿佛找到了学术上的继承人和忘年知己,将他毕生的研究心得、那些被主流学界视为“异端邪说”的“非标准弦论”思想,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张亮。
他教导张亮如何用精神力去更精细地感知能量的“纹理”,去捕捉那转瞬即逝的“弦隙”波动;他指导张亮如何构建更加复杂、包容性更强的数学模型,将“维度褶皱”的影响考虑进去;他甚至开始向张亮传授一些星河大学才会涉及的、关于“意识与弦律共鸣”、“规则定义权初步”等近乎玄奥的知识。
这对张亮来说,不啻于一场知识的饕餮盛宴!墨渊的指导,高屋建瓴,视角独特,完全不同于初中教材那按部就班的体系。它更像是一把钥匙,直接为张亮打开了通往更高层次力量殿堂的大门,让他能够以俯视的角度,去理解和整合初中所学的所有知识。
在墨渊的指点下,张亮的学习不再是简单的积累,而是开始了爆发性的融合与升华!
他对能量场的掌控变得更加精微入妙,甚至能初步模拟和利用那微小的“混沌脉动”,使得他施展的弦律威力更大,消耗更小。
他对空间的理解也更加深刻,虽然还无法真正感知和操控“维度褶皱”,但在构建结界、进行短距离瞬移(初中高阶技巧)时,总能找到最优路径,避开空间结构不稳定的区域。
他的理论水平更是突飞猛进,撰写的研究报告和论文,其深度和前瞻性,连周毅老师都叹为观止,直言已经达到了优秀毕业生的水平!
实验班的同学们渐渐发现,那个最初以最后一名身份进来的、来自乡下的插班生,变得越来越深不可测。他依旧沉默寡言,但偶尔在课堂讨论中提出的观点,却总能一针见血,让人茅塞顿开。他完成的实验和项目,质量高得令人发指。连一向眼高于顶的李昊,在面对张亮时,也不得不收起了那份倨傲,眼神中多了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忌惮。
张亮,这个幸运地遇到了隐士高人的少年,正在以任何人都无法想象的速度,在磐石初中这片新的天地里,飞速崛起。他的目光,早已超越了初中毕业的那张文凭,投向了那更加浩瀚无垠的、属于弦律与规则本质的星辰大海。
而这一切,都源于那个黄昏,图书馆角落里的一次喃喃自语,和一位慧眼识珠的智者。命运的齿轮,再次因知识与缘分而悄然转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