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我真是来抗日的 > 第1294章 反攻之前(八)绥远的驻军的重要性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94章 反攻之前(八)绥远的驻军的重要性

宋温暖:“所以说,别看中原省的兵力仅有十万,他们的战斗力是不容小觑的。

现在该轮到轮到我们山西的,甘南游击师部队了。

我们的游击师在抗战之初,进入山西对日作战的,仅仅只有两个游击旅。

后来在大儿庄之战撤退的时候,和小鬼子硬碰硬的打了几仗。

我们的部队,也从两个游击旅,慢慢的发展成了八个游击师。

在四零年以后,八个游击师,被陪都分出去四个。

留在山西的,只剩下四个游击师和一个重炮旅。

可是让陪都想不到的是,我们对基层武装培训非常重视。

才没过多少时间,我们的四个游击师,已经变成了一个庞然大物。

每个师已经达到了四万人,而我们的那个重炮旅,现在也已经成为了重炮师。

现在留在山西的游击师,已经变成了六个步兵纵队,每个纵队四万人。

一个炮兵师、一个骑兵师,还有一个后勤辎重师,共计二十七万人的野战部队。

下面要说的,就是绥远的游击第六师了。

他们在那里,已经把小鬼子的部队,逼入几座重要的城市里苟延残喘。

日军那里,除了两支蒙古王爷的骑兵师,还在死心塌地的,跟着日本人。

整个草原上,基本上都是咱们的人了。

现在绥远的游击第六师,步兵兵力已已经到了十四万。

已经被编成了,七个有战马的标准野战步兵师。

一个重炮师、一个辎重师,这也是两万人马。

还有二十万中原灾民义勇军,他们是第一批入甘后,才训练出来的。

骑兵第一军四个师共四万左右,蒙古骑兵师有五个,大约三万人左右。”

说到这里,几位首长对视了一眼,最后还是总指挥开了口。

“小宋司令员,以绥远的位置来看,你似乎没有必要,在那里布置那么多的兵力吧!”

宋温暖说道:“报告各位首长,我在绥远布置那么多的人马,是有过考虑的。

他们第一个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好河套产粮区。

还有就是保护好安置在那里的,两百万中原省的灾民。

第二个目的,就是威慑陕西战区呼延寿山率领的国军。

我就是要让他们,不敢升起什么做乱的心思,也是为了陕北边区的安全,在加上一道筹码而已。

第四个目的,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为了随时出兵东北做好准备。

要知道东北那里,有还有近七十万的关东军。

我们安排在绥远、蒙古诸部的人,要是少了的话。

我怕关东军有可能狗急跳墙,会从那边进入蒙古,对蒙绥晋察做出威胁。

为此我们还在那两百万的,中原省的灾民当中,发展训练基层武装。

现在已经有了十万的预备役,和二十万的民兵基础。

一旦我们对日展开行动,这股力量就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

他能让陕西战区的国军,不敢在我们的后方,生出不轨之心。”

各位首长看着墙上地图,思量了一会。

或许他们的心中,还有很多疑问准备要提出来。

最后还是首长制止了他们,首长说道:“同志们,我知道你们还有很多的问题。

不过我们今天的会议议程,是为了盘点我们的军力。

至于其他的问题,我们会在后面的作战部署里,进行说明。

还请诸位首长们先不要着急,咱们等小宋司令说完了。

等待下一次开会,再来提问也不算迟嘛。”

在座的领导们,听了首长的话,也是纷纷点头答应。

总指挥:“还是首长看的长远,要知道自古以来,都是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咱们先不着急发表看法,等小宋同志发言结束以后再说。”

宋温暖:“我现在再来说说,甘南联军布置在,陕、宁、青、疆四省的军事力量。

陕西在明面上,是呼延寿山的主场,我们不想不刺激他。

在明面上,只放了一个空军陆战师,在延长油田,还有一个四万人的护矿队。

大家别看护矿队的名字比较土,他们的实力可是一点都不弱。

他们是一支可以独自拥有,装甲车、空中三蹦子,外加上一个重炮团的,独立作战单位。

这也是去年宁马在袭击陕北的时候,不敢对延长油田动手的真正原因。

另外我们在横山基地里面,常年保持着一支五万人的部队,作为对陕北边区侧翼的保护。

因为宁省刚刚到手不久,那里还有不少马家军的残匪在作乱。

宁省的军事力量,现在以安抚和剿匪为主要任务。

他们并不会参与,在后面对倭日寇的军事行动。

我们现在有一个三万人的主力师,在宁省那边驻扎。

我们为了增加当地的老百姓,对我们的认同,已经请陕北对我们进行支持。

特意从河北军区,把马司令员的民族支队给借了过来。

因为民族习惯都是一样的,他们在宁夏广交朋友,已经扎下了根基。

现在的民族支队,已经扩充到了三万人。

现在是民族支队搞军民建设,甘南主力师负责剿匪。

最有意思的是,这一次呼延寿山并没有食言。

他答应负责堵住陕宁省界,半年以来,居然没有让马家军的残匪,过境一人一马。

现在宁省已经逐渐恢复生产,隐藏在民间的马匪,也会在春耕前后尽数剿灭。”

副总指挥:“小宋,你觉得呼延寿山是一个什么意思?”

宋温暖:“我觉得这个家伙,似乎是已经被我给打服了。”

“哈哈哈哈……”

宋温暖:“陕西战区的部队良莠不齐,说是六十万,能有个五十万就相当的不错了。

他们有中央军的嫡系部队,也有从前线退下来修整的。

剩下来的,就是由地的民团,升级起来的二线部队。

像这种部队,跟在中央军身边,还能狐假虎威的装装样子。

如果单独拎出来,也就能和咱们的民兵对付一下。

这可不是我瞧不起他们,咱们陕北的民兵部队,可是拥有重机枪和迫击炮的。

就凭国军那些警戒部队,手里面只有老套筒和汉阳造,守城都不一定守得明白。

如果是出城和咱们野战的话,咱们只需要出动民兵同志,就可以解决掉他们。

陕西国军像这样的部队,已经接近二十万左右了。

还有一部分的国军,都是从前线退出来的败军之将。

其中还有不少非嫡系的杂牌军,他们的数量有十万左右。

还有一部分,是最近几年招收的新军,

这里面包含了内地来的灾民,和弃笔从戎的青年学生。

他们训练刻苦,都有一颗上阵杀敌的决心。

他们一直都对陪都忠心耿耿,战斗力甚至强过了中央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