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夜已经见深,你先进舱休息会儿,等到了兰陵再还一堆事在等着。”
萧瑀沉思之际,管家端着一杯热茶走过来,小心翼翼的劝说。
朝廷大事,家主不说,他身为一介管家自然无从得知。
但他心里门清,此行南下匆匆,必定是老家那边出了什么差错。
而萧瑀身为一家之主,所有人的主心骨,若他病倒...老家那边只会六神无主,做的越多错的越多。
心绪纷乱的萧瑀哪里有闲心去休息,胡乱摆了摆手,接过热茶捧在手心,语气急促:
“不着急休息!去让船工再加把劲,必须尽快赶到兰陵!”
每多耽误一刻钟,江南的糜烂局势就会多一分变数。
他必须赶在尉迟恭之前赶到老家,查明脉络,处理尾巴,争取将兰陵萧氏尽数捞出去!
...
接下来的几日路程,萧瑀几乎是没怎么合过眼。
每天准时准点站在船头,催促船工加快速度,归心似箭。
从关中到兰陵,原本需要十来天的路程,在他的一再催促,重金开路之下,竟然硬生生的压缩至五天!
当真应了那句,有钱能使鬼推磨。
当官船终于抵达兰陵码头,萧瑀一双老眼已经是遍布血丝,脸色苍白得吓人。
但一路急行,忧心忡忡,萧瑀哪里敢有休息的想法,
当即换乘马车,直奔兰陵老宅。
南北朝梁时,作为皇室基本盘的江南,曾是一片繁华景象。
仅兰陵都一城便承载了数十万户居民的繁衍生息。
只可惜好景不长。
开皇八年,晋王杨广率水陆大军五十余万,攻灭江南陈朝,逼降陈后主陈叔宝。
而在那之后,隋文帝杨坚下令‘平荡耕垦’。
仅此四字,一座繁华了三百年的京城,自东晋开始的京都,万户千门成野草。
而扎根兰陵,又曾是一朝皇室的萧家,曾在兰陵兴建的无数新苑、庄园,但也在这纸诏令下,推平成菜园。
可兰陵作为江南地带的枢纽,又岂是一纸诏令能轻易铲除的。
等文废炀立,兰陵便开始逐步重建,繁华依旧,楼宇亭台。
而兰陵仅存的几处梁朝新苑,也在高祖立国后物归原主,重回萧瑀名下。
萧氏老宅,坐落于兰陵城外一处依山傍水的清雅之地,依旧保留着当年皇家新苑的规格,青砖黛瓦,气势恢宏。
萧家马车一路风驰电掣,刚到门口,早已在此等候多时的族老们,便连忙迎了上来。
“家主,你可算回来了!”
辈分最大,年纪最老的族老萧承业,领着众人上前一步,躬身行礼,语气里满是担忧。
“长安那边传来消息,说蓝田公李斯文在巴州遇袭,生死未卜,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萧瑀跳下马车,顾不得寒暄,一把抓住萧承业的胳膊,急切询问,声线因紧张而发颤。
“承业,快告诉老夫,李斯文现在怎么样了?”
若是李斯文已经被僚人弄死了,那才叫一时失足成千古恨!
传承几百年的兰陵萧氏,算是彻头彻尾的断在自己手上!
萧承业被萧瑀抓得生疼,却不敢挣脱,连忙回道:“家主你先别急,李斯文肯定平安无事!”
“呼——没事就好,没事就好,承业你说仔细点,李斯文现在情况如何?”
“据咱们留在巴州的眼线回报。
李斯文在遭遇僚人埋伏后,只鏖战半日,便成功率部众退到了岸边楼船,借着水路地利苦苦坚守。
僚人常居山野,不善水战,根本攻不上去,后来见无机可乘,便撤兵了。”
“什么?他没事?!”
萧瑀闻言,先是一愣,随即如释重负般松了口气,多日积攒下的疲惫一朝爆发,腿脚一软,差点瘫倒在地。
萧承业连忙上前扶住萧瑀,很是疑惑的四目对视。
萧瑀定了定神,看似如释重负,但则是心中已经骂开了花。
好你个李斯文!
送信时分明已经脱险,那你吃饱了撑的送去一份血书!
害得老夫在长安受尽白眼,还差点被皇帝治罪,被程咬金当场打死!
萧瑀是越想越来气,又突然发觉哪里不对劲。
既然李斯文已经顺利脱险,那为何还要故意让席君买返京?
这小子向来鬼主意多,肯定是有什么算计在后边等着,难不成...是想借此机会给江南世家下套?
“家主,你这...到底是怎么了?”
见短短时间,萧瑀脸色就几次变幻,萧承业连忙问道。
萧瑀摆了摆手,强压下心中的怒火,回道:
“没事,老夫只是有些累了。走,咱们进府再说。”
言罢,萧瑀率先迈步走向府邸,脚步依旧虚浮。
等众人步入府中正堂,丫鬟侍女连忙端上热茶、点心。
萧瑀坐在客厅的太师椅上,端着热茶抿了几口,才觉得稍微舒服了些。
巡视着眼前一众族老,沉声道:
“老夫这次回来,是奉陛下旨意,查明僚人袭击李斯文一事,还有...江南世家中,是否有人参与其中。
你们都老实交代,咱萧家有没有人牵涉其中?”
族老们闻言,纷纷摇头。
“家主尽管放心,咱们萧家一向谨守本分,绝不敢做出勾结僚人、谋害朝廷勋公的事!
这次僚人袭击蓝田公,事发突然,咱也是后来才得到消息。
念着他与大郎的情谊,想派人前去支援,但那时...蓝田公已经顺利脱险。”
萧瑀点了点头,他也相信在自己的管束下,萧家不会这么愚蠢,做出这种自取灭亡的蠢事。
但其他江南世家,可就不一定了。
“那其他世家呢?比如吴郡朱氏、会稽谢氏,他们有没有什么异动?”
萧承业思索片刻,说道:“吴郡朱氏最近动作频繁,好像是与一些乡绅联络。
但具体要做什么,尚且不得而知。
会稽谢氏倒是老样子,一直闭门不出。”
萧瑀皱起眉头,吴郡朱氏向来野心勃勃,这次僚人袭击李斯文,说不定就和他们有关。
“密切关注吴郡朱氏的动向,一有消息,立刻禀报老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