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了?真的……打赢了?”
“老天爷啊!三百万鬼子……真……真没了?”
“赢了!我们赢了!沪市保住了!大夏保住了!”
巨大的、迟来的狂喜瞬间击穿了所有沪市民众紧绷的神经和累积的恐惧!压抑太久的情绪如同决堤的洪水,汹涌而出!
刹那间,万人空巷!
白发苍苍的老妪颤巍巍地捧着家里仅剩的几个鸡蛋,蹒跚着冲向最近的一名还站在坦克旁、浑身浴血却咧嘴傻笑的年轻士兵,不由分说地塞进他怀里。
穿着素色旗袍的小姐们,脸颊绯红,眼中含泪,勇敢地冲破人群,将带着露水的鲜花塞进士兵们沾满硝烟的手里,甚至不顾羞涩,送上一个个激动的拥抱。
街边的店铺老板们疯了似的搬出所有存货——成筐的馒头、整坛的米酒、大块的腊肉……拼命往士兵们手里塞、往军车上堆。
“龙魂军万岁!”“大夏万岁!” 手写的、墨迹淋漓的简陋横幅被高高举起,在攒动的人头上飘扬。
孩童们在大街小巷奔跑嬉闹,用木棍当枪,把破铁盆扣在头上当钢盔,扮演着“龙魂军打鬼子”的游戏,嘴里模仿着枪炮声:“哒哒哒!轰!小鬼子投降啦!” 引得周围疲惫却笑容满面的大人们开怀大笑。
沪市龙魂军指挥部内,厚重的窗帘已被拉开。杨成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着这座陷入狂欢的城市。震耳欲聋的欢呼声浪隐隐传来,窗外是无数挥舞的手臂和飘动的旗帜汇成的海洋。
他手中紧握着一份刚刚送抵的、还带着硝烟余温的战报:
会战最终战果:
歼敌:3,512,897人
击沉:各类舰船 3,850余艘
击沉:主力战舰 228艘
击沉:倭军“大和”号战列舰(标准排水量64,000吨,满载72,800吨)
冰冷的数字,此刻却重逾千钧,每一个都浸透着血与火,昭示着一场史无前例、足以震撼整个蓝星的伟大胜利!
与此同时,他脑海中的系统面板上,那串冰冷的数字也在疯狂跳动,最终定格在 【叮!恭喜宿主获得积分3,512,897!】。
然而,这庞大到足以兑换无数先进武器的积分,此刻在杨成心中掀起的波澜,却远不及窗外那山呼海啸的“万岁”声,不及手中战报上每一个血染的数字所代表的份量。
他缓缓闭上眼睛,深深吸了一口气,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硝烟的苦涩,但更多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滚烫的洪流在胸腔中激荡、奔涌。那是三百五十万倭军被碾碎的快意,是沪市浴火重生的欣慰,是东瀛国忘我之心不死,压在四万万同胞心头那“亡国灭种”的巨石被彻底粉碎后的狂喜与释然!
从黑户山将队伍给拉出,再到收复东北、夏北,再到现在的在沪市会战全歼倭军主力,杨成的心中感慨万千。
等到再睁眼时,杨成的嘴角,终于缓缓向上勾起一个锐利而深沉的弧度。这胜利,来得如此……酣畅淋漓!
与此同时!
金陵城,龙魂军金陵指挥部原大夏军总部
压抑、焦灼、烟雾缭绕
指挥室内,空气仿佛凝固了。巨大的作战地图铺在长桌上,代表倭军进攻箭头的红色标记密密麻麻地插在沪市区域,刺得人眼睛生疼。胡惟义背对着众人,紧握着通往沪市前线的专线电话听筒,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他宽阔的肩膀微微绷紧,像一块承受着无形重压的岩石。
张怀安、李林德等一众大夏军各派系将领,围在长桌旁,或坐或立,目光却都死死钉在胡惟义的背影上。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不加掩饰的焦虑和急迫。沪市前线,那可是三百五十万武装到牙齿的倭军精锐!是东瀛倾国之力发动的致命一击!龙魂军再强,能顶得住吗?
“胡兄!” 急性子的岭右军统帅李林德猛地一拍桌子,震得茶杯盖子叮当作响。他豁然起身,络腮胡子都因为激动而抖动着,声音洪亮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前线到底咋样了?!电报呢?电话里说啥?是不是顶不住了?你给个准信儿!” 他胸膛拍得砰砰响,旧军装上的一排铜扣子跟着晃荡:“要是龙魂军的兄弟们需要增援,我李林德现在就点齐岭右儿郎,星夜驰援!豁出这条命去,也绝不让小鬼子再往西拱一步!想占沪市?想亡我大夏?除非从我李林德的尸首上碾过去!”
“李兄说得对!” 原东北军宿将张怀安也跟着站了起来。这位曾经背负着“不抵抗”骂名、一路从白山黑水退至关内的老将,此刻眼中燃烧着一种近乎赎罪的火焰。
他声音低沉,却像绷紧的弓弦,蕴含着巨大的力量:“胡兄,不必有顾虑!此一时彼一时!当初在东北……是张某无能,愧对父老!但这一次,在金陵,在沪市门口!我张怀安和手下的东北汉子,一步都不会再退!龙魂军若需援手,我部愿为先锋!血洒黄浦江,也要把倭军挡回去!沪市战况究竟如何?还请直言!”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泄露着内心的焦灼。
其他将领也纷纷附和,屋内顿时一片嘈杂,担忧、请战、对未知战局的恐惧混杂在一起。浓重的烟雾里,是一张张被战火和忧虑刻下痕迹的脸。他们都以为,胡惟义紧握的电话那头,传来的必然是焦头烂额的求援,是岌岌可危的战报。毕竟,那可是三百五十万啊!钢铁洪流再猛,又能碾碎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