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港综开始修行 > 第471章 乱世将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如今明眼人都能看出,大秦已经有了乱象了,好似一夜之间,原本蓬勃发展的大秦被按下了倒退键,开始往着不好的方向发展了。

而这一切,好似就因为始皇帝的一场大病,还有扶苏公子的一次任性的行为,才开始的。

朝堂上,因为扶苏公子被调离,始皇帝越来越虚弱,原本那些已经臣服于始皇帝的儒生也开始躁动起来了。

最近朝堂上又出现了,有人提议想要实行分封制,带头的正是淳于越。

至于说为什么淳于越突然变得硬气起来,当然是现在的编写教案的职位已经被儒家之人把控了,他们也就不再需要受制于始皇帝了。

而且那些旧国的势力也开始找上他,已经给了他后路,就算他死了,儒家未来也能蓬勃发展。

所以他已经不需要在惧怕始皇帝了,当然就要开始往始皇帝的心窝里面送刀子了,说不定多刺激几下,始皇帝直接驾崩了呢,这样就更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局面。

而且随着儒家的起势,原本的墨家,农家,法家等,都已被排挤出去了,百家争鸣的盛世再次被打破,而打破这个局面的人正是儒家。

在儒家之人的发力下,各家的代表全部获罪,直接被流放。

始皇帝因为身体日渐衰退,好似有些力不从心了,所以都是直接放任儒家之人对其他人的打压。

短短一个月时间,整个朝堂似乎已经由儒家说的算了。

就连右丞相李斯,这个法家的代表,似乎也对法家被打压熟视无睹,就任由自己的学派被清理出朝堂。

李斯如此做法丝毫没有让人怀疑,因为现在大家都知道了,始皇帝这条巨龙已经油尽灯枯了,只要等他倒下,他们扶持胡亥上位,到时候整个大秦就是他们儒家说的算了。

这次儒家选定的储君已经不是扶苏了,之前的扶苏那种种做法,已经无法取信儒家了,大家都觉得扶苏此子不可控,于是把他当成了刀,直接让他出局。

大家早早的就把目光盯上了最受宠的公子胡亥,有着赵高还有刘邦两人疯狂给朝臣们画大饼,大部分人已经被说动了,转头在支持胡亥了。

始皇帝的原本那些肱骨大臣,也因为被排挤,被迫告老还乡。

现在的大秦,可谓是真的一下子变得千疮百孔了。

只不过始皇帝好似没发现一般,依旧每日上朝下朝,只是他的脸色越来越差,一副行将就木的模样,看的朝臣越发的欣喜。

而今日始皇帝也不知道发了什么疯,想要再次出巡天下,想要震慑天下人,让他们知道他始皇帝还未死。

要是以前,群臣们肯定会阻止,始皇帝一次出巡就要劳民伤财的,可是赵高知道始皇帝这次出巡必定死在半路上,所以直接让下面的人不要拒绝始皇帝自寻死路。

其他人也很听话,都同意了始皇帝的这次出巡。

而始皇帝命赵高还有李斯两人陪驾,淳于越辅助胡亥监国。

这一举动更是让赵高大喜,他知道自己权倾朝野的梦想快要实现了。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第五次东巡期间,途经沙丘平台,因为身体受不住连日奔波,于车辇之中,呕血身亡。

始皇帝薨了,这个消息就算是有着赵高还有李斯的极力隐瞒,还是被传了出去。

不过赵高也丝毫不惧,他依照始皇帝的遗诏,赐死扶苏和蒙恬。

而不出他所料,扶苏蒙恬自缢于边境。

只是他没料到的是,那就是在扶苏和蒙恬自缢后,守在边境的大军纷纷卸甲归原,直接跑进了草原。

也就是说,大秦这整整四十万大军直接集体退休了,跑进草原去了。

草原广袤,想要把他们抓回来肯定是不可能了。

这四十万大军如此举动,不说赵高没有想到,六国余孽也是没有想到的。

历史以来就没发生过这么离谱的事情,在没有领头人的情况下,全军哗变,直接解甲归原,这是谁都没有想到的,

不过想到这些大军的家人都已经被迁移到了草原去了,现在始皇帝驾崩,中原肯定大乱,这些人跑了,不想要蹚浑水好似也正常。

不过这四十万大军的突然解散还是让所有人带来了一波震撼。

也有人怕这是秦军放出的烟雾弹,所以有人专门跑去草原上探查。

发现的草原已经大不一样,以前秦国对他们这些人看管的非常严苛,所以他们想要进入草原都要写申请和理由,除非是真有要事的,否则草原是不让随便去的。

现在秦国这边那些监察组已经没有了,他们自然可以大摇大摆进入草原。

当他看到草原上的城池,还有自给自足的百姓后,他们也确认了,那士兵确实是解甲归原了。

草原不比中原那样地大物博,所以虽然现在草原上的城池里面百姓过得还不错,可是那些贵族压根看不上。

草原对他们来讲依旧是蛮荒之地,现在这些人既然想要好好的过日子,就让他们去过,等中原再次定鼎后再去收拾他们。

不过赵高这边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却是晴天霹雳了,他没有想到四十万大军自己说解散就自己解散了,这么生性。

别人不知道历史,他知道啊!

现在秦国的有三支军团,一直是驻守长城,有蒙家军带来的,也就是解散的这支。

还有一支是岭南军团,驻守南方,防止南越侵扰,这支大军足足有五十万。

原来这支大军是有王家军带领,后来王翦告老所以让赵佗指挥。

还有就是关中军团,负责保护咸阳,兵力5万。

这一支军团之前早就被他设计,让胡亥所控,不过现在被他掌控在手里了。

可是现在整个大秦,他能拿的出手的就只有这5万大军了。

南岭军团如果所料不差的话,始皇帝一驾崩,人就就直接不听朝廷调令了。

也就是说,原本历史轨迹他起码有四五十万的大军,现在变成了五万。

到时候陈胜吴广等人起义,还有六国余孽开始出动,他真的是拿头跟他们打!

现在当务之急是尽快招兵买马,所幸现在他还没有下来让南岭军团调兵,这样的话在外人看来,南岭军团的威慑力依旧还在

那么他现在继续招兵买马也还来得及。

想到这里,赵高又想到了一员大将章邯,历史上就是他打败了陈胜吴广的,这位可是有大才得,赵高立马派人去找章邯此人。

可是找了一圈发现,整个卫军里面竟然没有章邯此人。

这让赵高有些恼火。

可是现在他手下并无将才,现在去找韩信英布等人估计已经来不及了。

赵高也是急坏了,他成为中车府令的时间太短,很多事情来不及布局,虽然现在看起来好似风平浪静的,可是只要陈胜吴广等人举起大旗,到就真的天下大乱。

仅凭9万大军要和那些反贼对抗简直就是痴人说梦了。

而且其中还有一个最难搞的楚霸王项羽,想到这里,赵高也是有些后悔了,早知道之前就不让他离开咸阳,应该直接弄死他的。

可是现在没有办法了,如今的项羽可谓是游龙入海,想要在抓住他也难了。

现在他身边能用的将帅之才,也就一个刘邦勉强算一个了。

可是赵高不傻,他把刘邦放出去就是给自己挖坑。

而且他跟刘邦有血海深仇,他已经做了中车府令了,已经在想着怎么弄死他了。

怎么可能放他离开,万一这个家伙气运滔天,又变成那个汉高祖怎么办。

所以赵高说什么也不能把刘邦放出去。

否则就是放虎归山了,虽然这只老虎已经成了小虎娘了,可是天知道他的气运是否依旧强悍,还是让他把汉朝给建立起来。

到时候他不是死定了。

要知道在知道刘邦过来被送到皇宫后,易小川这边可是找了几个有龙阳之好的人,狠狠的教训了他一把的。

虽然事后刘邦见到自己后已经猜测到这就是自己所为,可是他依旧能笑容谄媚的当此事没发生过。

是易小川为了坐上中车府令的位置,也是把刘邦留在了身边。

关键也是他当时的职位也不足以能让他无声无息弄死刘邦,现在他已经有这个实力的,自然就是算后账的时候了。

只不过当务之急还是先招揽一些贤才还有招募士兵。

赵高这边在捋清情况后,就开始找胡亥商量招兵买马的事情,不过他不会跟胡亥说南岭军团可能已经叛变的事,而是跟以边境还是需要后大军守在那里为由,让他去下令。

胡亥哪里知道现在边境压根就不需要什么士兵去把守,他只知道要听自己的老师的话就可以了。

只不过,现在整个大秦都出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不止是大秦这边在招兵,那些六国旧部也是在开始招兵买马了。

可是大家遇到的问题就是没有什么人愿意参军的。

以前大秦招兵可是要多少有多少,因为有了军功制度,大秦这边只要放出消息,就有数不清的士兵来投。

可是现在问题出现了,因为水稻的出现,现在的百姓虽然又要缴纳苛捐杂税,可是因为水稻产量惊人,所以就算交完税后,家里的粮食依旧多的吃不完。

大家都能吃饱穿暖了,为什么还要去拿命就去拼。

而且百姓也不是傻的,在始皇帝驾崩后,大家都知道现在秦朝肯定是要乱起来了,所以没有人愿意去参军。

于是问题出现了,大家都招不到人。

朝廷都找不到人了,更何况是六国旧部呢,

在始皇帝的带领下,其实六国之人对他们原先的主子早就没有了以前的敬重了。

自然也没有人愿意去参军。

这就很让人无奈了,现在大家都想要招兵买马,可问题是现在大家都招不到兵。

易小川不知道其他人的情况,只以为是六国之人在搞鬼,于是下了死命令,强制招兵。

家里只要有壮丁的,强制参军,不去不行。

这一道政令一下可就彻底把百姓的怒火点燃的,或许易小川不下这道命令,大秦还能安稳一两年,可是这道政令下去后。

百姓们怨声载道,可是也不得不服从朝廷的安排。

或许也是冥冥中的注定,果然这次的征兵出事了,陈胜吴广利用了这次大家对朝廷的不满,收拢了一大批人手,直接起义造反了。

而陈胜吴广的起义,好似也是打开了一个开关。

各地还还是出现了叛乱,原六国旧部直接开始强制占领地盘,圈地成王。

而城下的百姓虽然不是很乐意,可是他们也知道现在大势已起,现在人家还是好言好语的劝你去报名参军。

等局势紧张了,可能就要跟朝廷一样牵制参军。

虽然两者的最终结果都是当兵,可是前者还能拿到军饷,后者就真的不一定了。

所以在这连锁反应之下,大秦是彻底乱了。

如今的赵高也是非常的后悔,早知道他就不那么着急了,让他知道陈胜吴广两人是因为这次强制招兵才起的义后后,他后悔的想要扇自己两个大耳刮子。

可是现在后悔也已经没有用了,为今之计还是要尽快组织人手,对抗那些反贼。

实在找不出人的赵高就把目光对准了儒家之人。

儒家之人在始皇帝死后,早就蠢蠢欲动。

知道赵高想要让他们去领兵打仗后,也不知道是哪根筋搭错了,都答应的飞快。

那群家伙似乎都觉得打仗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大包大揽的就把这任务给接下来了。

淳于越这边劝都劝不住,只能让他们去送死。

虽然程胜吴广起义被他鼓动走了一些人,可是朝代的强制招兵之下,还是给他们招来了十万多的新兵。

易小川也不是完全的傻子,他让关中的9万大军去带着十万新兵。

先让老兵带新兵,让这些新兵先有一定的战斗力。

易小川的计策也确实不错,短短十来天,这些新兵就像模像样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