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玄幻魔法 > 无限轮回,我用刀斩破诸天万界 > 第1400章 以本心照见因果!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小院中,楚云寒端起石桌上的茶杯,依旧是那粗劣的茶叶,滋味苦涩。

归墟之塔战区频道中,陆续有猎杀者迎来了征召任务的结束。

每一个猎杀者在回归之前,都在战区频道中,给作为镇守官的天罚发来了道别信息。

感谢天罚带领猎杀者们完成了暗狱主战场的全面占领,感谢天罚让他们在回归后即将获取的高额奖励,同时也真诚的希望天罚能够成功突破到十三阶。

楚云寒对此只是淡然一笑,他虽然没有回复这些猎杀者,但主战场上的每一个猎杀者他都清楚的记得。

至少在今后的任务中,如果遇到了,自然不会太过为难他们。

他浅尝一口,茶味微苦,但他品出的,却不再仅仅是草木之味,还有这杯中所凝聚的、属于这方人间红尘的因果。

这因果,亦是“道”之显化,而且,是他能够理解、能够感受、能够身处其中而不迷失自我的“道”。

院中廊下那毛毯上的身影不知何时已消失,比蒙独自出门去了。

虽然它不说,但楚云寒却清楚,联邦政府为了促进、锻炼修炼者的实战能力,研究出了一款虚拟现实游戏。

现实世界,这些修炼者出手不但容易损坏建筑,公共财产,还容易造成巨大的伤亡。

所以,联邦政府在研究之后,决定以这种虚拟现实游戏来实现修炼者的实战需求,同时也是修炼者解决矛盾的最好方法。

联邦开始在各种媒体、广播、新闻中大力推广,每一位联邦公民,都可以前往政务部门免费领取游戏设备。

数百年的时间,疯狂的修炼环境与氛围,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人类中的最强者,已经突破到了第七阶擎天境。

只是这样还远远不够,与当初在天幕中所见到的一幕相比,七阶的强者几乎不可能抵挡得了虫族大军的疯狂进攻。

随着时间的推移,联邦政府也越来越急切起来。

所有人都认为,时间越久,也就意味着距离虫族大军发现人类的概率越大。

一旦对方察觉到人类的存在,天幕中的一幕也许就会降临在人类世界中。

楚云寒只是淡然的旁观这一切,既不解释,也不干涉。

远处巷弄,传来当初那个邻家少年后代的声音。

数百年过去了,当初那个抱怨、怨恨父母的少年早已化为了冢中枯骨。

他的后代依然像他一样,资质低劣,但品性却要好上许多。

并没有埋怨自己基因不好,只是默默的承受着生活带给他的苦痛。

偶尔传来的声音中,带着被生活磨砺后的沙哑与疲惫,言语间充满了对联邦严苛考核制度的无奈与对子女未来的担忧。

若在以往,楚云寒或会将其视为众生皆苦的又一例证,心境不起丝毫波澜。

但此刻,他静静地听着,心中却生出一丝极淡的、近乎怜悯的理解。

他理解对方的那种挣扎,理解那份不甘,也理解那份源于父母、自身执念的痛苦。

这不是悲悯,反而是一种相似的共鸣。

他与他们,都在各自的“道”上求索,都面临着各自的难关与抉择。

他的难关是舍弃自我,他们的难关或许是资质平庸,本质虽异,其情可通。

他轻轻放下茶杯,嘴角缓缓勾勒出一抹极浅的笑意。

这笑意不再是之前超然浊世的淡然,而是带着一种温暖、真实,完完全全属于人的温度。

他起身,拿起靠在墙角的竹扫帚,开始慢悠悠地清扫院中的落叶。

扫帚划过青石板的沙沙声,与远处隐约的市声、风声、鸟鸣声交织在一起,和谐而自然。

他依然是他,拥有近乎无限的生命,拥有足以覆灭星海寰宇的伟力,却不愿舍弃自我与情感。

他似乎如同看破红尘的圣人,对于十三阶道玄境,如同天边最美的云彩,他可以欣赏,却不必一定拥有。

脚下的落叶被归拢成一堆,他将它们扫到梅树下,任由其在时光的洗礼下慢慢化作春泥。

然后,他直起身,望向厨房的方向。

该做饭菜了...

他想要的,不是那道高悬天堑之后的玄关。

而在这日复一日的炊烟里,在这似乎永远也扫不尽落叶的小院中。

在那个偷偷跑出门去领游戏设备的比蒙身上,在他这颗历经千劫百难,却始终保持自我的心里。

前路,是否断绝,他已不再如之前那么在意。

亦或许,只是换了一个方向,通向了另外一条他发现不了的道路。

但他所在的这条路上的风景,他才刚刚开始,真正懂得如何去欣赏这蕴含在平凡之下的美。

这平凡中蕴含着另一种不可言喻的无上玄妙,那便是因果之道。

小院依旧,老梅苍劲,楚云寒静坐于梅树下,神色平静。

自他于“与道冥合”的玄关前止步,选择自我本心至今,又过去了悠长的岁月。

那看似停滞的道途,并未让他陷入迷茫,反而因参悟道之本质以及心境的澄澈,对自身所执掌的因果法则,有了更深沉的明悟。

因果显化,万物纷繁的因果线条在他眼中清晰如织,过去未来,一念可知。

因果转移,更是早已圆融无碍,可于无声无息间移花接木。

将施加于己身的“果”转嫁他处,或将他人种下的“因”悄然引向别方。

然而,法则阶梯第二阶,终究是在既定的因果链条上腾挪。

如同在一条奔涌的河流中改变船只的航向,却未能触及那决定河流源头与流向的根本力量。

这数百年来的参悟,虽未能踏破那道玄关,然而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栽柳柳成荫。

让他在另一条道路上,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巨大收获。

他隐隐感知到,因果法则更深层的奥秘,在于那最初的“定义”,定义“因果”的能力。

这并非凭空造物,而是在那无穷的因果可能性中,锁定其中一种,使其从“可能”化为“必然”。

这便是第三阶段因果法则的核心:通过定义因,强制达成果。

数百年的红尘隐居,观万物生灭,体人情冷暖,最终在“道玄境”门前明悟本心。

这一切的积淀,在此刻仿佛汇聚成一道灵光,照亮了他前行的路。

他回想起自己拒绝与道冥合的根本原因,对“自我”“执念”的坚守。

他不愿化为无情的大道本身,他要保有自我的意志、情感与认知。

这份坚守,看似是修行路上的阻碍,此刻却成了叩问下一阶段法则的关键钥匙。

若‘我’不存,何来‘定义’?

一个清晰的明悟在他心中悄然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