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氏去张罗席面了,厅堂里就只剩姜伯游一个长辈,说起西北大营之事,姜伯游脸上的喜色都收敛了大半,“如今国库并不充裕,尤其每年总有各地需要赈灾,再加上从前薛家掌权,放纵地方官员横征暴敛,民不聊生又岂止一地两地。”
燕临也知道自己这个岳父对于朝廷钱粮最是了解,所以他没有说完的话他也十分清楚,不过是国库空虚,大乾根本支撑不起任何动乱,更遑论每一次跟北蛮开战那必定是大战。
可有些话燕临必须说:“岳父所言我跟爹也都清楚,只是北蛮与大乾看起来相安无事二十年之久,大乾固然顾忌江南叛党无力主动出战,北蛮积攒了二十年的家底却不逊于他们放过大乾啊。”
姜伯游叹气,“所以陛下终究还是让你们父子去西北大营……”
姜雪宁见状赶紧打圆场:“父亲,我听公公和燕临说了,这个羊毛生意对大乾十分有利,不止能让更多的人在冬日里御寒,还能督促北蛮人多多放牧羊群,减少马匹的数量,削减骑兵呢!”
“更何况如果仅仅是羊毛就能赚钱,那些北蛮贵族不见得会舍得手里的兵丁南下攻城略地。”
姜雪宁这一番话说出口,姜伯游跟姜雪蕙都对她有些刮目相看了,从前在家的时候,姜雪宁功课虽然不错,但也仅仅是跟她之前在庄子上的桀骜不驯和半点稳不住的情况相比较好了一些,可没想到她还能在勇毅侯府的耳濡目染之下说出这番道理来。
姜伯游直接夸赞道:“从前你在家的时候,我与你母亲总觉得你心里怀着一股子怨气,哪怕学了几年的诗书跟礼仪,也总担心哪一日你爆发出来捅破天。”
“如今看你心里那股子不甘不愿的怨气尽数没了,这很好,你只管跟夫婿好生过自己的日子就是,不管从前是为了什么,总归你能想通就好。”
姜雪宁没想到自己一开始就被全家人看得透透的,脸上臊得通红,燕临赶紧表衷心:“岳父放心,小婿一定照顾好宁宁。”
而姜雪宁在短暂的羞窘过后,也整理好了心情,又看姜伯游满脸慈爱,姜雪蕙跟姜莘莘也是一脸笑意,便忍不住说起了自己当初的想法:“那个时候,我一开始以为婉娘是真的换了我跟大姐姐,我才是这家里的嫡长女,一心以为自己被亏待了……”
说起这个,姜雪宁还是有些羞愧,但还是坚持说了下去。
“后来又传来消息说,父亲母亲把当年的事情都调查清楚了,即便当初婉娘短暂受宠过,但在府中没有根基,根本不可能从防守严密的正院替换了孩子。”
“更何况即便我们姐妹三人同夜所生,身上也没有特别明显的胎记或者其他记号,可我们姐妹三人的身形大小总归不同,所以婉娘根本不可能换了孩子还不被人发现。”
“而那个时候,我一身所学都是婉娘身上那些……”
说起林婉娘,姜雪宁多少有些难堪,不赞同林婉娘所做的那些事情,更加觉得自己从前实在愚昧。
姜雪蕙打断姜雪宁的话,说道:“好了,三妹妹,今儿你带着夫婿回门,可不要总说这些不愉快的事。”
“母亲虽然不喜欢你当初做下的那些事,但也没有到见不得你好的地步,如今你跟妹婿关系好,母亲也曾操心过你们的孩子呢。”
说起孩子的事儿,姜雪宁私心里也有些着急,毕竟她自觉已经年满十八,生孩子的事情该提上日程了。
而燕临却觉得还不够,笑着对姜伯游解释道:“岳父放心,我与宁宁身体极好,孩子的事顺其自然,想必很快会有好消息。”
姜伯游却没那么乐观,当初林婉娘生姜雪宁,那可是请他出手请了好几个大夫调养了三四年才成功,而姜雪宁那么小的年纪就被林婉娘用药催熟了身体,怎么可能不会有碍子嗣?
偏偏姜雪宁回府之后跟家里关系不算好,孟氏就没有提起特意为她调理身体之事,如今可不是让姜伯游担心他们夫妻的子嗣问题嘛。
燕临还不知道姜雪宁的身体状况,但勇毅侯府不缺大夫,每个月诊脉也没听说姜雪宁或者他的身体有什么问题,所以对于姜伯游面上隐约带出来的担忧之色,只当姜伯游是慈父之心。
燕临不想让姜雪宁和姜伯游继续纠结孩子的事情,便干脆道明今日的来意:“还要向二姐请教,我们父子去了西北大营,可有什么需要注意?”
姜莘莘从手中茶杯氤氲的雾气中抬起头来,她是真没想到燕临会突然拿这个问题请教她。
不过,她还真有要说的,“我从青霖公子那里得到过一些消息,如今西北大营还能发的起军饷,勇毅侯府居功至伟,但如今既然朝廷诸公松了口让你们父子回去西北大营,那么必定会引来许多注视,所有有些事情就不能继续下去了,你们最好提前准备。”
燕临知道姜莘莘说的是什么,姜伯游也清楚,所以他这个户部尚书多少有些尴尬跟羞愧,姜雪蕙稍微一想就明白了其中关窍,在座的恐怕只有姜雪宁不太明白了。
而燕临有些为难,若是断了扶持起来的商队,军饷就无从保证了啊。
姜莘莘不会在这个人多眼杂的时候出主意,更何况来问的只是勇毅侯府的世子,而非勇毅侯本人,她已经看在亲戚的份上提点过了,至于人家怎么做,当然只能看勇毅侯自己的了。
可燕临代表的又不只是他自己,还有勇毅侯府呢,所以见姜莘莘还有没有说完的地方,急得好一阵抓耳挠腮。
姜雪宁见他这样也有些心疼,赶紧开口对姜莘莘说道:“二姐姐,今日这里也没有外人,不如您再多说两句?”
燕临赶紧附和:“能得到二姐的指点,勇毅侯府感激不尽!”
姜雪蕙则直接阻拦:“三妹妹跟妹夫这是玩笑吧,莘莘固然有几分聪明,哪能指点勇毅侯府行事?”
姜伯游也跟姜雪蕙一样的想法,“是啊,莘莘聪明归聪明,对于这等朝廷用兵的大事却说不上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