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小财主招上门女婿 > 第2284章 鸳鸯谱,怎么点?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赵宣宣起了疑心,走到书房,打算看看巧宝在搞什么名堂……

巧宝忽然听到门口的脚步声和推门声,连忙下意识用双手把泥巴大炮遮住,抬起头,一看见赵宣宣,她立马又放下戒备,长舒一口气,两滴晶莹的汗水屹立在鼻尖,同时撤开手掌,任由赵宣宣欣赏自己的泥巴杰作。

赵宣宣并非孤陋寡闻之辈,一眼就认出那是火炮的形状,走过去细看,笑问:“谁教你做这个的?”

巧宝一边继续用手搓泥巴,使泥巴大炮更加精巧,一边说出自己偶遇官差押送罪犯的事。

赵宣宣用手绢帮她擦一擦脸上的汗水,道:“难怪你不怕热,非要窝书房里,还关门关窗,神神秘秘。”

“傻乎乎。”

巧宝自认为不傻,连忙辩解:“爹爹说,我是老百姓,不能造大炮,我不能连累爹爹。”

言外之意:如果不是为了保护爹爹,我何必偷偷摸摸?

赵宣宣瞬间明白她的意思,眉开眼笑,说:“玩泥巴而已,没关系。”

“真火炮要用最好的铁,才能做成功,泥巴肯定不行。”

“我以前好像听说,就连神机营里的火炮也容易误伤自己人。”

巧宝表情得意,说:“神机营也不过如此,下次欧阳城再敢显摆他是神机营的官儿,我就跟他斗一斗。”

赵宣宣若有所思,没有纠正巧宝关于欧阳城已经升官为皇帝御前侍卫统领一事。

虽然小闺女每次一提起欧阳城,就摆出对方是讨厌鬼的语气,但赵宣宣并不确定,巧宝是不是真的特别讨厌城哥儿?

紧接着,她嫌书房太热,把窗户打开,通风,然后坐在巧宝对面,中间隔着书案。

她一边摇扇子,一边欣赏巧宝捣鼓泥巴杰作。

显然,她不反对巧宝学这些,只要不搞出真火炮就行。

巧宝也看明白赵宣宣的态度,于是胆子变大,说:“我还想看看火铳和虎蹲炮,只要看见图纸,我就能用泥巴捏出来。”

赵宣宣微笑道:“悄悄地玩,不要向别人炫耀,避免以讹传讹。”

巧宝果断点头答应,又用泥巴捏一个小士兵,乐此不疲。

因为手上脏兮兮,不方便端茶杯喝水,于是让娘亲喂自己喝。

赵宣宣倒凉茶,送到她嘴边,又用湿帕子帮她擦汗。

— —

京城,是是非非多如牛毛。

新帝去荣华宫看望母亲苏太后,一起享用晚膳。

恰好与他同父同母的福宜长公主、福乐长公主、福善长公主和衡亲王也陪在苏荣荣身边。

几位公主因为与皇帝同辈分,所以在封号里加个长字,实际上年纪不大,都尚未出嫁。

衡亲王也年纪小,所以也没去宫外居住。

在亲生母亲和姐妹弟弟的陪伴下,新帝心里那份“高处不胜寒”的孤独感有所缓解,脸上的笑容明显变多。

苏荣荣疼爱子女,心里正憋着一桩特别的心事。

面对皇帝儿子,她在心里细细斟酌,不敢随便说出来。

福宜的目光不安分,看看新帝,又看看苏荣荣,悄悄用左手拉扯苏荣荣的衣袖,有催促之意。

苏荣荣无可奈何,面带微笑,对福宜使个眼色,示意她别着急。

福宜鼓腮帮子,反过来使眼色,意思是:不能拖拖拉拉,必须尽快解决。

新帝有一颗七窍玲珑心,又极有眼色,看出苗头,于是放下筷子,好奇地笑道:“母后有何事瞒着儿臣?”

苏荣荣连忙屏退其它宫女和太监,只留下宫女六荷,然后给宫女六荷使个眼色。

六荷看看脸红的福宜,然后用手绢掩嘴笑,说:“启禀陛下,福宜长公主想招某个小将军做驸马,希望陛下成全。”

福宜心里是这样想的,但脸上害羞,连忙跑到苏荣荣的寝殿,去躲着,顺便竖起耳朵偷听他们是怎么商量的……

其实,刚才六荷说的那番话,是福宜求苏荣荣说的,苏荣荣经过斟酌,又故意借六荷之口说出来。

因为苏荣荣既想成全女儿福宜,又明白福宜看上的驸马人选不简单,恐怕这门亲事有些难度。

所以,她先借六荷之口试探新帝,观察新帝的反应,然后再慢慢图谋此事。

皇帝察言观色,突然有不好的预感,暗忖:如果皇姐看上的人是个平庸将军,我一定成全她。不过,按照本朝规矩,驸马不得干政,如果驸马人选是个才华卓越的武将,我不能答应。

电光火石之间,他又转念一想:皇姐深居宫中,钦慕哪个少年将军?莫非是从小就熟识的欧阳城和欧阳盟?

欧阳家两兄弟小时候在宫里做伴读,长大之后,欧阳盟作为苏太后的亲外甥,常跟随苏灿灿来荣华宫拜见。

至于欧阳城,上次随先帝御驾亲征,有军功和救驾之功,少年将军的名号响亮,又高大俊朗,如今官居御前侍卫统领,兼神机营提督,兼骠骑将军。

琢磨间,皇帝的右手五指轻轻敲击大腿,心想:如果皇姐看上这两人,我不能答应。

想明白之后,他脸色变得一本正经,关心地问:“皇姐想要谁做驸马?”

苏荣荣刻意压低嗓门,亲自说出来:“欧阳大将军的长子,欧阳城。”

“他年少成名,又忠心耿耿,一身正气,如此好儿郎才配得上你皇姐。”

新帝苦笑,摇头。

苏荣荣、福乐、福善和衡亲王眼见新帝不答应,心里都咯噔一下,有些失望。

苏荣荣疼爱亲闺女,福乐与福宜心有灵犀。

福善和衡亲王虽然年纪尚小,但都跟福宜皇姐是一条心,都希望皇姐高高兴兴地嫁给钦慕之人。再加上两人还是孩子,“三思而后行”的城府不深,于是嘴巴有话就说,直接化身小媒婆。

福善脆生生地说:“皇兄,为什么不成全皇姐?”

衡亲王皱起小眉头,在旁边帮腔:“我也喜欢城哥哥,皇兄不也看重他吗?为什么要棒打鸳鸯?”

苏荣荣和福乐面色紧张,目不转睛地注视新帝。

新帝无奈地解释:“这不是棒打鸳鸯,而是……恐怕只是一厢情愿罢了。”

福善拉扯新帝的衣袖,摇一摇,天真地说:“皇兄,皇姐是天下第二美人,那个小将军肯定会喜欢她,绝不是一厢情愿。”

在她心里,皇姐的美貌排第二,娘亲的美貌排第一,自己排第三。

新帝啼笑皆非,又耐心地解释:“本朝有个铁规矩,驸马不得干政。”

“欧阳城智勇双全,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我要重用他,不能让他当驸马。”

此话一出,桌旁的其他人面面相觑,气氛瞬间冷清、失落。

片刻后,苏荣荣凝视新帝的眼眸,用略带恳求的语气说:“皇儿,你可以既让他当驸马,又破例重用他,一举两得,岂不是佳话?”

新帝再次摇头,坚定地说:“母后,有些规矩如同大山,我登基不到一年,应以稳重为主,不能随心所欲。”

“如果满朝文武听说此事,肯定要以‘公主易得,将才不易得’之类的话来反驳。”

苏荣荣眼睛里浮现泪光,招欧阳城为女婿的心顿时死了一半,不敢干动摇儿子皇位之事。

她强颜欢笑,重新拿起筷子,说:“先吃饭,至于其它的事,不急在一时。”

接下来,他们吃得没滋没味,个个怀有心事。

福乐跑去寝殿,安慰福宜。

福宜泪流满面,喃喃自语:“好一个公主易得,将才不易得……我宁肯不做这受人轻视的公主!”

福乐抚摸她的后背,眼睫毛低垂,心里也不是滋味。

不知哭了多久,耳朵突然听见“恭送皇上”的声音,福宜狠下心,咬着牙,跑出寝殿,华丽的裙摆如同蝴蝶在煽动翅膀,想飞过鸿沟……

她跑到御辇旁,与刚坐上御辇的新帝四目相对。

新帝眼神冷静、复杂。

福宜泪眼婆娑,先恭恭敬敬地行一个大礼,然后哽咽道:“为了嫁给他,我愿意放弃公主的头衔和封赏,希望皇上成全。”

这一刻,她清楚地明白,眼前的新帝虽是她的亲弟弟,却不会对她言听计从,甚至很可能会因为权谋而牺牲她的姻缘幸福。

她要争取这段姻缘,就必须鼓起勇气,舍弃公主的身份。

她做不到两全其美,只能选择其一。

曾经,她把“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背得滚瓜烂熟,漫不经心,今天才终于深深地体会到至理名言带来的心痛。

新帝心情沉重,深呼吸,表面平静地说:“皇姐稍安勿躁,不要冲动。”

福宜昂着头,斩钉截铁地道:“我绝非冲动,不想一辈子白活。”

新帝叹气,说:“此事从长计议。”

然后,他吩咐太监:“回御书房。”

眼看御辇逐渐远去,苏荣荣牵住福宜的手,带她回荣华宫去,推心置腹地劝说:“乖女,其实女子这一辈子,并非只钦慕一个人。”

“天上的风云会变幻,人心也会变。”

“等你去宫外见识更大的天地,认识更多文武才子,就豁然开朗,不至于钻牛角尖里。”

福宜倔强地摇头,用手背擦一下眼泪,哽咽,肩膀因哭泣而抖动,她坚定地认为:欧阳城就是世间最优秀的年轻将军,让她魂牵梦萦。除了他,她不会再喜欢别人。

曾经,她仗着自己是得宠的公主,以为自己一定能得偿所愿,却没料到公主身份反而是自身美好姻缘的挡路石。

她搂住苏荣荣,撒娇:“娘亲,我不要配那些平庸的驸马,我要嫁给喜欢的人。”

“皇上不肯成全我,只有娘亲能帮我。”

苏荣荣心疼极了,抚摸福宜的脸颊,连忙安慰:“来日方长,你急什么?”

— —

另一边,新帝怀疑欧阳城是否故意勾引福宜长公主,于是他把欧阳城叫到面前,进行试探。

“爱卿,你对姻缘有何看法?”

欧阳城一听这话,心里吃惊,表面上依然保持镇定,说:“世间有千千万万种人,也有千千万万种姻缘。”

新帝微笑道:“爱卿更向往哪种姻缘?”

欧阳城斟酌片刻,回答:“甜蜜即可,就像普通夫妻那样。”

说这话时,他一颗心开始别扭地打结。他的心结就是——尚未娶到赵甜圆。

新帝进一步试探:“朕未出过宫,没亲眼见过普通夫妻是何种模样。”

“爱卿能否描述一番?”

在姻缘之事上,欧阳城是个光说不练的假把式,所以越被皇帝追问,就越窘迫,脸和耳朵都红了,偏偏又不敢用那些随便的话敷衍新帝。

于是,他一边在脑海中想象赵甜圆先冲他做鬼脸,后又灿烂地对他笑,冲过来抱住他,一边面红耳热地说:“微臣也只是了解一个大概罢了,比如夫妻之间都一心一意,又相识相知多年,最好是青梅竹马。”

“这只是微臣的浅见,请皇上不要见笑。”

说着说着,他浑身燥热,后背上仿佛有蚂蚁大军在爬。

新帝露出笑容,听到“青梅竹马”四个字,突然就想歪了,暗忖:提到姻缘,欧阳爱卿明显有些害臊,不像那种好色的厚颜无耻之徒。何况,他一向有志气,明知驸马不能干政,应该不会故意去勾引朕的皇姐。

新帝再转念一想:皇姐与欧阳城确实算青梅竹马,如果皇姐甘愿以庶民身份嫁给他,倒也不是不行。或许千百年以后,这段姻缘反而可以变成一段佳话。

欧阳城不是新帝肚子里的蛔虫,哪晓得新帝想撮合他和福宜长公主?

此时,他小心翼翼侍奉皇上,连脑海里的赵甜圆都不敢多想。

新帝没再追问此事,而是拿起毛笔,认认真真地批阅奏折,还时不时拿奏折上的事情询问欧阳城的看法。

欧阳城有问必答,同时深思熟虑,不敢胡乱开口。

新帝问:“民间更崇拜神佛,还是更崇拜帝王?”

“如果帝王借地方官之手,去处罚为非作歹的寺庙,百姓会不会因此怨恨官府?”

欧阳城想一想,恭恭敬敬地回道:“民间有聪慧者,也有愚昧者,没有千篇一律的想法。”

“君权神授,崇拜帝王与崇拜神佛并不冲突。”

“至于惩罚为非作歹的寺庙,只要证据确凿,百姓一定拍手称快,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

新帝听完之后,喝一口茶,感到舒心,然后批阅下一封奏折。

他尚未立皇后,也未纳妃,所以把全身心都投入国事。

身为少年皇帝,他心怀大志,满腔热血,意气风发,想超越先帝,比肩历史上最顶尖的五位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