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闵心急如焚,他深知若不能尽快脱身,恐怕今日便难以幸免。于是他毫不犹豫地高声呼喊,召唤亲卫们速速上前助战。
就在此时,秦子玉瞅准时机,猛地使出一记威力惊人的千军破,只见一股强大的力量如排山倒海般席卷而来,瞬间将那些正欲靠近冉闵的家将们击倒在地。
这些倒在地上的冉闵家将们尚未来得及起身,便被恰巧路过的铁枪营士兵们迅速制服,并成为了俘虏。
此时的冉闵已然孤立无援,面对秦子玉的猛烈攻击,他只能拼尽全力与之周旋。
然而,秦子玉亦非等闲之辈,他眼见冉闵陷入绝境,当机立断地施展出三生盟约,这一招犹如天罗地网一般,将冉闵紧紧地牵制在了原地,使其难以动弹。
与此同时,杨业率领着大刀营如神兵天降般杀至,成功地切断了乞活军的退路,形成了一个密不透风的包围圈。
失去了冉闵的指挥,乞活军顿时乱作一团,尽管他们数次发起大规模的突围行动,但都被秦子玉和杨业所率领的军队轻易击退。
眼看着乞活军的士气逐渐低落,秦子玉见时机已到,便决定尝试招降冉闵。他高声喊道:“冉将军,事已至此,你已无力回天,难道非要让乞活军全体将士都命丧于此,你才肯认清现实吗?”
冉闵闻言,怒目圆睁,厉声反问道:“阁下究竟是何人?有何资格来招降我和乞活军?”
秦子玉嘴角微扬,不紧不慢地回答道:“孤乃秦子玉!”他的声音虽然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既然是梁王当面,冉某倒是想问一下,梁国打算如何对待乞活军?”冉闵问道。
“梁国若得冉将军,自是如虎添翼啊!”秦子玉满脸笑容地说道,他对冉闵的才能和实力非常认可。
冉闵听了秦子玉的话,心中略作思考,便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梁王如此厚爱,冉闵愿降!”话音未落,他便翻身下马,单膝跪地,表示臣服。
秦子玉见状,赶忙上前扶起冉闵,一脸郑重地说道:“永曾不必多礼!”接着,他转头对身后的书记官吩咐道:“开始记录:封冉闵为梁国柱石将军,领三万乞活军,补给标准以四镇将军为准。”
冉闵听到自己被封为柱石将军,心中大喜,连忙谢恩道:“谢主隆恩!”在他的带领下,两万余乞活军也齐声高呼:“谢主隆恩!”
秦子玉成功收服了乞活军,心情愉悦。他随即带着冉闵登上城墙,一同观察战场形势。
站在城墙上,冉闵看到城下正在猛攻城墙的阎行,心生一计。他主动向秦子玉请缨,愿意去劝说阎行投降。
秦子玉略加思索,觉得冉闵的提议不错,便点头应允。
于是,冉闵站在城墙上,对着城下的阎行高声喊道:“阎大将军,你我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啊!”
阎行听到冉闵的喊话,顿时怒不可遏,他大骂道:“冉闵小儿,如此背主求荣,实乃卑鄙小人也!”
冉闵冷笑一声,回应道:“阎大将军,你将三万乞活军置于死地,难道还不许冉某死中求活吗?”
阎行闻言,顿时语塞,他沉默片刻,似乎在思考冉闵的话。
侯选匆忙赶到阎行面前,满脸焦急地劝说道:“大将军啊,冉闵这叛徒竟然投降了敌人,我们原本里应外合的计划现在完全泡汤了!少了那三万乞活军,我们剩下的粮草虽然还能勉强支撑,但也只能让大军绕路返回同心了。”
阎行听到这个消息,顿时怒不可遏,他瞪大了眼睛,怒喝道:“冉闵这小崽子,竟然如此不讲信用,害得我们的精心谋划全都白费了!可就这样空手而归,我实在是心有不甘啊!”
侯选见阎行如此愤怒,连忙解释道:“将军,现在已经没有时间犹豫了。我刚刚得到消息,梁国的镇西将军李靖早在三天前就已经收复了靖远,而且紧接着就杀入了北地郡。更糟糕的是,征南将军白起也已经抵达固原,随时都可能封锁我们北上的道路啊!”
阎行听了侯选的话,脸色变得极为难看,他意识到形势已经非常危急。他沉默了片刻,突然开口问道:“那你可知道梁国的征东将军韩信现在在什么位置?”
侯选赶忙回答道:“回将军,据我所知,韩信三天前就已经到达镇原,并与萧何会合,他们已经收复了好几个县城了。”
阎行听完侯选的回答,脸色变得愈发阴沉,他知道再拖延下去恐怕连退路都没有了。于是,他当机立断,毫不犹豫地高声下令:“鸣金收兵!”
阎行在夜幕的掩护下,率领着他的军队匆忙撤退。当秦子玉收到这个消息时,敌军早已绕过固原,如幽灵般悄然离去。
白起曾试图对阎行的撤退进行拦截,但可惜的是,他的努力并未取得显着成效。尽管白起英勇无畏,但阎行的撤军速度极快,使得白起的拦截行动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阎行撤退到同心后,并没有继续前进或后退,而是选择在那里屯兵驻扎。他似乎有意保存实力,不轻易冒险。为了确保安全,阎行下令让李信和王伯当率领的十万大军退守到同心西面的要塞,以加强防御。
与此同时,同心南的要塞则由侯选带领军队驻守。这样一来,阎行就可以亲自坐镇同心城,居中调度,策应各方。
秦子玉在得知阎行的动向之后,毫不费力地占领了西吉城北的要塞。这一胜利让他信心倍增,于是他开始积极筹备对同心南要塞的进攻。
诸葛亮向秦子玉提出了一个建议:即使是面对看似弱小的敌人,也应该全力以赴,不能有丝毫的侥幸心理。他主张通知韩信和白起一同参与进攻,形成强大的攻势。
秦子玉深知战争的复杂性和残酷性,明白在战阵之中不能投机取巧。因此,他果断地批准了诸葛亮的计划,决定调集各方力量,共同攻打同心南要塞。
另一方面,李靖的推进速度异常迅猛。仅仅三天时间,姜维所率领的大军就如狂风般席卷而过,攻占了兵力空虚的灵武。随后,姜维的主力部队并未停歇,而是继续向东挺进,迅速围困了富平。
北凉王韩遂听闻阎行被围,吓得浑身发抖,如坠冰窖。他心急如焚,连发十二道旨意,催促阎行火速回援。
与此同时,秦子玉在西吉县衙内召见了韩信和白起。三人围坐在一起,共同商议应对阎行的策略。
韩信首先开口道:“主公,依属下之见,应将阎行的三十万大军留在同心。如此一来,他们便无法退回北地郡,我们后续的战事也会轻松许多。”
白起闻言,也主动请缨道:“主公,属下愿率部穿插至池阳,截断阎行的退路。只是,这需要柱石将军冉闵的配合。”
秦子玉深知此计的关键在于冉闵的支持,他不敢有丝毫怠慢,立刻派人去传唤冉闵。
冉闵匆匆赶来,听完白起的穿插计划后,毫不犹豫地表示愿意全力配合。
秦子玉见状,果断做出决定,将冉闵和他所率领的三万乞活军交由白起统一指挥,执行穿插池阳的任务。
至此,针对阎行的战略部署已初步完成。接下来的同心战役,秦子玉原本打算交由诸葛亮来指挥。
然而,令他意外的是,诸葛亮却有自知之明。他不仅婉拒了秦子玉的任命,还极力推荐韩信来主持这场关键战役的大局。
秦子玉对诸葛亮的谦逊和识大体深感钦佩,当即从善如流,任命韩信为同心战役的总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