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仪带领着三千名士兵,像幽灵一样悄悄地向城墙逼近。他们脚步轻盈,仿佛与黑夜融为一体,没有发出一丝声响。
当他们距离城墙仅有几步之遥时,许仪正准备踏上台阶,突然间,城头上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他心中一紧,知道自己被巡逻的校尉发现了。
许仪反应迅速,他的手如同闪电一般,迅速地从背后抽出一支箭矢,毫不犹豫地射向那名巡逻的校尉。然而,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股诡异的怪风突然袭来,吹偏了许仪射出的箭。
那支箭擦过巡逻校尉的身体,只造成了一点轻伤,但却没有致命。受伤的校尉立刻意识到危险,他拼尽全力,敲响了手中的铜锣,并扯开嗓子大声呼喊:“敌袭!”
许仪见状,心中暗骂一声,迅速再次搭箭,准备补上致命的一箭。然而,就在他松开弓弦的瞬间,巡逻校尉已经发出了警报,铜锣声在寂静的夜空中回荡,惊醒了城墙上的守军。
此时,潜伏在距离城门洞三百米远的贾充听到城头的锣响,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他意识到许仪那边提前暴露了,情况已经变得十分危急。
贾充当机立断,对身旁的典满说道:“许仪那边提前暴露了,咱们也不能再等了。立刻行动!”
典满得到命令,毫不犹豫地抓起双斧,如同一头发狂的野兽一般,径直冲上了大街。他的速度极快,三百米的距离,他仅仅用了二十秒就冲到了城门洞前。
与此同时,听到锣响的守军们也迅速做出反应。两个十人队如同训练有素的战士,迅速并驾齐驱地进入阵地,准备迎击来犯之敌。
典满定睛一看,只见一群人正拼命地推动着木制的拒马,想要挡住他们的去路。他来不及多想,迅速从腰间抽出一把斧头,用尽全身力气朝其中一名十夫长扔去。只听“砰”的一声,斧头不偏不倚地砸在了那名十夫长的脑袋上,当场将他砸死。
与此同时,典满手持另一把斧头,如饿虎扑食般冲向了另一名十夫长。那名十夫长见状,吓得脸色苍白,转身想要逃跑,但典满的速度更快,几步就追了上去,手起斧落,将他也砍倒在地。
守军们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呆了,他们原本气势汹汹地冲锋,此刻却突然变得惊慌失措,脚步也不由自主地慢了下来。
有了典满的阻击,守军们根本无法合拢拒马,这给了贾充带领的主力部队可乘之机。贾充见状,立刻下令士兵们加快速度,如潮水般冲向城门洞。
然而,当他们冲到城门洞时,却发现里面剩下的守军早已严阵以待。这些守军显然是训练有素,他们紧密地排列在一起,手中的长枪如林,形成了一道坚固的防线。
贾充见状,连忙指挥士兵们发起冲锋,试图冲破这道防线。但守军们防守得异常顽强,贾充的士兵们虽然勇猛,却始终无法突破他们的防线。
“典满!”贾充眼见局势不利,心急如焚,忍不住大吼一声。
“充哥,我在!”典满听到贾充的呼喊,立刻满头大汗地冲到他身边,兴奋地回应道。
“你来打头,强攻,一定要快!”贾充见典满来了,心中稍安,连忙吩咐道。
典满闻言大喜,他早就等不及要大显身手了。只见他双手各提一把大斧,如同一头发狂的野兽,径直朝城门洞冲去。
西门的喊杀之声,很快就传到了城外。正在营帐中休息的秦子玉听到动静后,心中一紧,立刻起身穿戴盔甲。
“丞相,到底是什么情况?”秦子玉一边系着盔甲上的带子,一边焦急地问道。
“回主公:依微臣之见,此情形多半是白天李儒拿渭源百姓充当炮灰所引发的后遗症。观此动静,想来西城十二家已然蠢蠢欲动了。”诸谋士分析道。
秦子玉闻听此言,眉头微皱,面露思索之色,缓声道:“以丞相之见,此中莫非有诈不成?”
诸葛亮轻摇羽扇,不疾不徐地解释道:“主公,依微臣之见,其中有诈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倘若李儒未曾以百姓为炮灰,或许尚有几分可能。然白天城头那惨不忍睹的景象绝非虚妄,西城十二家断然不会以自家族人的性命来支持董卓军。”
秦子玉闻听诸葛亮所言,心中稍安,略作沉思后,当机立断道:“既如此,传我命令,命吕布率狼骑以最快速度疾驰西门,务必要在最短时间内控制城门,为我大军进城开辟通道!”
吕布得令后,毫不迟疑,率领麾下狼骑如疾风般朝西门疾驰而去。
待吕布离去,秦子玉旋即转身,环视诸将,沉声道:“诸位将军,待吕布控制城门后,尔等便依序展开攻城,不得有误!”
众将齐声应诺,各自整顿兵马,严阵以待。
且说吕布率领着那支如狼似虎的狼骑风驰电掣般地赶到城门附近,突然间,他瞥见了一道纵横交错的斧光从那扇厚重无比的城门上透射而出。这道斧光犹如闪电一般,瞬间将城门撕裂成无数碎片,然后这些碎片如雨点般散落一地。
待尘埃稍稍散去,一个凶神恶煞的身影出现在众人眼前,此人正是手持巨斧的典满。他威风凛凛地站在原地,那股气势仿佛能震慑住一切敌人。
吕布见状,心中不禁对典满的勇猛暗自赞叹。他立刻催动胯下战马,如一阵疾风般疾驰到典满身旁,满脸赞赏地说道:“你真的非常出色!如此神勇,可愿加入我的狼骑?”
典满闻言,连忙拱手谢道:“多谢将军厚爱,只是眼下敌军来势汹汹,我族丁训练尚浅,恐难以抵挡太久。还请将军速速进城,以免贻误战机。”
吕布闻听此言,深知形势紧迫,便不再多言,只是点了点头,然后率领着狼骑如旋风般呼啸而过,直冲向城门。
就在吕布进城的同时,杨业和王陵也已成功地将云梯挂靠在了城墙上。只见那两座云梯宛如两条巨龙,稳稳地立在城墙之上。
紧接着,大刀营和铁枪营的士兵们如履平地般顺着云梯迅速攀登而上,眨眼间便登上了城头。他们动作敏捷,配合默契,迅速地扩大着控制区域,将城头的守军打得节节败退。
而此时,秦子玉也率领着大军顺利地进入了城内。然而,当他进城后,却发现大军正在围攻西一城的军营。
只听得那军营中传来阵阵怒吼声:“贾充,你这个言而无信的小人,你必定不得好死!”原来是樊稠正在怒不可遏地咆哮着。
贾充嘴角泛起一抹冷笑,说道:“我等迎接刺史董卓进城,本是一番好意,岂料李儒这竖子,竟然拿渭源百姓当炮灰!既然引狼入室已是大错特错,那便由我来亲自纠正这个错误吧!”
他转头看向樊稠,眼中闪过一丝怜悯,“樊稠啊,你若觉得自己有冤屈,大可去找李儒那厮理论一番,我可没闲工夫与你纠缠。”
樊稠闻言,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怒气。他对自己的实力颇有自信,本以为能够轻易解决掉西城的十二家势力,然而,就在杨业和王陵突然出现的一刹那,他的信心瞬间崩塌,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绝望。
“樊稠,梁军已然进城,你若还懂得审时度势,就莫要再做无谓的抵抗了。”王陵高声喊道,语气中透露出一丝惋惜。
樊稠怒目圆睁,咬牙切齿地回应道:“刺史大人待我恩重如山,我岂能背信弃义?今日就算拼上这条性命,我也要誓死相报!”
王陵见状,无奈地叹息一声:“可惜啊,可惜……”
就在这时,一名副将匆匆上前,向王陵禀报:“将军,投石车已经组装完毕。”
王陵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当即下令:“好,那就开始吧!”
随着他的一声令下,十架投石车同时发射,十枚熊熊燃烧的火油弹如流星般划过天际,直直地砸向了樊稠的军营。
樊稠见状,急忙下令让人灭火。然而,他却万万没有想到,这火油弹遇水不但不灭,反而燃烧得更加猛烈,瞬间将火势蔓延开来,整个军营都被火海吞没。
樊稠见状,心知用水灭火已然无望,当机立断改变策略,让人用沙子覆盖火焰。这一招果然奏效,火势渐渐得到了控制。
然而,覆沙灭火虽然有效,但却极大地消耗了守军的体力,让他们在接下来的战斗中愈发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