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到底是当了一辈子的老实人,跟自己的侄儿开口,都要考虑半天。

余乐天多少有点无奈,他这些伯父们未必是不努力,他们更多是输在口才和认知上。

“可以的,你想干什么,跟刘姑父说也行,找我家老爷子也都行,但一定要量力而行,来福伯父你也五十多了,比不得年轻人,不要逞强。”

赚钱都是小事,这要是倒在他的公司,才是真正的大事。

如果有可能,余乐天甚至愿意给他们几十万。

但他知道他们不会要,或者拿了钱,关系就断了。

“放心,你来福伯父干了一辈子苦力,有分寸。”

来福伯脸上顿时堆满笑容,手上的动作明显快了几分。

心事解决后,动作自然变得更加流畅。

“对了,我们家九四和青青,要是犯错你就教育他们,不用考虑我和伯母的面子。”

家里的孩子赚了钱,来福伯父感受是最直观的。

尤其是他家的纨绔儿子,出海一趟就拿回来十多万,还能帮着家里把债务还掉,这让他很是感慨。

儿子终于长大懂事,知道为家里分忧了。

儿子都能这么赚钱,来福伯父多少又有点危机感。

他明显感受到,自己在家里说话的份量在降低。

甚至以前唯唯诺诺的儿子,很多时候还敢跟他争论,纠正他错误的观点。

这让来福伯父既郁闷又有几分欣慰。

作为老父亲,他不希望看到儿子挑战自己的权威,但又希望儿子挑战他的权威。

这就是很矛盾的心理。

“哎呀,我说你一天就是吃饱了撑的,他们年轻人有年轻人的相处方式。

青青和九四人家知道努力,不用你在整天操心这操心那的。

别的不说,你就看看这一年,他们离开你,不也活得好好的嘛。”

余乐天的老爹忍不住教训这个管得有点多的堂弟。

他对余乐天兄弟的教育方式就是开放式的。

能自己干的事情,他绝不插手,除非余乐天兄弟找到他,他才会将一些做事的方式方法说出来、

当然,这和人的成长经历有很大的关系。

余乐天的老爹可是14岁就敢去90年代广州闯荡的狠人。

而来福伯父一辈子都在金山县城,去省城的次数掰着指头都能数过来,出省就更不用说。

两人的成长经历不一样,教育孩子的方式自然也就截然不同。

来福伯父就是恨不得给孩子把每一步都安排好,可偏偏他没有这样的能力。

“四哥,我那两个要是阿伟他们兄弟的本事,我睡着都能笑醒。”

来福伯父面对余乐天老爹的教育,也只能悻悻听着。

没办法,余乐天老爹父凭子贵,在他们这一代中,享有最高的话语权。

下来就是余乐天的二伯,经济实力在家族也是很强的。

尤其是二伯家的两个儿子在余乐天的帮助下,混得也是相当不错。

余乐辉的鱼档规模越来越大,自己还是余乐天餐饮集团研发部的工程师。

余乐华在仕途上也取得不错的突破,目前在厦门新开的国际水产市场开发区管委会任职,也很有出息。

“你就不要操心那么多,他们跟着阿伟,以后会慢慢好起来的,只要他们踏实肯干,还能赚不到钱?”

刘姑父也笑着安慰自己的小舅子,他以前也是这样的人,恨不得给子女安排好一切,但自己偏偏没有这样的能力。

现在他发现,要让孩子们走出去,自己去闯荡,这才是正道。

他们家刘伟这一年下来,就成熟稳重太多。

每次见到都有很大的变化,终于让他这老父亲放心下来。

老辈子们聊天,余乐天自然是不好插嘴的,只能老老实实听着。

余乐天都没有开口,其他人自然就更不好开口。

在尊敬长辈方面,余乐天总是努力做到最好。

整个杀年猪的过程就这样混乱而有序的进行着,大家分工合作,其乐融融。

至于厨房那边,自然是家里的大厨余乐辉和余乐华两人负责。

余乐华在部队干过几年厨师,那可是党国培养的人才。

他们两人执掌后厨,余乐天放心。

到中午吃饭的时候,足足有五桌人五十多号人。

这让余乐天很是感慨。

曾几何时,他们家过年都没有几个人来,现在只是杀个猪都能有这么多人来帮忙。

明天家里过年,岂不是来的人会更多?

好在陆萱萱见到人多,已经安排人送来不少的海鲜和其他的牛羊肉蔬菜。

要不然还真是有点麻烦。

到吃饭的时候,余乐天的大伯施施然过来。

看到他的时候,余乐天只觉得很无语,这大伯精明了这么多年,这点小聪明依然在用,反正就是不想干一点活。

为了不干活,他宁愿掐着点过来吃饭都行。

“阿伟,听说你现在公司搞得不错,你哥哥挺困难的,看在大伯的面子上,拉他一把行不行。”

“那我大哥他自己为什么不来,难道他开口,我这当弟弟的还能拒绝他?”

四十多岁的人了,还要老爷子出面来帮他要工作,余乐天真不知道他这大哥这些年在社会上都是如何混的。

多说一句,余大伯和余乐天老爹关系不怎么样。

一切的根源都在于余大伯余朝国这人吧,对外人那是极尽讨好,想方设法攀附。

但是对自己兄弟,那是坑蒙拐骗各种招数都已经用完。

余乐天听得最多的就是,余朝国20多年前借他们家700块,他老娘去要钱的时候,作为大哥的余朝国,竟然当面要借条。

没有借条就要把这钱赖掉。

那可是肉价不到2元时候的700块,在农村一年到头都不一定能有这点钱。

最终的结果,二十多年,这笔钱依然没有还。

余朝国想要工作,都只敢悄悄的跟余乐天说,不敢让余乐天老娘知道,否则肯定会激烈反对。

余朝国作为家里的老大,带头作用是一点没有,把一家人的关系搞得稀碎。

余乐天自然对这大伯也没有什么好印象。

虽然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认知看法,余乐天的思想不会太过于受到老爹老娘的影响,他自己看到的余朝国,做事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