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几天,杨辰回省城办点事,正好把准备好的材料给花幼兰送去。
倒不是借机去问提拔的事,杨辰并不着急,而且也不是十天半月,甚至一两个月的事,有的都传出来风声了,几个月没动静的都有。
杨辰拿这个,基本只能算是一个发展规划,根据昌州目前的工业状况,结合杨辰对未来的记忆,把昌州下一步的发展重点放在了电子信息、汽车、新能源等几个方向。
如果昌州省真的按这几个方向发展,那可真的就相当于杨辰给他们开了金手指了。
不过规划这东西,你不点明的话,人家也不会太当回事,上级部门的规划,如果不附带政策,下面的人还不重视呢,更不用说你个人的一些想法了。
这个杨辰也不强求,有的人也不是人力所能改变的。
花幼兰倒是看的挺认真,毕竟常务副省长对她来说,基本上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
她也知道,她在这个位置上,最起码也得拿出中上的表现来,才能赢得更进一步的机会,不然的话是跳不出这个圈子的。
看了之后,她对杨辰说道:“不知道怎么回事,看你写的东西,就感觉很有道理,看秘书班们写的东西,就有点不知所谓。”
这个杨辰也无法解释,大概是自己写这个时候的自信透过文字传达给了花幼兰。
见杨辰不回答,花幼兰也强求。
而是又对杨辰说道:“你的事老许已经向刘书记汇报过了,刘书记没有表示什么意见,毕竟他刚来,对宜城市的情况不熟悉,对你也更不了解。”
正当杨辰瞪大了眼睛表示不解时,花幼兰又跟着说道:“刘书记对情况不了解,但下面的正当要求他又不能置之不理,老许说了,宜城市承平已久,全市上下都有一种小富既安、不思进取的氛围,所以他想找个年轻人来对他们造成一些冲击,形成鲶鱼效应。”
“特别是又介绍到宜城市近些年缺少大项目的投入,又缺乏新主导产业的打造,招商引资工作又经常排在全省倒数的位置,所以想把你要过来委以重任。”
“刘书记没有表态,但是看着有些意动,这种情况他肯定会征求其它人的意见,你猜他会征求谁的?”花幼兰问道。
“你的?”杨辰反问道。
花幼兰摇了摇头:“怎么可能,如果他还需要征求我这个前任组织部长的意见,那也不会换掉我了。”
然后不等杨辰再问,直接告诉了杨辰答案:“是姚启智,人家毕竟是省委副书记,人事三驾马车之一,他肯定不可能去征求柳道源的意思,所以只能是姚启智。”
“老姚那边问题不大,我们目前合作的还不错。”
看杨辰有点不解,花幼兰给他解释了一下。
简单来说,就是花幼兰和姚启智结成了事实上的同盟后,两个人互换了自已手中的资源。
毕竟以前姚启智就是常务副省长,花幼兰接的他的位置。
而他省委副书记的核心权力 ,就是人事调整工作,而花幼兰以前是省委组织部长。
所以两个人结盟,有基于省里偏中立势力的合作,也有基于利益上的考量。
这个关系自然不归许鸿尚负责,而是让花幼兰来摆平。
只要能够说动刘心怀和姚启智,基本上就成功了一半,等到实际提拔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会看花幼兰的面子选择同意,因为大家基本上都知道杨辰跟花幼兰的关系。
花幼兰却叹了口气,为难地说道:“但是老姚也提出了一个小小的要求,你这不是马上要离开定山县了,定山县再有什么事也跟你没多大关系了。”
“他有个不成器的儿子,跟几个狐朋狗友一块做生意,听说你们县的房地产市场比较火热,就想去你们那里低价拿块地,自己开发也好,或者转手也好,你看怎么样?”
听了之后,杨辰犹豫了起来,低价?多低算低,这帮公子哥们,肯定不乐意多掏钱。
但是杨辰又不想开这个先河,毕竟他已经拒绝了好多打招呼的,一般的关系,他肯定不会同意,因为一旦这样做了,损害的是定山县的整体利益。
但是有时候,有些关系又很难拒绝,今年以来,随着定山县的经济发展,房地产市场也越发火爆,特别是增速成为全省第一后,更加吸引觊觎的目光,各种打招呼的都有。
杨辰正苦恼呢,想不到花幼兰这里又介绍一位,还是不容拒绝的那种。
杨辰正在思考该如何应对时,花幼兰又对杨辰说道:“你不是想你离开后,让你那个韩叔接班,我也跟老姚说了,老姚也初步表示同意,但是想让他尽全力促成这些事,还得你这边让他儿子感到满意。”
杨辰立刻纠结起来,他不管是现在走还是未来走,设想都是韩国强接他的位置,这个他最早就跟江鸿图交流过,后来也跟高军辉沟通过。
至于方璧海就更不用提了 ,在他还是市长的时候,杨辰就给他打过招呼。
很多时候杨辰做决定时,容易投鼠忌器,原因就在于此。
现在连绍成来了,杨辰感觉更不在话下了,他可能会阴拦杨辰的进步,但一定不会拦着韩国强进步。
但是县委书记的任命,市里只有推荐权,任命权在省里。
要是以前花幼兰担任组织部长期间,杨辰还没有什么可担心的,因为县委书记对省里来说,只是小意思,没有什么省领导会很关注这个。
但是不要忘了,杨辰身还有一个昌北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的职务,这可是个副厅职务,韩国强就算是能接县委书记,也不一定能接了这个。
杨辰如果不离开清沅,可能还会兼着这个职务。可都要走的话,还是想把这个职务也留给韩国强。
最终杨辰只好很无奈地说道:“行呀,你让他跟我联系吧,我先了解一下,他的胃口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