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五百个被困在山谷里的女真人,此刻陷入了极度的混乱和恐慌之中。有些人惊恐地掉头往回跑,希望能与山谷外的同伴会合,一起搬开障碍物,逃离这个可怕的地方;有些人则大喊着继续前进,仿佛这样可以驱散内心的恐惧;还有一些人,竟然因为过度紧张而神经错乱,不顾一切地往两边陡峭的山壁上攀爬,试图寻找其他出路。

在这片浓密的烟雾中,人的呼吸变得异常困难,视线也受到了严重的阻碍。更糟糕的是,不时有巨大的滚木和石头从上方滚落下来,狠狠地砸在人们身上,将他们砸得筋骨断折、头破血流。面对如此惨烈的场景,这些女真人已经失去了理智,只能听凭本能的驱使,盲目地行动。

屯齐和洛托两位将领眼见局势失控,无法组织起所有的队伍,心急如焚。

他们当机立断,决定带领各自的亲兵护卫,大约七八十人,迅速策马向前冲锋。因为后路已经被堵死,而且在短时间内根本无法打开,而两边的山壁更是无路可走,所以他们现在唯一的选择就是拼死向前冲,希望能够突破前方严阵以待的明军阵列。

但他俩相信,野战之中,就算是再厚实的明军阵列,他们也能凿穿。

萨尔浒一战中,那马林凭险据守,手下上万人,不过也只是守了两个时辰就全军覆没,八旗兵自此天下无敌。

“跟上,都跟上!前面就是生路!”

“那些南方的尼堪们,想要灭了我等建州勇士,非要崩了他们的大牙!”

屯齐和洛托两人身先士卒,一马当先地在前方疾驰,同时口中不断高呼,招呼着身后的部曲们紧紧跟上。他们的呼喊声在山谷中回荡,激励着每一个士兵奋勇向前。

经过一番疾驰,他们终于集结起了一支两百多人的队伍。不等剩下的人,就往前狂奔,赶紧脱离烟雾。然而,山谷并不是一条笔直的通道,而是拐了一个大弯。就在这个转弯处,烟雾逐渐消散,原本密集的乱箭、滚木和石头也变得稀少起来。

透过烟雾,前方隐约透出一丝光亮,让人能够看到一片开阔的视野。屯齐和洛托心中一喜,以为前方已经没有太多阻碍了。

然而,他们的喜悦还未持续多久,突然间,一声惊天动地的炮响传来,震得山谷都为之颤抖。紧接着,前方百米处,一支严阵以待的明军如鬼魅般杀出,拦住了他们的去路。

或者说这支明军早早就等待在这里了。

这支明军人数不多,同样只有两百多人,但他们的装备精良,士气高昂,显然是有备而来。山谷狭窄,人多了反而难以展开阵型,因此双方的兵力相当。

屯齐和洛托见状,不仅没有丝毫畏惧,反而哈哈大笑起来。区区两百多人的明军,竟然妄图阻挡他们的去路,简直是不自量力!

“儿郎们,随我杀穿这些明狗!谁能斩杀对方敌将首级,我给他一个光明的前程!谁能砍倒对方的大旗,我也给他半个前程!”屯齐高声喊道,他的声音在山谷中回荡,激励着每一个金国士兵。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金国的军规向来严苛,每到临敌之际,都会拿出丰厚的封赏来激励士气。而且战后也不用担心这些赏赐会被人贪污,因此士兵们在临战的时候,状态都异常亢奋,恨不得立刻冲上前去,将敌人斩杀殆尽。

屯齐和洛托环顾四周,只见他们身旁的士卒们,皆是悍勇无比的八旗兵。这些士兵们在经历了最初的晕头转向后,如今已迅速恢复了常态,看上去与未曾遭遇过埋伏一般无二,士气丝毫未见低落。

如此军心可用,实乃幸事!无需主将下令,这百人队伍中自然会涌现出一些敢死之士,他们身先士卒,如饿狼般露出嗜血的目光,紧紧盯住了前方骑马的明军将领。在他们眼中,冲入敌阵乃是首功,若能斩杀明军将领,更是头功中的头功!

刹那间,急促的马蹄声响彻山谷,如战鼓擂动,震得两边山壁簌簌落下小石子和枯枝败叶。而那骑马的明军将领,正是吴三桂。他久经沙场,与八旗兵多次交锋,自然毫不畏惧。不仅如此,他手下的士卒们,多数都是关宁军的旧部,对这老对手八旗兵,也并无太多畏惧之心。

想当年,他们依仗车营和墩堡之利,但凡防守作战,总能让八旗兵吃尽苦头,苦不堪言。

如今有了新式火器,而且还是用于防守,这让吴三桂率领的明军在心理上自然占据了一定的优势。他们严格按照步兵操典的步骤进行部署,两百多个步兵火铳手整齐地排列成数排,每个人都端着一米多长的崇祯一式火铳,姿势各异,有站姿、半跪和趴伏的三种姿势,形成了一种三段式射击的阵型。

这些火铳手们表情冷峻,手中的火铳冰冷而沉重,仿佛在默默等待着一场激烈的战斗。他们的目光紧盯着逐渐逼近的八旗兵,目测着双方之间的距离。

吴三桂站在队伍前方,他的目光同样落在了越来越近的八旗兵身上。他冷静地观察着敌人的动向,估算着最佳的射击时机。当双方的距离缩短到大约一百米左右时,吴三桂毫不犹豫地猛然挥动手臂,向下劈去,同时高声喊道:“放!”

随着他的命令,第一排的火铳手们迅速扣动扳机,一阵密集的枪声响起,火铳口喷出的火焰和硝烟瞬间弥漫开来。紧接着,第二排和第三排的火铳手也依次开火,形成了一道连续不断的火墙,向八旗兵席卷而去。

蔡河是禁军吴字营的一名小队官,他的出身并不显赫,只是吴家的一名家丁。然而,命运的转折让他跟随自家小主子吴三桂从辽西入关,成为了一名禁军。

为了提升军事素养,蔡河还被选派到南苑军校进行了为期半年的紧急培训。这段时间里,他刻苦学习,努力掌握各种战斗技能和战术知识。

培训结束后,蔡河跟随小吴将军南下平定商民之乱。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他表现出色,展现出了勇敢和果断的一面。

随着战争的结束,蔡河又随小吴将军来到了辽南镇。在这里,他继续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守护着这片土地的安宁。

对于蔡河来说,当兵吃粮是他的初衷。以前,他的生活依赖于吴家的放粮,所以自然服从吴家的管理。但现在,情况有所不同。虽然上司仍然是小吴将军,但放粮的却变成了皇家银行。这意味着他的生计来源发生了变化,他现在是在为皇帝效力,自然要服从皇帝的管理。

蔡河心想,小吴将军如今也是吃皇家的粮,他的想法肯定和自己这个小队官一样。既然如此,今天碰到了八旗兵,就必须豁出去,哪怕只有死路一条!

正当蔡河思考这些的时候,军中突然传来一阵天鹅音。这是一种特殊的信号,意味着战斗即将开始。紧接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大喝响起:“放!”

这声大喝如同惊雷一般,震得蔡河的耳膜生疼。他甚至来不及思考,身体就已经本能地做出了反应。多年的操练让他形成了一种肌肉记忆,手指在扣动扳机的瞬间,口中也跟着大喊一声:“放!”

“砰砰砰!”伴随着一声声巨响,烟雾如同一头凶猛的巨兽,腾空而起,遮天蔽日。在这片烟雾之中,死亡的号角似乎被吹响,那声音在空气中回荡,令人毛骨悚然。

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所震撼,时间似乎在这一刻凝固了。蔡河严格遵循着操典的条例,毫不犹豫地向后撤退,迅速装填好弹药,准备迎接下一轮的战斗。

然而,前方的景象却让他感到异常的安静。原本如战鼓一般震耳欲聋的马蹄声,此刻却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人马摔倒在地的沉重声响和此起彼伏的凄厉惨叫。

蔡河心中稍安,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他知道,按照他的经验判断,对面的建奴已经快要崩溃了。果然不出所料,一阵微风拂过,原本严整的建奴骑兵队形,如同被狂风摧残的稻田一般,瞬间变得七零八落。

放眼望去,到处都是倒下的马匹和尸体,鲜血染红了大地,形成了一幅惨烈的画面。吴三桂目睹此景,毫不犹豫地下达了掩杀的命令。

青石堡山谷一战,建奴镶蓝旗的济尔哈朗遭受重创,他的两个亲侄子也在这场激战中命丧黄泉。济尔哈朗眼见大势已去,只得率领着残余的逃兵,如丧家之犬般逃回耀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