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桑木鲁越说越激动,双目赤红,面部略显狰狞。
在整栋布达拉宫内,被作为祭品的人可不止她一人。
格桑木鲁记得很清楚,曾经有一次,她路过一个房间,看到了一群孩童坐在堆积起来的茅草堆上。
他们身上的衣裳破破烂烂,头发更是乱糟糟的,他们听不到声音,也说不了话。有的是天生的聋哑人,有的则是被毒哑了喉咙,震破了耳膜。
先一开始她以为这些人和自己一样,后来才知道那些孩子不过是用来那些喇叭们制作法器时索要宰杀的牲口!
格桑木鲁质问眼前这位领导者,难道他们就没有任何一丝一毫的良心吗?难道他们的同情都被喂给狗了吗?
——难道这样畸形的信仰,他们就能做到理所应当的接受吗?!
“纯洁的男女是制作法器的最好材料……你根本不会清楚,如果能用一个女童进行灌顶仪式,就能获得将近三年的寿元!你知道这是何等美妙的事吗?”
达赖喇嘛笑了,声音像是摩擦的沙粒。
格桑木鲁愣住了……
笑声是那般的刺耳,是那般的嘲讽。
“你也一样……你和他们,和那些农奴……都一样。
都是我们的\"好东西\"!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对方的嘲讽是那般的刺耳,格桑木鲁的眼神逐渐变得危险,心中的情绪被调动,让人感到烦躁。
她冷笑一声,“你也差不多。”
“你还是那么的愚昧……”
“我愚昧吗?不不不…你难道不知道吗?
你快死了,老的已经不能动了,我能感受得到。”
格桑木鲁微微昂起下巴,露出一抹讥讽,“你已经撑不了几天了,现在的你也不过只是在苟延残喘罢了。
相信要不了多久我就能听到你死去的消息,我甚至能够想象得到你躺在床上双目圆睁满眼,带着不甘的在床上抽搐着,然后渐渐的僵硬下去。”
格桑木鲁本以为能看到对方面色僵硬,气急败坏,甚至是失态的模样!
她觉得自己的话语应该是戳到了对方心中的痛点。
达赖喇嘛的笑声逐渐收敛,脸上带着一抹诡异的笑容
“所以……我才会如此焦急的不惜代价的把你抓回来。”
烛台燃烧的光映照在他那满是皱纹的脸上,浑浊眼球里是少女模糊的轮廓。
话音刚落,伴随着咔嚓一声,格桑木鲁回过头,来不及看清什么就被一抹金色抓住了脑袋!
那是一尊通体金色,做工精良的金佛傀儡。
“你将是助我完整……蜕变成蝶的祭品,是我精心雕刻培养的果实。”
头被死死的按在地上,她尝试抵抗,可身体就像是像是掉进了凝固的水泥地当中,无法动弹。
“不过——这么多年过去了,你难道就不感到好奇吗?”
细微的呢喃,仿佛凑到耳旁轻声细语的低语。
格桑木鲁紧咬银牙,冷笑出声:“我该好奇什么?好奇你什么时候死,还是好奇,你们究竟玩坏了多少个女孩?
我从不怀疑你们的下限,简直有多么的恶心,反人类!”
“你难道就没有察觉到吗……你好好想想看,你是从何时起对过去的生活感到模糊的?”
格桑木鲁狰狞的表情僵在脸上。
“你要是从何时开始……说不了话,听不到声音?
你是否还能想起一些大致的细节?是否还能回忆起曾经无数次的日常时光?”
“你想不起来了,对吧?”
一句又一句的话让格桑木鲁只觉大脑一阵嗡鸣,她呆呆的睁着眼睛,脑海里一片混乱。
没等她思索太多,身后的金佛傀儡将她强行拉了起来,直面眼前的老者。
对方原本奄奄一息的身体缓缓从床上坐了起来,身上的衣服脱落,露出那干枯的身体,仿佛一碰就会碎掉。
对方迈着缓慢的步伐,缓缓走上前来,笑的与对方那双迷茫之中,又带着些许混乱的双眸对视。
“你是否还记得……你?是谁?”
………
通过打听到的情报,十四行诗离开了圈内,来到外围区的某栋破旧的小屋内。
推开破旧的大门,带刺的微风扫起了地上的些许尘埃,光线照了进来,一时半会儿有些看不清室内。
十四行诗轻轻一挥,轰的一声,羽毛笔席卷的狂风驱散了空气中的尘埃!
“打扰了……”
不知在跟谁说话,十四行诗缓步走了进去,这里除了已经磨的包浆的木质家具以外,没有别的有价值的东西。
十四行诗前往2楼,木梯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很快,她推开了一间房间。
房间算不上大,有两张床,一个摆放在中间的床头柜,以及墙上的儿童画。
墙壁上,蜡笔在上面勾勒出粗糙的线条,弧线组成的简易山坡,方方正正的屋子,以及站在整面墙最中央的四个人。
两个大人,两个孩子,其中一个孩子有一头潦草的白发,应该就是小时候的格桑木鲁了。
而对方身旁的男孩,则是有着一头蓝色的短发。
“这就是格桑家收留的孤儿,寒·格桑了。”
如果所料不错,面前的这一墙壁的儿童蜡笔画,应该就是在格桑木鲁小时候所画的。
同时,这里则是在格桑家没落后,成为农奴所居住的房屋。
除了面前的儿童画,十四行诗还在床头柜内找到了一本纸页泛黄的日记。
随着时间的推移,鲜红的书皮封面已经悄悄的变了色,沾上灰尘变得有些肮脏,纸张的边缘更是微微泛黄,看起来黑漆漆的。
十四行诗看着手中的日记本,轻轻抚摸表面。
——如果不出所料,这里面装着的就是在格桑木鲁成为喇叭教圣女之前的记忆了。
被收留的孤儿,格桑家的落魄,此处的变化……祭坛,喇叭教的重新崛起,这是一切的一切,都将在这里,在这本小小的日记上面,得到答案。
十四行诗深吸一口气,翻开封面,开始阅读这本尘封已久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