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绑定生子系统后成为人生赢家 > 第736章 种田文里的边缘人(38)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36章 种田文里的边缘人(38)

直播这种赛道,常见于各种活跃的短视频平台。

不过里面的直播人员和蓝莓台的这档综艺完全不同,没了碍眼的存在,接下来的综艺拍摄比导演组预想中还要顺利的多,这让郑导等人都有些惊讶。

啊?

为什么?

难不成是那人真的存在感特别低?不应该啊,瞧着愿意为对方真金白银砸钱的粉丝们并不少啊。

起码在郑导看来,已经的塌房的流量明星都缺乏价值,毕竟他们不是那种靠作品说话的人,更多还是通过贩卖自身的人设和容貌为自己赚钱。

女粉们大部分都是占有欲特别强,一看就假的声明怎么能让她们信服?

“不信服的已经离开,留下的这些也不在乎事实真相如何,只要这人愿意继续贩卖人设,她们就肯为他花钱。”

沈瑶点了点网络上的这几天热搜,其中大部分都是在说综艺的事,观众们热情讨论综艺的直播效果,小部分则是圈里的那些流量明星,像是拍个剧的剧透图片啦,拍个杂志的封面啦,还有穿一件奢侈品大牌出席活动啦,不管有没有正事,都能牢牢霸占其中一个热搜。

有的时候沈瑶也不理解,就那种奇葩的照片和p到看不清人物五官的滤镜磨皮,还有一件丑不拉几没有体现出任何美感却贵到要死的衣服,凭什么占据网络上那些娱乐榜热搜?

难不成真像其他人说的那样,这些人都花钱买了包年热搜?每年赚到手里的一大部分支出就是进行网络营销?

后来沈瑶算是半理解半接受,并且庆幸他们公司的主业不是这些在热搜词条上常年轰炸的演员明星,而是能靠故事和画面赚钱的影视剧。

不然

沈瑶欲言又止地摇了摇头,接着又问起郑导接下来的安排。

接下来的安排?

“筹备第二季吧,第一季的反响和收获非常好,尤其是这些节目嘉宾,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流量。”

眼下流量是什么?那就是送他们升咖的桥梁。

只要有流量,就拥有了一切,什么剧组什么综艺,他们才能上桌。

因为这种直播类型的综艺属于尝鲜,不管日后会不会烂大街,眼下瞧着确实能调动起观众的热情。

郑导已经听说节目嘉宾有几个已经收到剧组邀请,要知道这个时候,有流量的年轻明星都不一定能进组,更何况这些年纪已经来到中年的艺人,不演配角,有一个适合他们的主角影响多不容易。

“郑导可以在这一季的基础上完善第二季的内容。”

就像这一季出现的公费恋爱事件,打死都不能出现在第二季。

“当然,已经有不少经纪公司递来他们的艺人,这次在时间上来得及,我们又有绝对的主动权,必须要在嘉宾的人选上多多把关。”

郑导才不想继续吃哑巴亏,与此同时那位的经纪公司也眼热地想再将丢失的流量赚回来。

听说那位原本的计划被全盘打乱,经纪公司有让他去赚快钱,而不是将人捧起来走细水长流路线。

毕竟娱乐圈的人最忌讳赚快钱,因为那无异于杀鸡取卵,对本人和经纪公司而言都不是好事。

但谁让这人自己主意大,喜欢和经纪公司唱反调,并且还瞒着经纪公司呢。

经纪公司也怕自己将人捧起来再反手将自己甩掉,培养一个小火并且能定期定点割粉丝韭菜的流量明星不容易,也是对方将经纪公司彻底惹火,不然他们分明是双赢的局面。

沈瑶赞同郑导的言论,并且还给予对方支持。

将她认为的几家名声不错的经纪公司介绍给郑导,虽说不能代表里面的艺人都是乖乖仔,但底子在那,从中选人的话,也不似大海捞针。

又和郑导私下聚了一场,蓝莓台的其他领导和导演都在,沈瑶这人给平台带来了不少经济效益,大家伙儿都不想和沈瑶的关系变淡,这个时候能有一个稳定且赚钱的合作伙伴不容易,蓝莓台也担心其他平台打沈瑶的主意。

沈瑶在这边和几位导演吃好喝好,转头就坐飞机回了京市。

好几个月没回来,身为亲闺女的江晟有点不认亲妈,见人还有些呆呆的。

不过好在江晟是一个贴心小棉袄,不过半天就忍不住腻在亲妈身边撒娇,比起已经陪伴自己几个月的爸爸,还是妈妈更让她高兴。

江寒州:……

江寒州心里暗自低估一嘴小没良心,之前他们父女两个相依为命时可不是这样。

沈瑶忍不住捂嘴偷笑,她挥了挥手,让江寒州别留,抓紧时间出差赚钱吧。

“这么想让我走?”

江寒州抓住沈瑶手腕微微用力,脸上的表情还有些委屈。

沈瑶眨了眨眼睛,“上有老下有小,江先生,养家之事刻不容缓。”

“好吧,家里就辛苦沈夫人,我尽量去去就回。”

江寒州故作矜持地叹气,转头又将江晟抱进怀里叮嘱。

好歹小棉袄属性还达不到漏风程度,江晟抬手摸脸撒娇,好话说尽才让江寒州心里满意。

江晟:……

爸爸妈妈真幼稚,自己都长了半岁,结果他们还要哄。

谁让自己是爸爸妈妈的好大女呢?乖孩子就是贴心。

臭屁地在心里夸了句自己,江晟哒哒哒地跑到沈瑶跟前靠过去,一家三口难得温馨地吃了顿团圆饭,又跑去和江家父母相处几天,随后江寒州乘坐飞机离开京市,接替沈瑶出差赚钱。

天冷了下来,身上的衣服变得厚实。

沈瑶在休息一段时间之后,又恢复了每天上班下班的日常。

江晟在幼儿园如鱼得水,完全不像刚开始的时候还会耍脾气,可见时间真的能改变人的想法,哪怕只是小孩子。

江寒州赶在年节之前返回京市,这个时间段正值影视热潮,不管是电影还是电视剧都热闹的很。

公司新出品的几部剧都还不错,公司也在争取几个比较好的档期,尤其是电影排期方面,差的一点半点,耽误的都是到手的真金白银。

档期还是需要江寒州出面联络,尤其是给院线的安排,资本赚钱,但也不是没有人情世故。

除非是杀出来的黑马,不然资本肯定是先可着自己赚钱,毕竟每一部电影上映都需要分给院线一部分钱,谁给的多谁就能多排到档期,资本就是这么现实。

江寒州每天基本上都喝的醉醺醺地跑回家,沈瑶一边嫌弃一边心疼,有心说不用这般拼命,他们的电影质量还算不错,就算没有特殊安排也能争取到档期,何必将自己搞得这么狼狈。

江寒州摇头失笑,他也不是真的喜欢喝酒应酬,拉过沈瑶悄咪咪地凑到对方耳边简单念叨两句,江寒州身体向后仰躺,整个人肉眼可见的放松下来。

沈瑶:……

沈瑶抬手拍了拍江寒州的手臂,“你是认真的?”

院线可不好经营,尤其是江寒州想入局的话,投资的钱不像影视方面,那可是动辄几亿十几亿的往里丢,就算这样也不一定能听响。

毕竟院线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就是短时间内很难看到收益,并且院线想要赚钱就需要源源不断地上新电影还要有观众看,眼下网络发达,不少观众都不愿意走进电影院看那些不着调儿的内容,除非碰见非常不错的电影。

可这种事有多难呢,基本上一年也碰不到几部。但光靠几部剧也不一定能赚钱,只能勉强维持院线运营,到头来还是亏损比较多。

沈瑶之前不是没想过搞院线,但她害怕陷进去出不来,有不少影视公司就是因为这样那样的投资生生将自己的现金流拖垮,最后不得不宣布破产。

沈瑶好不容易攒出来这么多家底,倘若江寒州把握不住,他们俩就非常容易一朝回到解放前。

家里有孩子,上面有老人,沈瑶是真的不想干这种容易回不了头的事,故而当江寒州说的时候,她的第一反应就是拒绝。

江寒州忍不住弯了弯嘴角,没有笑出声来,但却解释自己这么做的理由和用意,并保证不会亏损,或者说哪怕亏损,损失也在他们可承受范围之内。

“对赌?”自己怎么不知道江寒州这么敢想敢干。

“算吧,更多还是资金紧张,电影行业不好混,”江寒州抬手捏了捏酸胀的眉心。

入局院线经营,这并是江寒州的心血来潮之举,更多还是江寒州的深思熟虑,就和之前聊到的江寒州想进时尚圈,结果靠着公司出品的几部涉及到时尚内容的影视剧顺利打开局面。

虽说眼下这一块的项目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赚钱,但依旧也是公司的盈利项目,江寒州还打算将这些时尚因素融入到公司的日常项目里面,争取做到细水长流,而不是去赚快钱。

“院线的话,比较麻烦,”这里面有公有私,他们两个本就是在娱乐圈摸爬滚打,再入局院线经营,会不会涉及垄断,被上面重点关注。

别以为沈瑶的担忧属于胡思乱想,实际上这种一条龙服务不适合娱乐圈,掌握资源太多,很容易被杀鸡儆猴。

资本大了就不受自己控制,你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整个局势,尤其是眼下都说经济下行,影视寒冬,电影和电视圈里基本没什么好的项目,能拍出来的也多是一些流量明星疯狂圈钱的玩意。

就算沈瑶身后有红柿网络提供大量的小说ip来稳住基本盘,但能选出来的演员就有限制。

不用流量明星,招商不给力,根本赚不回来钱。

用流量明星,用出去的钱就很多,何况还有营销,并且内里注水严重,不过是面子好看里子难看。

今年整整一年,公司这么多项目,能赚钱的也不过其中一小半左右,好在几部电影都是收入大头,不然沈瑶勤勤恳恳一年还要打白工。

江寒州眼下突然开口要搞院线经营,沈瑶是真的怕。

江寒州理解沈瑶的担心,不过自己开口也不是全无准备。

就像这次提到的院线经营,肯定是先需要手里拥有院线,才能在后续电影上映的时候经营起来。

江寒州瞄上的正是几个中小型院线,已经濒临破产边缘,平日里极少有人,完全就是指望逢年过节能来点电影吸引流量让院线有维持低成本运行的资金。

不过现在看来想达到这样的想法只会越来越难,因为电影整体质量不好,并且中小型院线的地理位置就偏僻,哪怕逢年过节也没有多少人去看。

“先入股,控制住局面,等到后续的资金到账再全部买下来。”

江寒州表示自己要走农村包围城市(小城镇优先,大城市稍后)路线。

沈瑶:……

“试试?”

能不能行先尝试一番,如果不成再撤资也不会迟。

试试就试试,江寒州完全属于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人,并且他自信,觉得自己不可能撞南墙。

在整个国内都其乐融融地过新年时,江寒州忙碌着入股这些中小型院线,他出的价格非常合适,并且占比只有整个股份的一半而已。

尽管其中有一部分中小型院线最终返回拒绝,但绝大部分还是很识时务的,知道眼下的回光返照不过是时间特殊,等到后面假期结束,院线又要恢复到原先的半死不活程度。

趁着有人入股赶紧回一下老本,这不比无望的坚持有用?

江寒州顺利地拿到了自己想要的院线经营权,它们多数都在位置偏僻或者比较远且经济不发达的小城镇,运营起来的难度非常大不说,关键还真不怎么赚钱。

好在江寒州也没指望靠着这些院线大赚特赚,不过是为了推自家电影的手段,到底还是自家的东西好用。

“今年还是将精力放在电影方面吧,”到时电影上映,和他们手里的院线互相配合搞宣传,说不准能有奇效。

“可以,正好手里的项目不少,”编剧也都是能拿出手的老人,眼下他们还真不怕拍电影。

夫妻俩一合计,直接召回正在散心的王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