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真别说,顾淼从前的定位一直都是偶像帅哥,扮丑或者演有缺陷的角色……这些在粉丝眼里不太可能。
本身的流量放在哪了,想赚钱很容易的啦,但凡接个代言都比演戏香。
就算戏瘾犯了,想搞点跨界,一直演男主不就好了吗?
大部分的粉丝是很盲目,且自信爆棚的,她们个个都认为,自家爱豆名气如此之高,演技也很是不凡,去哪个电视剧里演男主,都不埋没啊。
所以,究竟是公司不行,还是老板脑子有坑,为什么一定要演精神病呢。
这样的疑惑,实际上一直浮现在粉丝的脑海里,想不通,实在是想不通。
直到有人,亲自看了自家爱豆上路演,那副真情实感,勤勤恳恳的样子,不像是被逼的。
再结合一些业内的流言蜚语,小水花们其实觉得自己破案了,这一波啊,是顾淼自己心甘情愿的。
顾淼为了当好演员,赌上了自己爱豆的尊严,这种追求演技的精神,实在是令粉丝动容。
想想,这得吊打隔壁多少爱豆,完全可以拿来向别家吹嘘,这怎能不让事业粉感到争气骄傲呢
毕竟混迹演艺界的大都清楚,但凡绝世帅哥,都很难得到什么跟演技沾边的大奖。
这算是偏见,只要长得太帅太赚钱的小生,人家评委都不想给你投票,这可能是出于某种妒忌,又或者是什么更深层的考量?
就看前世吧,这小李子陪跑都多少轮了,实在是辛酸泪的,为了奥斯卡,不得已都增肥成了大叔,才获得了奖项的垂眸。
帅哥要想有演技的进步,扮丑是必然的一步,因为举凡出彩的角色,都不可能只是一个帅就能覆盖所有。
他们反而欠缺的是对平凡的领悟,就像是成为化进河流里的一滴水,如何在镜头里看上去不足为奇。
事业粉的欣慰和开心,溢于言表,并不吝啬发评论和弹幕,鼓励一下顾淼。
“在看到你小子去演精神病,我就感觉你迈出了突破自我的第一步,吾家爱豆初长成,出息了,这很好!”
紧接着,画面里的镜头变了。
背景乐也转而惊悚起来,就见下一瞬间,视角里,张子奇明显佝偻起腰,眼神空洞。
他的手时不时搓着绳子,仿佛沉迷其中,看上去像是被什么上身了一样,让人无端感到害怕。
“你在干什么呢?”沈月推开门,瞳孔微缩,似乎注意到了他的情况,耐着性子凑了过去,希望得到他的回应。
只是张子奇木木的,没有反应,还是自顾自搓着绳子。
“绳子不好玩,姐姐带你玩别的?”
面对着护理师的祈求,他自顾自地走着,偶尔脑袋偏向一边,身体抽风似的,像是在躲着什么。
一瞬间,沈月别过头,通过倾斜的角度,向着他目光的方向望过去。
什么都没有。
再回神,明明天刚黑,她却有一种,看不清少年脸,很暗的感觉。
“嗯?”
张子奇浑然忘记自己贴在墙壁,沉浸其中,晃悠地随时都能跌倒。
沈月想起来了什么般,喊了句:“等等,你不要笔吗?”
曾经的张子奇,写过很多东西,沈月无意间听到过他喜欢记录,曾经有写日记的习惯,只是一直都没看到对方写过。
这样的小细节,她自然记得。
张子奇闻言,却定住了身子,被触动了一霎,又鸵鸟般不敢靠近,害怕地往后缩。
显然是见到有戏了,沈月再接再厉。
“子奇,我给你笔,还记得怎么写吗?”
沈月可怜巴巴地看着他,几乎是用哄着的语气,带起他的手,让他握笔。
张子奇本能排斥肢体接触,想抽掉手,但看到她很坚持,只是僵硬地拿着笔。
她抽了一张纸巾,铺在少年面前。
“我是子成。”
张子奇忽然在上面写着,字迹潦草,与他日记的字体大相径庭。
然后他抬眸,面容没有改变,眼神出奇的发亮,瘦削的手指抓着笔,骨子里有股无法宣泄的愤恨。
沈月同样也是露出了悚然的神情,她也不禁开始怀疑,眼前的人到底是谁。
这股毛骨悚然的感觉,沿着画面直接传递到了观众的心尖。
路人看到这都僵住了,像是被恐惧传染了似的,暂停冷静了会儿,有点想拉进度条。
“卧槽,害怕,麻麻地,顾淼怎么那么吓人。”
“顾淼啊,你这样我一下子晚上都睡不着觉了。”
“难不成顾淼演的精神病不简单,会不会这医院里的幕后大boSS?”
顾淼的某些事业粉,也有些满头大汗了。
“阿水啊, 你收着点演,别真的成精神病典型了,这样转型也很难的啊。”
“演太好了,不太像演的,我现在有点相信了,无风不起浪啊,我淼有可能真的病情加重了。”
倒是原本的顾淼唯粉,齐齐松了口气,宛如靴子终于落地一般,开始责怪上到公司,下到导演,迫害除了顾淼的一切。
“阿淼不可能有这样的演技,偶像男主都演不利索,哪可能演好精神病,一定是被经纪人威胁了,本身出演了,呜呜呜,这小破公司,什么时候解约啊。”
“黑心导演,肯定压榨水哥了,这一看就不像演的,太逼真了,谁能演成这样……?”
这群粉丝,有的是真受不了爱豆吃这种苦,连忙挂机到一旁,冷静冷静。
不过,等理智回归后,也有不少人开始琢磨,难不成这剧情接下来的发展,会是张子奇不是张子奇,而是张子成吗?
如果是廖导拍戏,应该不止是这个反转吧。
不过这情节,已经足够大家遐想了。
“说起来我有个很富的亲戚,好像被子女关到精神病院去了,现在都没有下落了,以前的世道乱啊,现在才合规了很多,但也讲不清楚有没有别的门道。”
有评论都揭露起了现实的灰暗面,大部分人都没亲眼见识过,能这么坑爹的子女,终归是少数的一撮,但也足够触目惊心了。
“嘶,这也太可怕了,你这么说我真要昏了,人到中年,上要防父母昏聩投资买东西,下要防子女心智不成熟整坨大的。”
打个比方,前世有个新闻,魔都的独生女反手伙同中介,假扮父母转走了千万房产去抵押贷款900万,500多万都用来换加拿大永居卡了。
父母都崩溃了,表示如果还不上贷,他们就无家可归了。
这就是现实,总有儿卖爷田心不疼的人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