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之后,张阿妹几次想继续闹,被吴建国狠狠甩了两巴掌,留下一句想过就过,不想过就去离婚。
张阿妹进门之后,这是第一次挨打。
捂着肿胀的脸颊,张阿妹又惊又怒,还委屈得不行。可她不敢真的惹恼吴建国,更不敢和吴建国离婚。
要是真的离了婚,她带个孩子,又没有房子,怎么养活她们娘俩?
吴家就这么诡异的安静下来,一直关注着吴家动静的宋莹松了一口气。
“玲姐,我真怕老吴会听张阿妹的话,给珊珊脸色看。”
这日宋莹和黄玲凑在一起,说起那天的事,宋莹嫌弃地撇撇嘴。
“连珊珊一个小孩子都能看出来的事,张阿妹怎么敢说出来的?”
“一想起她那天说的话,还有她那点小心思,我就想怼回去。”
黄玲也不喜欢张阿妹那么钻营算计。
不过她没背后说人的不是,笑了笑。
冲着宋莹轻声细语道:“珊珊那孩子,是个有成算的。”
“我听图南说,珊珊这次期末考试,全科满分,得了全年级第一。”
“我们家庄老师还说,这样的孩子,要是好好培养,以后肯定能考上重点大学,这点老吴应该能看明白。”
宋莹却不置可否,就老吴那样的,他能看明白什么?
“老吴要真因为张阿妹寒了珊珊的心,估计以后有他后悔的。”
不过珊珊的表现,让宋莹大吃一惊。
她还以为后妈进门,珊珊可能会唯唯诺诺,也可能会逆来顺受。
没想到她竟是一点都不怵张阿妹,还一直喊她张阿姨。
这次更是直接在他们这些邻居面前,狠狠下了张阿妹的面子。
邻居中有人说珊珊性子太犟,就应该好好收拾收拾。可亲妈没了,后妈又不是一个好脾气的,不叫妈挺正常。
反正要是换成她,她也不会喊妈。
不过,很快宋莹就没有心思再想吴家和吴珊珊的事了。
因为正月初十这天,去小巷口张爷爷家看电视的林栋哲被赶了回来。
林栋哲气呼呼地跑回来告状时,吴珊珊正被庄图南叫过来给他讲题。
“你不是去你张爷爷家看电视去了?”
宋莹看着气鼓鼓的儿子,有些纳闷。
林栋哲理直气壮地告状:“张伯伯他嫌我屁股大,占了他家一个板凳。”
宋莹一愣,反应过来后有些难受。
咬了咬牙道:“以后你别去人家家里看电视了,妈存钱,给咱家买台电视。”
自家有了电视,想什么时候看,就什么时候看,用不着看别人的脸色。
隔壁屋,庄图南以为吴珊珊不知道,还贴心解释道:“林栋哲这几天吃完饭后,雷打不动地去张爷爷家看电视。”
“每天晚上很晚回来,可能张伯伯他们受不了了,这才说了一句。”
没想到林栋哲直接大嘴叭叭说出来。
吴珊珊能想象的出来,巷口张家应该也很苦恼,林栋哲天生脑袋缺根弦,听不懂人家的话外之音。
人家想睡觉,他还眼巴巴地瞅着电视不离开,说他屁股大也没说错。
这要换成一个性格敏感的小孩,估计张家说第一句暗示的话时,就已经走了,可能第二天就不会来。
“对了珊珊姐,你是不是要考一中?”
说完林栋哲,庄图南突然想起来问她明年升学考试的事。
“嗯。”吴珊珊没有隐瞒,点了点头道:“你爸爸也让你考一中?”
“对呀,我爸爸说现在恢复高考,要是想上好大学,最好是进一中学习。”
附中的学生良莠不齐,好多都是奔着混日子去的,学习环境不太好。
两人聊了半个多小时,黄玲端着一盘雪梨进来,笑着招呼吴珊珊吃。
吴珊珊离开庄家的时候,隔壁屋的林栋哲已经恢复了好心情,正全神贯注地拿着一本小人书看得津津有味。
正月十五,吴珊珊拿到了她的第五笔稿费和回信,前前后后五次加起来,稿费如今有一百五十多块钱。
如果单用来生活的话,可以用一年。
同样的,吴珊珊先给小军买了铅笔文具盒和大白兔奶糖,剩下的都存起来。
经过过年红包的事,吴珊珊和张阿妹的关系降到了冰点。
虽然因为吴建国突然的改变,张阿妹不能拿吴珊珊如何。
但平日里阴阳怪气两句还是免不了。
吴珊珊多余的眼神都不给她一个,不过对张敏,还是态度如常。
张敏打算新学期开始以后,将自己写的一篇作文和一首散文诗寄给报社试试水,吴珊珊鼓励了她两句。
元宵节过去后,年算是过完了。
在家里待了一冬天的大人小孩,该上班的上班,该上学的上学。
三月初,小巷中传出来两个好消息。
一是各家各户要修水管了,之前用水时大家早早起来去巷口排队接水。
上个厕所也要跑个百米,去巷口的公共厕所上,别提多不方便了。
如今每家每户接一个水龙头,水电费分开算,用了多少一目了然。
免得住在一起的人家,总因为掰扯不清楚水费,彼此扯皮起龃龉。
除此之外,还在各个小院中修建一个厕所,洗澡上厕所更加便利。
第二件让小巷中父母趋之若鹜的事是关于孩子的,青年文化馆近期新增了一个名为少年宫的新部门。
少年宫中开设免费的声乐和舞蹈课程,全面开放招收有天赋的孩子。
另外还有收费的课程,比如武术、围棋象棋、绘画、播音、民族乐器等。
这消息自然很快就传到张阿妹和吴建国耳中,张阿妹第一时间把张敏叫过去,问她想不想参加考试。
吴珊珊这边没人关心,至于四岁多的吴军,还不到少年宫招收标准。
倒是宋莹,这天吴珊珊从学校回来的时候正好碰上她,宋莹便问起了这事,吴珊珊说了自己想去。
身边都是熟人这点就很不好,想要显露出一点会的东西,都得追根溯源,给自己找一个合理的出处。
因此这周周六,除了要全心准备考一中的庄图南和年纪太小的吴军外,三家的其他孩子都去参加了考试。
吴珊珊的音色、以及身体柔韧度考核结果都是最佳,不过因为只能选择一项,最后吴珊珊选择了舞蹈。
而与吴珊珊相反,张敏两项考核都没有通过,直接被刷了下来。
送张敏来考试的张阿妹脸色有些难看,小声骂了一句:“没用的东西。”
随后张阿妹扯着张敏的胳膊回了家,压根就没有管吴珊珊。
吴珊珊也不介意,待张阿妹和张敏离开后她又咨询了付费的课程。
最后决定报名武术课程和民族乐器。
两门课程一年三十块钱,每周周末下午教四个小时,周六学习免费的舞蹈,两天休息时间排得满满当当。
吴珊珊也不怕张阿妹会说什么,反正有吴建国压着,她翻不出什么浪来。
因此,之后的日子,吴珊珊明面上的安排是平常上课复习,准备升学考试。
周六搭乘林武峰借来的三轮车,与同样被选中的庄筱婷和林东哲一起去少年宫,吴珊珊和林东哲学舞蹈。
庄筱婷被合唱团的老师看上,让她和别的小朋友一起学唱歌。
周末他们俩在家,吴珊珊自己坐公交车去少年宫学武术和民族乐器。
她不在期间,吴军就找小巷中的其他孩子或是去跟林栋哲玩。
“一个姑娘家学什么武术,那东西学了有什么用?不当吃不当喝的。”
这天一早张阿妹起来,看见吴珊珊在院子里伸胳膊伸腿,没好气地嘟囔一句,嘟囔完冲吴珊珊的背影翻了个白眼。
吴珊珊头也没回,淡淡地说一句:“学好武术,以后免得被人欺负。”
“……”
张阿妹一噎,半天才憋出一句:“有学这些乱七八糟东西的钱,还不如给家里多买几斤猪肉吃。”
“没看见你爸很久都没有吃肉了?”
吴珊珊挑挑眉:“张敏也投稿赚了钱,你怎么不去问她要?”
上周张敏收到了杂志社寄回来的那份散文的稿费,一共两块五毛钱。
张阿妹知道后高兴了老半天,一个劲儿夸张敏能干,那钱最后都进了她的兜里,张敏是一分钱也没留下。
吴珊珊提起这个,张阿妹就有些心虚,冷哼一声后进了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