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晚唐:开局一条船 > 第553章 西北王李唐简直就是一个强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53章 西北王李唐简直就是一个强盗!

这份看似简单的招生简章,经由长孙玥掌握的遍布天下的商路和情报网络,以一种超乎寻常的速度,在短短半个月内,席卷了整个大唐。

从长安的朱雀大街,到洛阳的南市,再到扬州的码头,甚至偏远州县的茶馆酒肆,几乎每一个识字或不识字的人,都在议论着来自西北的这桩奇闻。

“西北大学?这是何物?听着倒像是国子监。”

“国子监算什么?那里只收官宦子弟!你瞧瞧这简章上写的,‘不分门第,不分贵贱’!我等黔首,只要通过考核,也能入学?”

“锻体学院……莫非就是那套能让人活到七十岁的锻体术?天爷!若是能学到全套,岂不是……岂不是神仙之术?”

“还有医学院、农学院、工学院!这……这都是些闻所未闻的名目!这西北王,究竟想做什么?”

平民百姓看到的是希望,是一条从未有过的、可以不通过科举就能改变命运的登天之梯。

他们奔走相告,无数家境贫寒却心怀壮志的年轻人,已经开始变卖家产,凑集盘缠,准备踏上前往兰州的漫漫长路。

然而,这份简章在天下世家门阀中,却掀起了截然不同的惊涛骇浪。

如果说“全民锻体术”和“人人活到七十岁”的口号,还只是让这些高高在上的士族感到一种模糊的威胁和一丝不屑。

那么这份明码标价的“精英研修班”招生简章,则如同一柄烧得通红的烙铁,狠狠地烫在了他们最敏感的神经上。

“狂妄!竖子狂妄至极!”

清河崔氏的宗族大会上,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气得浑身发抖,将手中的简章撕得粉碎。

“他以为他是谁?孔圣人开坛讲学,也不曾如此明目张胆地索取财物!以矿山、良田、工匠为价?这与强盗何异!”

“他这是要挖我等世家的根基啊!”

另一人痛心疾首,“工匠、技术,这都是家族传承百年的不传之秘!核心子弟十年效忠?这更是要将我们的未来,攥在他的手里!”

“抵制!必须联合天下士族,共同抵制这等无理要求!我等若是屈服,百年清誉,将毁于一旦!”

类似的场景,在荥阳郑氏、范阳卢氏等各大世家府邸中轮番上演。

愤怒、羞辱、不安的情绪,如同乌云般笼罩在这些传承了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高门大户之上。

他们习惯了用玄奥的经义、森严的礼法、盘根错节的姻亲关系来构筑自己的护城河。可李唐,这个从西北冒出来的“野蛮人”,却根本不跟他们玩这一套。

他直接将“知识”和“寿命”这两样最核心、最令人无法抗拒的东西,变成了商品,摆在了货架上。

你们不是自诩掌握了天下知识的源流吗?好,我这里有更先进的医术、农学、工学。

你们不是追求颐养天年,想要比别人活得更久,享受更多富贵吗?好,我这里有系统的“锻体术”,是经过实践检验的“长生之法”。

想要吗?

拿东西来换。

这种简单粗暴、毫无掩饰的阳谋,让所有习惯了勾心斗角、含沙射影的世家领袖们,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憋屈和无力。

太原,王氏府邸。

死寂的气氛比上次接旨时更加压抑。

王涯坐在主位上,面容比之前又苍老了几分。他的面前,同样摆着那份来自西北的招生简章。

与清河崔氏那些还在叫嚣着“抵制”的族老不同,王涯的眼中,只剩下深不见底的恐惧。

别人看到的是勒索,是羞辱。

而他,这个刚刚在李唐手下输得一败涂地的人,看到的却是一个精心设计的、根本无法挣脱的绞索。

“父亲,崔家派人送来密信,希望我们王家能牵头,联合山东士族,共同上书陛下,弹劾那李唐行径卑劣,与匪盗无异,请朝廷出兵征讨。”王分站在一旁,小心翼翼地说道。

“愚蠢!”

王涯猛地抬起头,眼中迸射出骇人的光芒,吓得王分一个哆嗦。

“弹劾?征讨?他们以为陛下还是那个需要看世家脸色的陛下吗?他们忘了王景是怎么死的?忘了郭昕是如何监斩的吗?”

王涯的声音嘶哑而低沉,像是在陈述一个绝望的事实:“陛下现在恨不得我们这些世家立刻死绝!李唐递过来的这把刀,比上次那把更锋利,陛下只会用得更顺手!”

“那……那我们该如何是好?”王分彻底没了主意。

王涯缓缓闭上眼睛,枯瘦的手指在桌案上轻轻敲击着,发出“笃、笃”的声响,仿佛敲在每一个王氏族人的心上。

许久,他才睁开眼,眼神中满是挣扎和痛苦,但更多的,是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然。

“李唐设下的不是一个选择题,而是一个陷阱。”

“我们若是不去,那么我们的对手,比如清河崔氏,或者关中的韦氏、杜氏,他们会不会去?他们一定会去!

当他们用一些我们看不上眼的矿山和工匠,换来了能活到八十岁、九十岁的法门,换来了能让粮食增产、军械更利的技术,十年、二十年后,此消彼长,太原王氏还剩下什么?”

“我们引以为傲的经学、门生、朝中故旧,在绝对的实力和寿命面前,将变得一文不值!”

“他这是在逼我们……逼着我们亲手把自己的血肉,一片片割下来,去换取一张进入他那个‘新时代’的门票!”

王涯的分析,如同一盆冰水,浇熄了在场所有人心中最后一丝侥幸。

是啊,你可以不去,但你挡不住别人去。

这是一个所有世家都看得懂的阳谋,但正因为看得懂,才更觉得恐怖。因为你知道那是毒药,却不得不喝下去,只为比你的对手晚死一步。

“分儿。”王涯的声音充满了疲惫。

“儿子在。”

“你……准备一下吧。”王涯艰难地说道,“从族中挑选一百名最顶尖的工匠,再划出三座铁矿。你亲自带队,去兰州。”

王分浑身一震,脸上血色尽褪:“父亲!您要我去……”

“对,去上学。”

王涯的嘴角扯出一丝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叹声说道:

“崇文和崇良还在船山书院,李唐并没有动他们,这其实是李唐释放出的一个信号。你去上那个‘精英研修班’。告诉李唐,我太原王氏,愿意用这些,换取一个名额。”

“这……这是奇耻大辱啊父亲!”王分悲愤地喊道。

“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王涯缓缓站起身,佝偻的背影在烛光下显得无比萧索,“记住,到了兰州,收起你所有的骄傲和脾气。李唐要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他让你学什么,你就学什么。”

“你要像一块海绵,拼尽全力,去吸收西北的一切。哪怕只能学到一点皮毛,也要给王家……带回一点未来的希望。”

……

长安,大明宫。

唐宪宗李纯手里拿着同样的招生简章,脸上却露出了与王涯截然相反的、毫不掩饰的笑容。

“好!好一个西北大学!好一个精英研修班!”

他将简章拍在龙案上,发出一声畅快的声响,欣然赞道:

“李唐这一手,真是打在了那些世家门阀的七寸上!朕倒要看看,他们是选择抱残守缺,等着被时代淘汰,还是乖乖地把自己的根基,送到兰州去!”

旁边的宦官连忙奉上早已备好的参茶,小心翼翼地说道:“陛下,这西北王行事,确实……不拘一格。”

李纯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

这茶,不是宫中的贡品,而是前几日从西北送来的“养生茶”。入口微苦,而后回甘,一股暖流顺着喉咙而下,弥漫至四肢百骸,说不出的舒服。

自从王家的“长生”闹剧被戳穿后,李唐便立刻派人送来了一整套“皇家康养方案”。

没有仙丹,没有符水。

只有详细到每个时辰的作息建议,一份根据御医诊断结果专门定制的营养膳食餐谱,一套简化版的“锻体术”——“皇家养生功”,以及每日一杯的“养生茶”。

起初,李纯也是将信将疑。

但仅仅半个月下来,他便感觉到了脱胎换骨般的变化。

原本因为长期服用丹药而导致的头晕、胸闷、精力不济等症状,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

取而代之的,是神清气爽,思维敏捷,批阅奏折到深夜也不觉疲惫。甚至连早朝时,底气都比以往足了许多。

这种实实在在的好处,远比柳泌那种虚无缥缈的“白日飞升”来得真切。

这也让他对李唐的信任,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